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6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231.
中央型前置胎盘是危及孕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的严重产科并发症,往往发生出血的时间早、出血量大,处理是否及时,适当将决定母婴的预后.剖宫产术为该疾病终止妊娠的主要方法.但往往在剖宫产术时,前置胎盘患者胎儿,胎盘娩出后子宫下段收缩力差,胎盘剥离面出血较多,为减少产后出血量,在术后2小时内进行严密监护,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已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2.
【摘要】 目的:探讨双侧小关节切除建立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可行性。方法:16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C4/5和C5/6双侧上、下关节突采用磨钻切除。术后12周时获取大鼠C4~C6标本。显微CT扫描C5/6节段,测量椎间高度及软骨终板的缺损率,并观测C5椎体微结构的变化;番红O快绿染色后观察髓核和纤维环的形态,并对椎间盘退变程度评分。采用RT-PCR法检测C4/5椎间盘组织中蛋白聚糖、Ⅱ型胶原以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和13的mRNA表达水平。组间定量指标行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为P<0.05。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椎间高度为0.51±0.04mm,显著低于对照组(0.55±0.02mm)(P<0.05)。实验组软骨终板出现明显的缺损,下终板缺损主要出现在腹侧,而上终板四周及中央均出现缺损;实验组的缺损率为(11.5±2.0)%,显著大于对照组的(6.9±1.0)%(P<0.05)。在椎体微结构中,实验组骨体积分数和骨小梁间隙分别为(53.0±6.0)%和170±2μm,而对照组分别为(46.4±3.0)%和195±1μm,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骨小梁数目和厚度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组织学观察到实验组椎间盘的软骨终板形态不规则、出现缺损及少许钙化,髓核细胞出现聚集、数量减少,纤维环排列紊乱。实验组椎间盘退变评分为8.6±0.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0.5分。在实验组椎间盘组织中,蛋白聚糖和Ⅱ型胶原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MP-13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MMP-3则呈现上升趋势。结论:大鼠颈椎双侧小关节切除可导致切除节段椎间盘在形态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上的退变,是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233.
胃结核很少见,而且诊断较困难。Good复习胃结核24例。皆于手术后确诊。国内1955年开始有少数病例报告。报告胃十二指肠疾病30536例。其中胃结核36例,占0.12%。现将我院1955-1987年间所收治的胃结核共10例。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见表1。 2 讨论 胃结核多为继发性,在肺结核患者尸检中约占0.4%-3.6%。约50%以上的胃结核曾患过肺结核。原发性胃结核很少见,多为手术发现,发现率为0.04%-24.4%。总之,比一般想象的发病率高。国内自1955年以后也陆续有些报道。我院自1955年-1987年间共收治胃结核10例,现作以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234.
血管生成素-2( Angiopoietin-2 Ang-2)是一种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细胞因子,它能促进新血管的生成,而且在肿瘤组织中,Ang-2高表达常伴随着金属基质蛋白酶-9(metallo-proteinase-9 MMP-9)的高表达[1-2].为此我们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0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胃癌组织进行Ang-2和MMP-9和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探讨Ang-2和MMP-9与胃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35.
吴秀华  胡莺  王玮  秦平 《医学争鸣》2004,25(18):1647-1647
0 引言 癌症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是我国常见病. 目前其临床治疗效果还相当有限,5 a生存率不到15%. 研究者普遍认为,癌症是多因素作用、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发展的疾病,为探讨情绪与癌症的关系,我们对癌症患者的情绪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236.
目的:以急性环孢菌素A(CsA) 肾毒性大鼠为模型,观察气血双补药十全大补丸防护CsA 肾毒性的作用。方法:大鼠分为4 组:ⅠCsA组(0.05g·kg-1) ,ⅡCsA加十全大补丸高剂量组(0.05g·kg-1 + 0.6g·kg-1) ,ⅢCsA加十全大补丸低剂量组(0.05g·kg-1 + 0.3g·kg- 1) ,Ⅳ空白对照组( 等量2% 羧甲基纤维素CMC) qd,ig,连续7d。末次给药后,单个收集大鼠24h 尿液;末次给药24h 后,眼眶取血,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 、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 、肌酐(Cr) 、尿素氮(BUN) 。取肾脏作病理检查。结果:用药7d 后,CsA组24h 尿量明显减少,十全大补丸组明显增加( P< 0.01);CsA组Cr、BUN上升,十全大补丸两组降低( P<0 .05) ;各组SOD、GST活力无显著性差异,十全大补丸高低剂量组MDA 较CsA 组明显升高( P< 0.01) 。结论:十全大补丸对CsA 所致大鼠肾毒性有保护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37.
黄芪建中汤辨治胃溃疡7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溃疡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症。我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慢性胃溃疡多由于脾阳衰微,中气不足,辨证当属于脾胃虚寒证,治疗当温养中气。笔者应用黄芪建中汤治疗胃溃疡71例,获得较理想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8.
战士和老年人是两类易发消化性溃疡的特殊人群,本研究对这两类患者的胃镜特征进行了对比观察,并对引入一级预防措施前后我院战士消化系统疾病检出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9.
目的 构建评估院内外乳腺癌患者术后切口引流管非计划拔管(UEX)风险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以期为患者个体化风险预测与临床风险评估提供量化工具。方法 收集福建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1 910例乳腺癌全麻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SPSS 17.0软件随机抽取70%病例纳入训练集构建临床预测模型(clinical prediction models, CPMs),剩余30%病例纳入验证集验证CPMs。通过单因素分析及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图,将验证集的数据代入该模型进行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得出,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引流管置管时间、引流管周围皮肤情况及预防UEX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等6个因素在UEX与非UEX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是0.841(95%CI:0.803~0.879),敏感度为86.1%,特异度6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