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吴瑞乔  沈新明  王益  吴刚 《腹部外科》2010,23(3):160-161
目的分析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探讨其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对52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经结肠镜检、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证实其病因分别为:结肠肿瘤15例(28.8%),小肠肿瘤9例(17.3%),肠道血管病变9例(17.3%),直肠癌8例(15.4%),息肉5例(9.6%),炎症性肠病4例(7.7%),原因不明2例(3.8%)。其中43例行手术治疗,9例行非手术治疗。51例治愈或成功止血,1例死于手术后多器官功能衰竭(multiple organ failure,MOF)。结论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大部分病例可通过结肠镜检、选择性动脉造影、手术探查及病理检查明确病因及出血部位,术中肠镜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切除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B超与CT综合分析对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361例胆总管疾病患者分别行B超、CT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手术、术后病理对照。结果:胆总管扩张主要由结石引起(72%),其次为炎性狭窄及肿瘤所致。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率B超优于CT,对胰腺肿瘤及胆管癌的诊断率CT优于B超。结论:B超、CT联合应用能提高胆总管扩张性病变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进展期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进展期结、直肠癌80例随机分成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两组病人化疗后不良反应,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及3、5年生存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局部复发率及肝脏、腹腔转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5%、37.5%。结论对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并不增加化疗的毒副反应,而能降低术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并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5.
清胰汤与皮硝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清胰汤和皮硝在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65例S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另加清胰汤胃管注入及皮硝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等症状缓解时间,开放流质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并且并发症少、中转手术率低(均P〈0.05),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病死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医常规治疗配合清胰汤口服及皮硝外敷,治疗SA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6.
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2004年收治的36例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胃肠道恶性间质瘤病人的临床表现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发生部位以小肠及胃最为常见,术后均经病理学诊断为恶性。术后复发14例,死亡4例。结论:肿瘤的大小、位置、核分裂像及免疫组化指标是判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的重要指标。加强对胃肠道恶性间质瘤临床及病理特征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究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经结肠癌根治术切除且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结肠癌组织标本94例,选取50例距离肿瘤边缘>5 cm,且经病理学检查为正常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采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结肠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CcR5的mRNA表达水平及阳性表达率,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结肠癌组织中CcR5 mRNA水平和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癌旁组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R5 mRNA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NM分期均有关,肿瘤大小>5 cm、出现淋巴结转移和肝转移、Ⅲ~Ⅳ期结肠癌患者CcR5的mRNA表达水平和阳性表达率均相应高于肿瘤大小≤5 cm、未发生转移、Ⅰ~Ⅱ期患者(P<0.05).LMVD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肝转移、TNM分期和分化程度有关.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cR5的mRNA表达水平与LMVD呈明显正相关(γ=0.9176,P=0.0099).结论 趋化因子受体CcR5的高表达与结肠癌发生、转移均有关,检测CcR5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预测转移情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8.
由于特殊的解剖生理关系。左半结肠切除前需行完善的术前肠道准备。否则容易引起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我院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39例左半结肠癌合并梗阻的患者行左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加末端回肠管式造瘘,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