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3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1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朱晓静  周梁 《海峡药学》2020,32(1):99-102
目的分析心房颤动(AF)患者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与华法林药物敏感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华法林给药累计剂量,将27例AF患者分为低起效剂量组和高起效剂量组;根据达标时间,分为短起效时间组和长起效时间组。比较高、低起效剂量组和长、短起效时间组CYP2C9、VKORC1不同基因型华法林的起效剂量和起效时间。结果高、低起效剂量组rs1057910(CYP2C9*3)及长、短起效时间组VKORC1 rs9923231基因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A基因型比较,CYP2C9 rs1057910 AC基因型华法林起效剂量降低,VKORC1 rs9923231 GA基因型华法林起效时间缩短(P<0.05)。华法林药物敏感度可分为低度敏感、中度敏感和高度敏感3种。结论应结合临床实际对口服华法林行抗凝治疗的AF患者进行CYP2C9、VKORC1基因多态性检测,以便从基因类型角度合理分配华法林剂量。  相似文献   
1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发展演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head and neck,SCCHN)是一类临床上常见的、发生于头颈部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5%~10%,平均发病率约为10~15/10万。近年来SCCHN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长趋势,全世界每年约有500000人被诊断为SCCHN。SCCHN患者往往在诊断时就已发生扩散,并以局部淋巴结转移为主.  相似文献   
13.
喉癌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以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随着人均寿命的提高,近年来老年喉癌患者有增多的趋势。随着医学的发展和诊疗技术的提高,喉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但是高龄状态下各器官的代偿能力差,术后引起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14.
张明  周梁  田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1):20-21,30,I0002
目的 检测喉鳞癌细胞Hep-2对TRAIL诱导的凋亡敏感性及细胞表面TRAIL 4个受体的表达差异.方法 CCK-8法检测TRAIL对Hep-2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Hep-2细胞表面TRAIL受体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Hep-2细胞对TRAIL诱导的细胞凋亡敏感性低,24 h IC5o为596.92 ng/mL.Hep-2细胞表面诱骗受体(DcR1 80.81%、DcR2 62.65%)表达明显高于死亡受体(DR4 60.26%、DR5 30.06%).结论 单用TRAIL不适用于喉鳞癌的治疗,应寻求合理的联合用药策略.  相似文献   
15.
陆良钧  钟志生  周梁 《江苏医药》2007,33(6):608-608
患者,男,60岁.双耳听力下降30余年.30年来患者一直无明显原因双耳听力下降,进行性加重,在喧闹环境中较安静下听觉为好,伴有持续较低音调耳鸣.无眩晕、无外耳道流脓、无耳痛及耳道出血.曾有左下肢骨折史26年,左上肢骨折史15年.家族史中其父亲患有Van der Hoeve 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PLGA微球制备及荷Hep-2喉癌裸鼠体内疗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1actic-co-glycolic acid),PLGA-]为载体,制备紫杉醇缓释微球,并评估紫杉醇微球瘤内直接注射对裸鼠Hep-2移植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改良溶剂蒸发法制备紫杉醇PLGA缓释微球,考察微球的体外性质,并对Hep-2移植瘤分别采用紫杉醇针剂腹腔内多次注射、紫杉醇针剂瘤内一次注射和紫杉醇微球瘤内一次注射治疗。结果制得的微球形态圆整,载药量、包封率、平均粒径和跨距分别为1.53%、97.29%、42.72μm和0.95。药物体外释放30d累计释放达到53.53%。给药3周后,与生理盐水瘤内注射组相比,紫杉醇治疗各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均明显减小(P〈0.05),肿瘤体积3倍增时间(TT)均明显延长(P〈0.01);低剂量紫杉醇微球瘤内注射组的TT明显大于紫杉醇针剂瘤内和腹腔注射组(P〈0.05);高剂量紫杉醇微球瘤内注射组的TT明显大于其它紫杉醇治疗各组(P〈0.01)。紫杉醇针剂腹腔给药组、紫杉醇针剂瘤内注射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微球瘤内注射组的抑瘤率分别为35.99%,39.37%,47.83%和59.90%。PLGA空白微球不影响肿瘤的生长。实验未发现明显的毒性反应。结论紫杉醇PLGA微球满足缓释长效的要求,肿瘤内直接注射该多聚物给药系统可提高紫杉醇抗喉鳞状细胞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晚期上颌窦恶性肿瘤眶侵犯者手术中眶内容的处理.方法对89例有眶侵犯的晚期上颌窦恶性肿瘤手术病例进行随访,统计眶骨壁侵犯组,眶骨膜侵犯组,眶内侵犯组2、3、5年生存率和2年复发率并加以分析.结果眶骨壁侵犯组2、3、5年生存率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56.5%、51.2%、42.4%和43.9%;眶骨膜侵犯组2、3、5年生存率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48.4%、41.4%、33.3%和50.0%;眶内侵犯组2、3、5年生存率和2年复发率分别为41.7%、30.0%、14.3%和55.6%.三组生存率依次降低,复发率依次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上颌窦恶性肿瘤的手术中对虽有眶骨壁或眶骨膜侵犯但视神经、眼球未受侵者可考虑保留眶内容.  相似文献   
18.
喉癌外科治疗从过去强调根治为主,发展到当今主张在根治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和微创手术,从而尽可能在提高生存率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喉癌功能保全性手术】目前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只要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喉部分切除术与喉全切除术治疗喉癌的术后复发率没有区别。1·喉声门型癌。对声门型喉癌,除了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外,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如环状软骨-舌骨-会厌固定术,SCPL-CHEP)、喉额侧部分切除术、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及喉垂直次全切除会厌修复术等是近年来发展并被逐渐广泛应用的术式。对喉声门型癌T2…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位置及增殖情况与喉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LSAB免疫组化三步法研究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光镜和图像分析观察微淋巴管密度并对淋巴管进行定位;EnVision免疫组化二步法研究Ki67在LYVE-1(+)管腔的表达,评价淋巴管增殖情况。结果:①颈淋巴结转移组瘤巢内LYVE-1(+)管腔密度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1组瘤巢内LYVE-1(+)管腔密度低于T2、T3、T4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2组瘤巢内LYVE-1(+)管腔密度低于T3、T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3组与T4组瘤巢内LYVE-1(+)管腔密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82);瘤巢内LYVE-1(+)管腔密度在声门型组与声门上型组、鳞癌Ⅰ级组与鳞癌Ⅱ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颈淋巴结转移组瘤巢周LYVE-1(+)管腔密度高于非转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瘤巢内LYVE-1(+)管腔存在Ki67核棕黄色着色,瘤巢周LYVE-1(+)管腔未见这一现象。结论:喉鳞状细胞癌组织LYVE-1标记的瘤巢内淋巴管密度与肿瘤浸润、淋巴结转移正相关;喉鳞状细胞癌肿瘤淋巴管生成主要在瘤巢内,瘤巢内淋巴管在肿瘤的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1873年Billroth全喉切除术的成功,使喉癌治疗进入新的里程,但术后喉功能重建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理想的喉功能重建应达到:①用近似正常的呼吸气流和声带结构重建发音功能;②建立没有误吸的满意的吞咽功能;③在不影响嗅觉和味觉的前提下,经口腔和鼻腔维持正常的上呼吸道和消化道生理功能。④满足患者的美容需要。尽管近年来,喉部分切除术不断发展,在保留喉功能方面臻于完善,但仍有部分患者,因肿瘤范围广泛,必须行全喉切除术,术后喉功能重建仍与理想的重建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学者们在其他器官移植的先例下提出了喉移植的设想。希望通过喉移植给喉全功能重建带来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