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 毫秒
11.
目的探讨玉米、红薯对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便秘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玉米组80例、红薯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玉米组和红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前3 d开始至术前晚、术后第1天开始至出院分别食用熟黄玉米100 g或熟红薯100 g,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腹胀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便秘严重程度(采用便秘积分法评价)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玉米组和红薯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及程度、便秘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围手术期食用玉米或红薯能明显降低胸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术后腹胀发生率,腹胀、便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影响全世界的公共卫生问题,是糖尿病患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因其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对其机制的研究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氧化应激、炎症等都与DKD的发病机制有关,而相关研究指出代谢记忆和表观遗传学对DKD的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篇综述中,将结合目前的最新研究概述DKD发病机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威宁县地处云贵高原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地区西部,海拔2290m,是一个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114万,是贵州省目前唯一存在克山病的轻病区县。1983—1992年,贵州省心血管病防治研究所、毕节地区卫生防疫站、威宁县卫生防疫站联合对威宁县东、西、南、北、中方位6个乡镇3~14岁儿童5626人进行了克山病调查,检出克山病145例(亚急型1例,潜在型144例),检出率在1.5%~4.4%之间,平均为2.58%。  相似文献   
14.
慢性病贫血是临床较常见的一类贫血,发病率仅次于缺铁性贫血.常见于慢性感染、慢性炎症、肿瘤及外科创伤后,因铁代谢障碍、骨髓造血失代偿、红细胞寿命缩短从而造成贫血[1-2].  相似文献   
15.
1 临床资料 1.1 入选标准 混合型高血脂症同时合并高血压患者,经最少4周单纯低脂肪、低胆固醇膳食控制无效,且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6.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mmol/L;总甘油三酯(TG)>1.70mmol/L;年龄42~85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苁蓉益肾颗粒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男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的疗效和机制.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4例)用苁蓉益肾颗粒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对照组(24例)用安特尔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睾酮、雌二醇、泌乳素、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贫血指标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雌二醇、泌乳素水平较治疗前下降,睾酮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两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表明治疗后两组CD+3、CD+8T淋巴细胞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苁蓉益肾颗粒联合环孢菌素A治疗男性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有良好疗效,苁蓉益肾颗粒可通过促进睾酮分泌,刺激红细胞生成,并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以免疫反应异常为特点的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受累器官广,病程较长,且长期激素治疗血液呈高凝状态,“久病入络、久病多瘀”,故其血瘀病理发生于SLE的各个不同阶段。为此我们对2000年6月—2002年6月住院的SLE患者用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监测SLE病变发展和疗效判定,对SLE血瘀证应用益气活血化瘀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沈咏慧  吴佳丽 《江西医药》2006,41(6):374-375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66例冠心病患者和对照组30例测定血清CRP含量。结果血清CRP水平冠心病患者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0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升高尤为明显。结论CRP不仅与冠心病发生有关,而且与冠心病的心脏事件发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灯盏细辛注射液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我院于2003年9月至2005年3月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35例偏头痛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来自本院门、急诊就诊的偏头痛患者65例,均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排除脑肿瘤、脑梗死、脑出血、硬膜下血肿等器质性病变,并排除脑外伤、五官科疾病、颈椎病、感染性疾病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灯盏细辛组(治疗组)35例,男15例,女20例,年龄18~68岁,平均47·6±5·6岁。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6岁,平均46·4…  相似文献   
20.
血清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5 2例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和63例非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48小时内,7天,1 4天血清CRP浓度,并测定4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CRP浓度。同时应用B超检测各组病人颈动脉斑块数。结果 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3个时段血清CRP浓度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 <0 . 0 1 ,P <0 .0 5 ) ,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CRP浓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 .3 1 ,P <0. 0 5 ) ,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组则呈显著正相关(r=0 .5 2 ,P <0. 0 1 )。2型糖尿病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数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脑梗死组(P <0 . 0 5 )。结论 血清CRP浓度在2型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发病中具有一定作用,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