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由于治疗手段有限,其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目前,手术和神经保护治疗是延续多年的常规方法,效果不甚理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为了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目前除常现治疗外,高压氧(HBO)是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之一,本科自1994年10月~2004年11月共配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患者560例,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护理方面的有关问题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瑞兰 《中国医药导报》2010,7(9):82-82,1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西药(赛庚啶、氯雷他啶)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98.0%;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2.0%、84.0%。两组比较,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明显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形态 ,免疫组化与肿瘤复发的关系。方法 采用HE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 ,对 48例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肿瘤组织学分为普通型、粘液型和纤维肉瘤型三个亚型。免疫组化标记 ,全部病例Vimentin和CD3 4呈弥散性阳性 ;p5 3、PCNA、Ki6 7阳性率分别为 3 3 3 %、6 6 7%和 5 0 %。结论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病理分型、免疫组化p5 3、PCNA、Ki6 7标记对估计肿瘤的生物行为可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
老年人肝癌DNA含量测定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肝癌DNA呈及其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将865例肝癌患者分为老年组(199例)和对照组(666例),分析其临床特点,对56例切除标本行肝癌细胞DNA含量测定并对其病理指标比较性分析,其中老年组14例,对照组42例。结果 肝癌细胞DNA含量均为异位体分布模式,老年人肝癌DNA含量及其他病理指标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临床上老年人肝癌具有病程长,就诊晚,临床表现不典型,多为右肝中晚期巨大肝  相似文献   
65.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c-erbB-2癌基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癌胚抗原(CEA)表达情况,并探讨其肿瘤生物学意义。材料和方法胃癌手术标本104例,中性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连续5μm厚度切片,常规HE染色,按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标准分型。c-erbB-2、PCNA和CEA免疫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2023年3月于东莞市石排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PICC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2年8—9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10月—2023年3月就诊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对服务态度、防护措施、维护技术、居家指导、社区环境、就诊流程、就诊指引、维护收费以及交通的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区功能评分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医院-社区-家庭”全程管路模式在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