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4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在庆祝伟大祖国60华诞之际,为了交流学术,表彰优秀,宣传党和国家的中医药政策、听取民间中医的意见和建议,中国特色医疗学术研究会、北京聚医杰医药科学研究院、北京聚英杰国际文化中心等单位定于2009年11月13~16日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特邀请各级中医药特色医疗名医、民间优秀中医药人才投稿并报名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周立武 《四川中医》2013,(11):132-133
目的:观察《内经》中“关刺法”与药物治疗原发性枕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原发性枕神经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关刺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萘丁美酮胶囊”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82%,对照组有效率为72.73%,经统计学Wileoxon秩和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刺法对原发性枕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砭石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武 《光明中医》2009,24(8):1528-152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砭石疗法治疗VBI眩晕患者1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周立武 《四川中医》2012,(9):135-136
目的:观察扬刺治疗腰骶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扬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萘丁美酮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优良率达84.61%,对照组优良率65.79%。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面瘫患者因年龄小不易配合医师治疗,又因患儿肌肤娇嫩不宜针刺等原因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采取恰当的治疗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恢刺治疗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武  冯亚明 《光明中医》2008,23(7):936-937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是颈部疾病中常见的一种X线表现,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与否,关系到颈部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应用恢刺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经》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内经》针刺法治疗,选穴为膝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上的"治疗点",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选穴为膝关节周围的经穴。5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改善率为93.10%,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内经》针刺法针对膝关节周围肌腱和韧带上的"治疗点"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优于应用常规针刺法针刺膝关节周围经穴。  相似文献   
18.
灸刺结合治疗痉挛性斜颈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立武 《中国针灸》2007,27(6):462-462
痉挛性斜颈是以颈部肌肉不随意收缩为特点,患者表现为不自主的偏头、阵发性颈部颤动。笔者应用重灸轻刺法治疗该病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90例均为门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抽签法分为治疗组(45例)、西药对照组(45例)。治疗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24~56岁  相似文献   
19.
周立武  刘敬东 《北京中医药》2009,28(10):804-805
目的 观察拨尽筋法与药物治疗原发性枕神经痛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150例患者按完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拨法治疗.对照组以药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8.67%.对照组为74.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评分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拨法治疗原发性枕神经痛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温和灸治疗,对照组50例12服腺苷钴胺片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4星期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88.0%,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和灸对面神经麻痹的治疗效果优于口服腺苷钴胺片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