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择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AMI)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06~2010-06期间收治的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后再通的患者116例,其中接受择期PCI治疗者53例,未行PCI者65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后均选用β受体阻滞剂氯吡格雷阿斯匹林、调脂类等药物,随访6个月,观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PCI治疗组心血管事件明显减少,随访期间无心源性猝死及再梗发生,心绞痛的发生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静脉溶栓冠脉完全再通率低,此类患者择期PCI术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2.
胡秋玲  李晟琰  周殷  高振军 《中国药房》2014,(26):2446-2448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用药情况将72例急性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尿激酶组47例与瑞替普酶组25例。入选患者明确诊断后常规给予硫酸氢氯吡格雷、肠溶阿司匹林。瑞替普酶组静脉溶栓采用瑞替普酶治疗,18 mg(10 MU)分2次静脉注射,每次缓慢静脉注射2min以上,两次间隔30 min。尿激酶组采用尿激酶150万U静脉滴注,用药后12 h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q12h(连用,57 d)。两组患者均于溶栓后37 d)。两组患者均于溶栓后324 h内进行血管造影,必要时PCI治疗,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血管再通率和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血、死亡发生率,以及冠脉造影及PCI后血管开通率和支架安置率。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2 h内胸痛消失或缓解者分别占80.00%、61.70%(P<0.05),溶栓后2 h内ST回落>50%的患者分别占92.00%、65.96%(P<0.05),酶峰[心肌酶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提前者分别占92.00%、53.19%(P<0.05),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率分别为92.00%、68.09%(P<0.05),IRA完全开通率分别为52.00%、31.91%(P<0.05)。瑞替普酶组的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6.00%、4.00%、4.00%、0,均低于尿激酶组(分别为51.06%、12.77%、10.64%、6.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替普酶组支架安置率(36.00%)明显低于尿激酶组(53.19%)(P<0.05)。结论:瑞替普酶联合择期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血管开通率高,时间短,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出血等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
查滨  赵丽  周殷 《航空航天医药》2003,14(3):145-146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 (PTCA)后Q -T离散度的变化 ,探讨PTCA对Q -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 :测定 3 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2h、术后 2 4h的Q-T离散度。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TCA术后即刻Q -T离散度较术前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后 2h、术后 2 4h的Q -T离散度较术前明显减小 (P <0 .0 5 ) ;心肌梗死部位 (前 /侧壁AMI与下 /后壁AMI相比 )对Q -T离散度无影响 (P >0 .0 5 )。结论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型术可以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 -T离散度显著降低 ,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对降低急性心肌死患者死亡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应用于孕中期引产的效果。方法 米非司酮 5 0mg空腹口服q1 2h× 2次 ,利凡诺 1 0 0mg羊膜腔内注射为观察组。单用利凡诺的产妇设为对照组。结果 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引产组引产成功率 1 0 0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但引产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胎盘粘连的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 ,产时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 ,但产后出血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和利凡诺联合引产对孕中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唐智权  邢蓉  陶勇  周殷 《重庆医学》2013,(23):2745-2746,274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心肌保护作用临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0例,在溶栓、抗休克、纠正心功能衰竭等常规诊疗措施基础上,给予UTI治疗,按发病后给药时机不同分为A组(12h内给药)、B组(12h后给药),各组再分小剂量(250kU)、中等剂量(500kU)、大剂量(1 000kU)组各20例,治疗1周后分别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浓度。结果大剂量、12h内给药者心功能改善程度及CK-MB峰浓度下降程度较小剂量、12h后给药者明显(P<0.05)。结论同种病因,给药时机、给药剂量的不同可影响UTI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血型与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的病情程度关系。方法 :入院后 2 4小时内所有高血压病、缺血型心脏病患者常规血型检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 :A型血型的高血压病、缺血型心脏病患者其出现心力衰竭 ,严重心律失常的机会显著 (P <0 .0 5 )。结论 :A型血型可以作为高血压病、缺血性心脏病的预后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建立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实验.结果:将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稀释30倍,用标示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是有效的.结论:鲎试剂可用于新鱼腥草素钠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相似文献   
28.
孙久滨  张莉  周殷 《黑龙江医学》2006,30(8):569-570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治疗作用。方法76例老年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给予强心、利尿和扩血管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好转率为71.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P<0.05)。两组患者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0.01)。结论在抗心衰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能显著改善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特点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6例经桡动脉径路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观察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等。结果:桡动脉径路成功率87.3%,术后桡动脉闭塞1例,局部血肿1例,渗血2例。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手术并发症少、痛苦小以及术后无需制动等优点,是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术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