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骨带种植体三维钛网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制作可用于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重建的修复体,为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首先通过CT扫描获取下颌骨断层解剖信息,然后运用三维重建、镜像及快速原型技术获得拟修复下颌骨复原实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铸造手段完成个体化三维钛网修复体的制作,然后将种植体与钛网相连接,构建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结果:以CT扫描获取下颌骨断层解剖信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辅助成功制作了带种植体的个体化钛网修复体,与相应的下颌骨标本连接匹配良好,个体化恢复了骨缺损的连续性,所带种植体为进行种植义齿修复恢复理想的咀嚼功能提供了可能。结论:在CT扫描获取下颌骨原始解剖信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CAD/CAM过程,能够成功构建下颌骨个体化功能性修复体,为临床个体化功能性颌骨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从超微结构水平了解雪旺氏细胞标记物 S100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进而分析腺样囊性癌中哪种细胞成份发生了雪旺氏细胞分化。方法:采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 S100蛋白,肌动蛋白(muscle actin,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结果:S100阳性细胞与 MA 阳性细胞具有相同的分布和超微结构。这种超微结构符合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腺样囊性癌中突变的肌上皮细胞可能发生了雪旺氏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33.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数字化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建立附着体义齿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方法 :附着体义齿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得三维点云数据 ,经过处理软件形成三维数字化模型。结果 :成功建立了牙颌模型的三维数字化立体模型 ,结构准确 ,清晰。结论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的三维数字化立体模型是可靠的 ,经过数据压缩后 ,可以用来进行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CXCL12/CXCR4在人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基因水平上,应用real-timePCR法检测人施万细胞(human Schwanncell,HSC)和涎腺腺样囊性癌ACC-3细胞中趋化因子CXCL12及其受体CXCR4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上,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HSC和ACC-3细胞膜上CXCR4的表达。应用ELISA检测HSC培养上清液中CXCL12的表达。应用趋化实验观察HSC培养上清液对ACC-3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HSC中CXCL12基因有较高的表达,而ACC-3细胞中表达量极少;HSC和ACC-3细胞中CXCR4基因均有表达。HSC和ACC-3细胞膜上CXCR4蛋白均有表达;HSC培养上清液中CXCL12蛋白的质量浓度约为(403.4±16.4)~(785.3±32.3)pg/mL;HSC培养上清液能够对ACC-3细胞产生趋化作用,应用CXCR4单克隆抗体或CXCR4受体激活拮抗剂AMD3100能明显抑制这种作用。结论:CXCL12/CXCR4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有关。  相似文献   
35.
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动物模型建立的可行性和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腺样囊性癌(ACC)神经侵袭的动物模型.方法:将5×105人涎腺腺样囊性癌ACC-M细胞注射入30只裸鼠一侧眶下区皮下,分别于7、11、14、21、28 d、动物自行死亡时或56 d采集标本,H-E染色观察肿瘤能否侵袭眶下神经并测量神经侵袭的长度.另取16只裸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将ACC-M和人舌癌Tca-8113细胞注射入裸鼠眶下点皮下,14 d后H-E染色观察肿瘤生长和眶下管内神经侵袭的情况,比较两组神经侵袭的发生率.结果:30只裸鼠模型中23只出现了神经侵袭,7、11、14、21、28 d和自行死亡组神经侵袭长度分别为0.09、(0.27±0.02)、(0.38±0.05)、(0.68±0.18)、(1.07±0.36)和(2.10±0.77) mm.另16只裸鼠中8只ACC-M细胞注射裸鼠神经侵袭发生率为100%,远高于Tca-8113细胞注射裸鼠的12.5%(P<0.01).结论:该模型具备良好的可行性、特异性,是腺样囊性癌神经侵袭的良好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36.
Tip30联合紫杉醇对腺样囊性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抑癌基因Tip30联合紫杉醇抑制腺样囊性癌细胞ACC-2生长及特征性细胞核DNA变化.方法:待检ACC-2细胞分为4组:紫杉醇组、转基因组、紫杉醇 转基因组、空白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DNA片段分析检测DNA裂解.结果:不同处理组检测结果分析显示,紫杉醇 Tip30组ACC-2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DNA裂解片段最为明显;单项处理组细胞生长亦受到抑制;对照组细胞生长未受影响.结论:Tip30联合紫杉醇可显著抑制ACC-2细胞生长,出现特征性DNA ladder现象.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肺高、低转移细胞株中的表达,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在ACC肺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ACC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和低转移细胞株(ACC-2)以及舌癌-8113细胞株(Tca-8113),分别应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印迹检测CXCR4在上述3种细胞中的表达.结果:3种细胞表面均有CXCR4受体的表达,其中ACC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表达阳性率为(77.32±6.96)%,显著高于肺低转移细胞株ACC-2的(35.32±6.71)%和舌癌Tca-8113细胞株的(33.82±5.56)%,(P<0.05).Western印迹结果证实3种细胞株均有特征性的蛋白质表达条带,其中ACC-M的蛋白质表达条带最为显著.结论: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ACC肺高转移细胞株中高表达,提示CXCR4可能与ACC嗜肺转移的生物学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的影像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该病的诊断及鉴别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35例DFSP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35例患者中单发31例,多发4例,共40个病灶;34例位于皮肤或皮下脂肪层,1例位于浅筋膜下层;发生于躯干21例,四肢10例,头面部4例。病灶多呈不规则形或梭形,其中14个病灶伴有“子结节外突征”,23个病灶伴有“多结节征”,5个病灶伴有“悬吊征”。病灶最大径1.3~18.6 cm,平均5.1 cm。病变CT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T1WI多呈等、稍低信号,T2WI-FS多呈均匀或混杂高信号,部分病灶内可见“双低信号征”,D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明显强化。病灶多合并周围侵袭征象,26例见“皮肤尾征”,32例见“脂肪尾征”,16例见“筋膜尾征”。病理表现为真皮及皮下组织的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车辐状”排列。免疫组化CD34、Vimentin多呈阳性,CK、S-100蛋白多呈阴性。结论:DFSP的发病部位、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39.
髁突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耳前进路行髁突骨折-翼外肌解剖复位与改良颌下进路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固定回植术的优缺点,为髁突骨折合理选择手术方法、手术进路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髁突骨折中采用手术治疗的33例(43侧)病例,按骨折位置高低、类型选择了2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其中26侧采用耳屏前切口髁突骨折-翼外肌解剖复位,17侧采用改良颌下切口、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固定回植术。随访12~24月,对比分析2组病例的疗效。结果:全部切口Ⅰ期愈合,无1例关节强直;所有病人术后面部对称性好。发生下颌骨向健侧侧!运动受限的病例中,经下颌升支垂直截骨髁突游离体外复位固定术者5例(占45%),经耳屏前进路翼外肌解剖复位者3例(占14%);术后发生暂时性面瘫患者中,改良颌下进路术式1例(占9.09%),耳屏前进路4例(占18.18%),术后3~6个月均恢复正常;术后患侧关节区张口疼痛患者中改良颌下进路者2例(占18.18%),耳屏前进路者5例(占22.73%),术后3个月症状明显缓解。结论:从功能上看耳屏前进路髁突骨折-翼外肌解剖复位术明显优于下颌升支垂直截骨术;而从并发症发生看前者多于后者。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术式,以提高髁突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0.
~(125)I标记抗Flt4多抗的制备及对淋巴结定位的动物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氯胺T法标记兔抗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3的多克隆抗体 (Flt4PcAb) ,以此探索Flt4PcAb对体内淋巴结的导向定位能力 ,旨在为前哨淋巴结 (sentinellymphnode,SLN)的特异性定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应用氯胺T法对Flt4PcAb行12 5I标记 ,对标记产物行性质鉴定并进行大鼠体内导向定位实验。结果 标记率为 39.5 % ,标记产物比活度为 1.75MBq/μg ,放化纯度为 95 .4 % ;标记产物性质稳定 ,无热源 ;动物实验显示淋巴结与血液及各脏器单位重量的放射性比值较高。结论 Flt4PcAb具有良好的淋巴结的导向定位能力 ,是探索SLN准确定位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