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超声波催化合成3,5-二异丙基水杨酸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药物中间体3,5-二异丙基水杨酸的合成,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使用超声辐射比使用机械搅拌反应时间缩短70min,产品收率提高21%。  相似文献   
82.
J.G.Grudzinskas报告了有一种新的妊娠特异性激素β-醣蛋白(SP_1),在排卵后7~22天在母血中即可测出。SP_1产生在胚胎的滋养层,半衰期约30~40小时。其特征与其它蛋白质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催乳素(PRL)、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生长素(GH)等,不呈交叉反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时,敏感性约8μg/L,在妊娠初期排卵后第7天开始在血中已有50μg/L左右,以后逐渐上升,到36周时母体血中浓度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83.
1 病例报告 女,24岁,单胎臀位,孕期有腹坠痛感,经保胎治疗至37周,因臀位要求剖宫产入院。4年前B超查疑为双子宫。入院后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心脏正常,宫高32 cm,腹围100 cm,臀位,胎心165次/分。内诊:阴道不完全纵隔,单宫颈。因胎心监护阳性,有不规律宫缩出现,所以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取出一女婴,重2700 g,Apager评分8分。术中见妊娠子宫(左)与非妊娠子宫(右)不相通,左右子宫分别有输卵管、卵巢,形态正常。考虑妊娠子宫为残角子宫,故行残角子宫切除术,手术顺利。病理报告:切下子宫14 cm×9 cm×3.6 cm。镜下肌壁  相似文献   
84.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6岁,孕1产0,孕25周。突发上腹绞痛,阵发性加重,伴发热、恶心、呕吐入院。既往有胆结石病2年,间断发作,能自行缓解。入院体检:白细胞15.3×109/L,体温39.2℃,胆红素上升。B超显示:胆囊结石;胆囊炎;胎儿双顶径7.2 cm,发育正常。入院诊断:妊娠合并胆囊炎;胆结石。给予保守治疗:禁食、补液、补充维生素、抗炎、解痉。给予先锋-V4 g/d,654-210 mg im。3日后,体温下降,病情缓解。1周后再次出现腹痛,肝酶轻度上升,又行补液等保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但上腹痛仍间断发作,伴恶心、呕吐,遂决定手术。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成功行胆囊切除术,术后7日出院。以后孕期  相似文献   
85.
目的 探讨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44眼行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随机对照42眼行单纯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及前房深度。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第1天浅前房发生率观察组为4.5%,明显低于对照组21.4%(P<0.05);1年后随访61眼(观察组33眼,对照组28跟),观察组功能型滤过泡占84.8%较对照组的60.7%为多(P<0.05)。不用任何抗青光眼药物眼压<21mmHg(1mmHg=0.133kPa)者为手术成功标准,观察组1年后手术成功率为93.9%较对照组的71.4%为高(P<0.05)。结论 现代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6.
周岚 《河南中医》2016,(4):735-738
补阳还五汤防治周围神经损伤虽有一定的疗效但其机制还不明确,可能有以下药理作用:1增强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2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微血栓发生,改善损伤处神经的微循环,防止神经损伤局部的组织缺氧;3促进能量代谢;4保护神经元;促进施万细胞增殖与髓鞘形成,利于神经纤维再生;6促进血管新生。其单味药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免疫功能、保护神经元、促进神经再生及延缓肌萎缩等作用,其中黄芪的作用最为显著。通过补充微量元素硒、提高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障碍对萎缩肌肉生长的内环境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对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平阳霉素白蛋白微球(PYMAM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株(ECV304)和兔耳中央动脉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的影响。方法:体外细胞实验中,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电镜观察PYMAMS、PYM和AMS作用24、48、72、96h后的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动物实验采用区组随机法,于每只兔的双耳分别注射PYM水剂、PYM油剂、PYMAMS油剂。注射后2、7、14、21d,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兔耳中央动脉的组织学变化。结果:体外实验中,PYMAMS和PYM注射剂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内出现空泡,细胞肿胀、变形、坏死。但AMS对血管内皮细胞没有损害。而动物实验中,PYM水剂组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细胞无明显改变;PYM油剂注入后2、7d,血管内皮细胞肿胀,细胞内空泡,细胞脱落后有微血栓附着。21d有血管内膜及血管内皮细胞增生;PYMAMS组,注射后2、7d,血管内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小血管远心端可见微球栓塞。注射后14d,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壁增厚,管腔缩小;微球有吸收改变。注射后21d,动脉管壁增生明显,个别细胞核呈分裂像,血管腔出现闭锁,小静脉内膜增生。结论:PYMAMS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较单一PYM明显。  相似文献   
88.
涎腺恶性肿瘤是口腔颌面部较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组织学类型繁多 ,诊断和治疗方法均有其特点 ,许多资料从不同侧面进行了探讨[1 ,2 ] 。本文对涎腺恶性肿瘤 718病例作一回顾性临床分析 ,对影响其生存率的因素 (病理、部位、包膜受累情况 )进行了讨论。临床资料195 3~ 1993年在华西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治疗并有完整资料的三大涎腺恶性肿瘤患者 718例 ,均经病理证实。其中 6 88例经 3年以上随访 ,随访率为 95 .82 %。 30例失访 ,按死亡计算。男性 4 2 0例 ,占 5 8.5 % ;女性 2 98例 ,占 4 1.5 %。年龄最小 2 .5岁 ,最大年龄 79岁 ,平均年龄为 4…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情志因素与妇科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主要通过查阅古文献,研究妇科疾病的发生与七情内伤之间存在的关系。结果不良情志作用于人体后,可使心、肝、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气血运行紊乱,引起诸如带下病、月经病、不孕症、妊娠病、产后病等各种妇科疾患。结论情志因素在妇科病的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临床调理情志成为诊治妇科疾病的关键所在。既然情志的产生来源于五脏气血,因此调畅情志同样也应从调理五脏入手,疏通气血,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相似文献   
9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建立是提高静脉输液的完全性、合理性,保证溶液质量的重要措施.本文探讨了在PIVAS运行中的监控,认为运行程序前的人员培训、护士长的现场管理、药物的交接、输液时的核对以及药师的监督审核是确保PIVAS良好运行的关键.此外,还需加强运行过程中与患者、医师和病房护士的良好沟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