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探讨骨髓基质分离的多能成体祖细胞(MAPCs)通过系统移植(即尾静脉注射)方式进入大鼠脑组织内并修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方法制作实验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将在体外纯化、增殖和已用5-溴-2脱氧尿苷(BrdUrd)处理过的MAPCs通过尾静脉注入帕金森病大鼠体内。3个月后,对移植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技术、RT-PCR、免疫电镜、行为学评定等方法鉴定移行入大鼠脑组织内的MAPCs、其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以及神经功能的修复。结果MAPCs能移行入大鼠脑组织内并在中脑黑质和纹状体区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6-羟多巴诱导的大鼠行为损伤有明显恢复;多巴胺-β-羟化酶、神经生长因子和多巴胺转运体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电镜下观察到MAPCs所分化的神经细胞与其它神经细胞形成突触联系;这些资料表明MAPCs能在大鼠脑组织内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并发挥相应的神经功能。结论骨髓基质分离的MAPCs能通过系统移植方式进入大鼠脑组织内,在中脑微环境中可自主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并有效地修复6-羟多巴诱导的神经功能缺损。因此,MAPCs有望成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自体移植治疗的最佳候选干细胞之一。  相似文献   
22.
小鼠生精周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睾丸曲细精管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生精周期不同阶段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小鼠曲有管的分布规律,在进一步理解EGFR在生精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通过糖原及多糖显色反应克腚曲细精管的生精周期,采用逻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免疫组化技术观察EGFR在相应曲细精管上皮的分布。结果 曲细精管部分支持细胞和中细胞呈EGFR阳性反应。Ⅶ~Ⅸ早期部分精原细胞、细线期精母细胞的细胞核呈EGFR阳性反应。Ⅹ~Ⅺ期胸 粗线期精母细胞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妊娠期和哺乳期胃幽门部生长抑素(SS)免疫反应阳性细胞(D细胞)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胃幽门粘膜生长抑素阳性细胞染色强度、数密度(NV)、体密度(VV)和面数密度(NA)以及胃液内生长抑素含量.结果妊娠第19天,D细胞染色强度、数密度、体密度和面数密度明显升高(P<0.05);哺乳第20天,D细胞染色明显减弱、数密度、体密度和面数密度显著下降(P<0.05),胃液内生长抑素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生长抑素参与妊娠、哺乳期胃肠功能的调节.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48例接受择期胃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N组和EN组,两组患者于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或肠内营养支持。于术前1d、术后第8天检测体重、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并观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费用。结果:EN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下降幅度少于P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N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下降幅度明显少于PN组(P<0.05)。EN组C-反应蛋白升高幅度少于PN组(P<0.05)。EN组患者肠道通透性、平均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PN组(P均<0.01)。结论:胃肠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s1,AQP1)在急性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肺组织表达的变化,以及乙酰唑胺对AQP1表达的影响,探讨哮喘的分子发病机制,为哮喘防治提供新思路。方法4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A、B、C、D、E5组,其中A组为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非哮喘组、其余4组建立哮喘模型,B组、C组、D组为乙酰唑胺干预组(300mg/kg、200mg/kg、100mg/kg)和哮喘对照组(E组),干预组在激发阶段给予不同剂量的乙酰唑胺腹腔注射。5d后处死小鼠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测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细胞总数、分类计数以及白介素5(IL-5)和γ干扰素(IFN-γ)水平;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组织AQP1 mRNA及AQP1的水平和分布情况。结果①哮喘对照组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比非哮喘组明显增高(P〈0.05);乙酰唑胺干预组肺组织的湿干重比值较哮喘对照组显著减低(P〈0.05),与剂量呈负相关;②哮喘对照组BALF中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和IL-5水平均高于非哮喘组(P〈0.05),IFN-γ水平低于非哮喘组(P〈0.05),治疗后细胞总数、嗜酸粒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剂量呈正相关;③哮喘对照组AQP1在气管黏膜上皮、微血管内膜上皮、支气管周围血管床、炎症细胞呈强阳性表达,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哮喘组(P〈0.01),使用乙酰唑胺干预后表达明显低于哮喘对照组(P〈0.05),下降的幅度与剂量呈正相关性;但AQP1 mRNA检测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④哮喘对照组肺组织可见较弥漫的炎性改变;而乙酰唑胺干预组炎性改变则明显减轻。结论①AQP1在急性哮喘小鼠肺组织内及炎症细胞上过度表达,哮喘组呈强阳性表达;②乙酰唑胺对AQP1有?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用褪黑素干预1周后,测量小鼠胸腺、脾质量;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胸腺、脾Treg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胸腺、脾叉头型转录因子3 (Foxp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小鼠胸腺、脾质量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褪黑素抗肿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荷瘤空白对照组小鼠胸腺与脾的Treg细胞均上升,褪黑素干预后降至正常水平;褪黑素还能使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下降,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而小鼠胸腺、脾scurfin蛋白均明显下降.结论:褪黑素能下调荷胃癌小鼠胸腺、脾的CD4+CD25+Treg细胞及特异性转录蛋白scurfin及胸腺Foxp3 mRNA,使脾Foxp3 mRNA反而上调.褪黑素抗胃癌作用与免疫器官中CD4+CD25+Treg细胞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松果体对下丘脑-神经垂体系血管加压素,催产素的合成和分泌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松果体摘除组,按作者改良的手术方法松果体摘除术,术后1,2,4,8周取神经垂体石蜡包埋连续切片,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染色抗血管加压素,催产素和垂体后叶激素运载蛋白抗体,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测定阳性纤维面积,并用放免疫法测血浆激素浓度,结果:松果摘除后神经垂体阳性神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松果体和褪黑素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神经元形态和功能的影响以及补充褪黑素的作用.方法雄性清洁级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松果体摘除组、松果体摘除+褪黑素腹腔注射7.5 mg/kg组和松果体摘除+褪黑素腹腔注射15 mg/kg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检测松果体摘除及补充褪黑素后下丘脑CRH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松果体摘除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RH表达增强.松果体摘除大鼠补充褪黑素后,CRH神经元表达增强呈剂量依赖性恢复,但不能恢复至正常.结论松果体摘除导致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RH神经元合成CRH增加,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后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异常.松果体可能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稳定因素之一. 术对照组、松果体摘除组、松果体摘除+褪黑素腹腔注射7.5 mg/kg组和松果体摘除+褪黑素腹腔注射15 mg/kg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检测松果体摘除及补充褪黑素后下丘脑CRH神经元的变化.结果松果体摘除后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RH表达增强.松果体摘除大鼠补充褪黑素后,CRH神经元表达增强呈剂量依赖性恢复.但不能恢复至正常.结论 果体摘除导致大鼠下丘脑室旁核CRH神经元合成CRH增加,补充外源性褪黑素后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上述异常.松果体可能是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9.
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骨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鼠股骨颈超微结构的影响以及同期骨密度 (BMD)的改变 ,探讨该药药效及作用机制。材料和方法 :SD雌性大鼠去卵巢造模 ,随机分成健骨颗粒预防组和治疗组 ,并设生理盐水和骨松宝对照组。术后 2 4周处死 ,分别行骨密度检测及股骨颈骨粒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去势 1 2周 ,骨细胞以吸收相和退变相为主 ,BMD明显降低。生理盐水组骨细胞多表现为退变相 ,骨细胞性溶骨更加明显 ,且出现破骨细胞性溶骨现象。健骨颗粒治疗组和骨松宝组多见成骨相骨细胞 ,成骨细胞活性加强 ,BMD明显升高。健骨颗粒预防组活跃的成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 ,可见成骨细胞成骨过程 ,BMD接近假手术组。结论 :健骨颗粒能有效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本文还就其作用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褪黑素在抑制肿瘤过程中对荷胃癌小鼠胸腺及脾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培养小鼠前胃癌细胞株(MFC),采用小鼠荷胃癌模型。褪黑素用药干预1周后,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胸腺、脾TGF-β1的表达变化。结果在褪黑素抗肿瘤过程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荷瘤空白对照组小鼠脾TGF-β1mRNA表达明显下调,胸腺的则无明显变化,且胸腺及脾TGF-β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褪黑素干预后,大剂量组胸腺TGF-β1基因及蛋白表达明显下降,而小剂量组胸腺TGF-β1mRNA表达较荷瘤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小、中、大剂量组脾TGF-β1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回调至正常水平。结论一定浓度褪黑素能够下调荷胃癌小鼠胸腺TGF-β1表达,使荷胃癌小鼠的脾表达下调的TGF-β1回调至正常水平。褪黑素抗胃癌作用与免疫器官中TGF-β1表达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