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7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293篇
内科学   21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98篇
特种医学   80篇
外科学   228篇
综合类   611篇
预防医学   234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254篇
  2篇
中国医学   289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1篇
  2013年   124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6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13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89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探讨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该院于2012年9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健康早期妊娠,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妇女30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成三组进行麻醉对照,其中A组100例,采用舒芬太尼+丙泊酚进行临床镇痛;B组100例,采用芬太尼+丙泊酚进行临床镇痛;C组100例,采用地佐辛+丙泊酚进行临床镇痛。比较三组临床镇痛效果。结果注药2 min后,血压、呼吸次数、脉搏血氧饱和度A组有所下降,B组基本无变化,C组大致在正常范围内,且A组患者苏醒时间为(6.45±0.51)min、B组患者苏醒时间为(6.34±0.54)min、C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73±0.44)min,C组患者苏醒时间要明显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地佐辛用于门诊无痛人流术临床镇痛效果显著,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ND)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改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VCIND脑梗死患者分为rTMS组和对照组,rTMS组另给予低频r TMS刺激。分别于治疗前及各疗程后进行MMSE、Moca、NIHSS、ADL、Hachinski、Fazekas,CHIPS及HAMD-17等量表评分。比较2组差异及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2组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月后,rTMS组MMSE、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rTMS组Moca值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rTMS组Moca值随着疗程逐渐递增,于第三疗程明显升高(P<0.01)。4治疗3月后,rTMS组Moca各单项目中视空间与执行能力、语言及延迟记忆得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0.05)。5治疗3月后r TMS组中不伴抑郁患者Moc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高于伴抑郁患者;首次卒中Moca评分升高程度明显高于多次卒中。结论 rTMS治疗能明显促进VCIND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开展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采用经验法、专家咨询法、文献法和预试验分析深圳和一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全科诊疗基础上开展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主路径的设计思路。结果家庭医生式社区健康管理可更好地对签约家庭中的重点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和干预,提高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的效率。结论家庭医生式服务为社区健康管理提供了人性化、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可作为社区健康管理的主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4.
赵本泉  吴伟  项建斌  马中林 《重庆医学》2015,(19):2652-2653
目的:探讨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肝胆外科2005~2014年行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其中左外叶6例,左半肝5例,右肝第Ⅵ段3例,第Ⅶ段1例,第Ⅷ段1例,左外叶合并右后叶下段1例。17例患者均采用传统肝叶或肝段切除术(单钳法联合第一肝门阻断技术),其中左外叶切除6例,左半肝切除5例,右肝第Ⅵ段切除3例,第Ⅶ段切除1例,第Ⅷ段切除1例,左外叶联合右后叶下段切除1例,同时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附加手术10例,所有患者术中均常规行胆道镜检查。结果17例患者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无远期结石复发。结论肝切除术联合术中胆道镜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积极、有效、彻底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方法选取肺癌患者106例,施行手术切除并行广泛肺门、叶间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统计分析术后病理资料。结果106例中,清扫淋巴结872组,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50组(17.2%)。病理学证实为单纯 N1淋巴结转移26例(24.5%);N2(包括N1+N2)淋巴结转移33例(31.1%) ,其中无N1转移而发生N2转移者12例(36.4%)。 T2、T3、T4期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于T1期(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T分期有关,外科治疗中应注意广泛清扫肺内、同侧纵隔淋巴结才有可能达到根治目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选取某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所管辖的400名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前后的相关知识掌握、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知信行的情况,对比分析开展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的"知、信、行"影响。结果以问题为导向健康教育后,400名常住居民各项健康相关知识掌握率均大于96%,主动接受健康知识教育者占99%,不良生活习惯率均≤10%,明显优于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之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问题为导向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不仅使得社区居民对保健知识的重要性加以了解,同时使社区居民从健康教育知识被动接受行为逐渐转变为主动接受行为,为以后更好的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7.
本文报道了2例无明显症状的直肠癌术后复发患者,2例患者均经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证实为局部复发,并及时接受了腹会阴根治性切除复发肿瘤手术,预后良好。与常用的CT、MRI相比,内镜超声在诊断早期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方面也是很有价值的随访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8.
患者男,28岁。反复发作心悸5年。2004年6月再次发作心慌、胸闷、持续1d仍不能缓解。在我院做心电图示:宽QRS波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体检:神志清,面色苍白,血压90/60mmHg,心脏无杂音,心电图检查如图1所示:各导联QRS波宽大畸形(0.12s),呈右束支阻滞图形伴西北向电轴,R R间距匀齐,心率143次/min,每个QRS波之后似有一逆行P波。胸片、心肌酶学、抗“O”、血沉均阴性,彩超示心脏结构正常。考虑患者无器质性心脏病史。经静脉给予心律平70mg后,心动过速终止,但仍有频发的室早,室早形态与心动过速时QRS波形态相同,考虑为室性心动过速。一…  相似文献   
69.
槲皮素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结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观察槲皮素对氚标记的血小板活化因子与血小板膜上受体结合的影响 ,试图证明该药为一新型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方法 :以放射配基结合试验观察 [3H]PAF与兔血小板受体特异性结合的作用 ;以分光光度法测定PAF诱发血小板黏附的强度。结果 :槲皮素可浓度依赖地抑制2 5 ,5 0 ,10 0nmol·L- 1 [3H]PAF与兔血小板受体的特异性结合 ;该药可明显抑制PAF诱发的血小板黏附 ,具明显的量效关系 ,其IC50 为 39 8μmol·L- 1 。结论 :槲皮素具抗PAF作用 ,为一新的PAF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糖尿病(DM)大鼠不同病程心肌纤维化及其相关病理变化。方法选取18只DM心肌模型后大鼠随机分为DM大鼠1个月组(DM1组)、3个月组(DM3组)、6个月组(DM6组),每组6只。另选18只健康大鼠作为对照组。采用氯胺T法测定羟脯氨酸含量,为心肌胶原总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心肌胶原蛋白Ⅰ、Ⅲ和心肌细胞心肌型α肌动蛋白(α-act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平均积分吸光度(A)。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病理变化。结果DM6组心肌胶原总含量明显高于DM1组和DM3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DM3组心肌胶原蛋白Ⅰ表达伴随TGF-β1的表达开始明显增加(P<0.01)。心肌细胞心肌型α-actin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各组大鼠心肌横切面可见粗大胶原纤维相互连接成网状,排列紊乱,分布不匀。α-actin表达明显减少,有糖原沉积现象。结论胶原蛋白Ⅰ呈现持续性增加是DM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TGF-β1参与了心肌纤维化发生的早期过程。糖原沉积和心肌细胞心肌型α-actin表达减少是DM心肌病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