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11.
目的:探索褪黑素抑制胃癌细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褪黑素处理人胃癌细胞系AGS和MGC80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褪黑素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分析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DC25A、p21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来确定褪黑素对胃癌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褪黑素作用后,AGS和MGC803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DC25A、p21表达及磷酸化下调;G0/G1期细胞上升,S期和G2/M期细胞下降,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论:褪黑素通过下调CDC25A、p21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引起AGS和MGC803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2.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周期和Fas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MG63细胞,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褪黑素对MG6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检测MG63细胞Fas基因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检测显示,褪黑素可抑制MG63细胞增殖,并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褪黑素可使凋亡的MG63细胞明显增加,并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印迹分析显示经褪黑素作用后MG63细胞表达Fas蛋白明显增强.结论:褪黑素对MG63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发生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周期阻滞在G2/M期及上调Fa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3.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的注意事项.方法 制备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悬液.采用细胞表面抗原CD4、CD25及细胞核内因子FOXP3染色检测调节T细胞,胞内因子TNF-α的检测采用PMA/Iono-mycin,anti-CD3/CD28,PMA/Ionomycin与anti-CD3/CD28联合3种方案进行刺激,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TNF-α胞内因子的表达情况,培养后各组细胞悬液采用固定破膜处理技术进行细胞表面抗原CD3、CD4及细胞内因子TNF-α染色.结果 脾脏淋巴细胞悬液制备中研磨 、裂解红细胞及染色过程中破膜等操作的不当,均导致前向/侧向(FSC/SSC)点图中目的细胞群模糊不清,从而影响后续分析.新鲜脾脏淋巴细胞得率、CD3+T淋巴细胞得率及TNF-α表达率与冻存的脾脏各类细胞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胞内因子TNF-α检测结果显示,刺激组PMA/Ionomycin以及anti-CD3/CD28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刺激组(P<0.05),PMA/Ionomycin与anti-CD3/CD28联合刺激组的表达率也显著高于未刺激组和独立刺激组(P<0.05).结论 流式细胞术胞内细胞因子的检测有很多影响因素,包括脾脏细胞悬液制备中的研磨、裂解红细胞操作,染色处理过程中的破膜、固定,上机检测过程中补偿的调节、对照的设置等均影响实验结果,检测前应注意摸索选择适合待测胞内因子的测定条件.  相似文献   
114.
戴伟  翁方中  周瑞祥  严骏  范学朋 《医药导报》2011,12(12):1570-1573
[摘要]目的探讨谷氨酰胺颗粒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为两组,各30例。 A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治疗;B组给予标准肠内营养+谷氨酰胺5.0 g,鼻饲,tid。两组均用肠内营养泵经鼻给予肠内营养500 mL&#8226;d 1,递增至1 000~1 500 mL&#8226;d 1(3~4 d可达标),速度为80~100 mL&#8226;h 1。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和14 d分别取血测定血清中的谷氨酸、谷氨酰胺、清蛋白、前清蛋白、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 6(IL 6)和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的变化,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4/CD+8的变化,比较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28 d生存率。结果治疗14 d后,A、B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1.37±0.23)×109,(1.95±0.29)×109&#8226;L 1(P<0.05);CRP分别为 (263.4±18.5)和(137.5±11.3) mg&#8226;L 1(P<0.05);IL 6分别为(77.6±32.6)和(62.4±22.5) pg&#8226;L 1; TNF分别为(31.7±12.7)和(24.3±11.4) pg&#8226;L 1。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7.88±3.27)和(14.37±3.82)分;MODS评分分别为(8.81±2.57)和(7.72±2.41)分。B组CD+3、CD+4、CD+4/CD+8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28 d生存率改变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观察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COPD加重期患者,按照入科时的PaCO2水平,应用分层随机化法分为无创组和有创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当患者需要机械通气时,无创组给予无创呼吸辅助,治疗效果不佳时更换为有创通气;有创组给予有创呼吸辅助.观察指标:两组患者治疗6 h、24h及7 d后pH、PaO2、PaCO2变化;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插管率、死亡率、住ICU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气分析结果(pH、PaO2、PaCO2)均有显著改善,且有创组改善程度优于无创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创组插管率、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发生率、住院费用较有创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COPD加重期患者无创伤、疗效确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VAP发生率,能使部分患者免于气管插管,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和生长激素(GH)对危重病患者救治的效果.方法 70例危重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EN+GH组.两组营养支持均等热量、等氮量.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后检测血生化、营养状态指标及肠道黏膜通透性.营养支持治疗10 d后测定两组的免疫学指标与T细胞亚群.营养支持期间每天测定氮平衡,并计算累计氮平衡.结果 EN+GH组体重、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的改善优于EN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EN+GH组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显著高于EN组(P<0.05).EN+GH组IgA水平显著低于EN组,而CD4、NK水平显著高于EN组(P<0.05).EN+GH组肠道通透性显著低于EN组(P<0.05).EN+GH组累计氮平衡为正氮平衡,而EN组为负氮平衡,二者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EN支持能迅速改善危重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适量应用GH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7.
刘卉  蒋继浩  徐丽  宫喜  周瑞祥 《解剖学报》2011,42(6):792-797
目的 探讨褪黑素(MLT)在体内外对小鼠前胃癌(MFC)细胞的增殖抑制与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体内实验:建立荷胃癌小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A.正常对照组;B.荷瘤空白对照组:每日注射生理盐水100 mg/kg;C.小剂量褪黑素组:荷瘤成功后(接种第6天起)每日腹腔注射MLT 25 mg/kg;D.中剂量MLT组:每日腹腔...  相似文献   
118.
松果体褪黑素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很多学者发现松果体褪黑素(MLT)可以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影响机体免疫功能,本文主要列举了松果体MLT对HPA轴三个水平调节的新发现和可能的机制,证实松果体MLT对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有明显的调节作用,但对下丘脑是否有调节作用还存在诸多争议,同时也简述了HPA轴对松果体MLT影响研究的新进展,提示二者实际上存在着昏综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