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1.
祖国医学对精神病治疗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論精神病,多以癲狂命名,早在內經即有专篇論述,历代医籍,对其理論及方药,亦有不断发展,数年来,用中医中药治疗精神病見諸文献之报导已属不少,对发展祖国医学理論及提高临床疗效,有其肯定之成績,然以中医临床角度来看,此类疾病在临床有其一定之特殊性,不能如其他內科杂病之易于辨証,且在內科杂病諸門,并不占主要地位,故癲狂之理論,为目  相似文献   
72.
一我院自1956年秋季开始进行用中医中药治疗精神病的工作.起初感觉困难殊甚,以后因治疗一例早老性精种病患者,效果甚为良好,遂在治疗对象中,以早老性精神病作重点研究.通过双反运动,破除迷信,大胆革新之后,更使我们在思想工作上跃进了一步.至目前为止,已治疗13例.所有病例,俱经过中西医师共同检查,得出可靠的诊断.其中并有10例病人,经气脑证明为脑萎缩,经中医治疗后,效果俱甚良好.临床运用的方剂,有下列四则,乃由古代的成方衍化而来:  相似文献   
73.
临床上见到一组病人,每月发病一次,多见于未婚女青年,其发作不易为抗精神病药物及休克疗法控制和阻断,我们试用中药活血化淤法治疗后,获得满意效果,初步报导如下:一、诊断标准与病例选择诊断标准:(一)每月准确地周期发病一次.(二)每次发病的临床症状相同.(三)间歇期症状缓解彻底,自知力完整.(四)发作常自动缓解,抗精神病药物及休克治疗不能收顿挫之效,亦不能阻断其  相似文献   
74.
多发性食管憩室的外科治疗1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 5年至 1997年我们共对 14例食管多发性憩室进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14例中男 5例 ,女 9例。年龄 5 6~ 6 9岁 ,平均 6 2 5岁。临床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 9例 (6 6 7% ) ,胸骨后灼痛 8例 (5 7 1% ) ,胃食管反流 6例 (42 8% )。食管中段憩室 6例 ,均为膨出型 ,其中 5处和 8处病变各 1例 ,3处病变 4例 ;膈上憩室 5例 ,为 3~ 4处病变 ;食管中段与膈上憩室共存 3例 ,其中 5~ 6处病变 2例 ,另1例为 12处病变。食管憩室合并贲门失弛缓症 1例 (膈上憩室 ) ,II型食管裂孔疝 2例 (食管中段及膈上憩室各 1例 ) ,…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vacA基因型及其表达产物-VacA与胃十二指肠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62株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患者中分离获得的幽门螺杆菌(Hp)菌株的vacA基因型,用Hela细胞测定Hp菌株体外VacA活性。  相似文献   
76.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IL-6、TNF-α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炎和肝硬化(LC)患者中的作用。检测了15例正常人,18例急性病毒性肝炎(AH),37例慢性肝炎(CH),20例LC患者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IL-6、TNF-α水平。结果以CH患者IL-6、TNF-α水平最高(血清及PBMC的IL-6水平分别为72.1±32.94U/ml,140.7±33.5U/ml;血清及PBMC的TNF-α水平为3.97±1.38ng/ml,6.35±1.41ng/ml)。恢复期或稳定期TNF-α和IL-6水平明显低于急性期或活动期(P<0.01)。CH患者肝组织学活动指数(HAI)分数与PBMCIL-6和TNF-α水平呈正相关(γ分别为0.89,0.68;P<0.05)。提示IL-6和TNF-α是肝脏损害重要的炎症介质,介导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77.
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以骨髓造血组织为靶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抑制治疗(IST)可使60%~70%的重型AA(SAA)患者获得血液学反应,无效患者被认为主要与残存造血细胞过少相关^([1])。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与造血干/祖细胞TPO受体作用,可明显增加AA患者骨髓多能造血祖细胞数量^([2]),联合标准IST可显著提高初诊SAA患者血液学反应率和完全血液学反应率,缩短造血恢复时间,已被纳入SAA一线治疗选择^([3])。  相似文献   
78.
本文介绍高效液相色谱仪联荧光检测器法(HPLC-FD)测定人24h尿3-甲氧,4-羟基苦杏仁酸(VMA)。在0.5~40.0μg/ml浓度范围内色谱峰面积与浓度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9);绝对回收率为74.9~82.9%;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42名正常人24h尿VMA水平为5.24±2.16 mg((?)±SD)。  相似文献   
79.
脑病,尤其是中医脑病,为近年来新兴崛起,发展迅速,并具有宽广前景的一个专门学科。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脑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中药在这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0.
Harringtonine(H) level in serum was quantifi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PLC) technique and its pharmacokinetic parameters were determined in 11 patients with ANLL after 4 hours continuous infusion of 4 mg of H. 74 serum samples over the range of H administered 1-6 mg/d were also determined, the dose of H administered paralleled the mean serum H concentration, but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were 1.6-7 folds higher than the lowest under the same doses. It seems that the dosage of harringtonine must be individualized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antileukemia effect. It was found that under the similar serum H concentration the marrow blast decrease index (MBDI) in types M4 and M5 of ANLL is much more greater than in M2 after the first course of chemotherapy and in 3 patients of M2, the serum H level and the MBDI show positive corre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