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 毫秒
51.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LSG)与胃旁路术(LRYGB)对重度肥胖患者肺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17年11月2个医院收治的重度肥胖(BMI≥35kg/m2)患者90例,患者接受LSG(n=48)或LRYGB(n=42)治疗。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一般资料、肺功能指标、生理指标、血脂水平的比较采用( ±s),组间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差异显著。 结果LSG组手术时间与麻醉时间均低于LRYG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肺功能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两组PaO2、FVC、FEV1和MMF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48 h,上述指标均较术后24 h改善(P<0.05),但仍较术前水平低(P<0.05); LSG组术后24 h、48 h的上述指标均较LRYG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体重、BMI、腰围、臀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TG、CH、LDL水平均明显下降,而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 结论LRYGB和LSG减肥疗效相当,对血脂的改善无明显差异,但是LSG对患者短期肺功能和氧合的影响较LRYGB小。  相似文献   
52.
在口腔颌面外科领域,用于修复黏膜缺损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游离皮片或皮瓣的自体组织移植法,这些方法手术创伤大,需在机体其他部位进行2次手术切取移植组织,增加病人创伤,且术后往往引起供区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并发症。本科自2005年5月至今,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ADM)口腔组织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的受体-TrkA在骨折愈合过程的表达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本实验选用32只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对照组、1d、3d.5d.7d、14d、21d、28d。制作右下颌骨骨折模型,立即行钛夹板固定。术后实验组动物分别在1、3、5、7、14、21、28d处死。切取下颌骨脱钙后制作骨组织切片,分别行HE染色,NGFR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NGFR-TrkA在未骨折组仅仅弱阳性表达,而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强阳性,7d达到高峰,到21d组时骨折组的软骨细胞强阳性。结论 NGFR-TrkA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通过与NGFR的结合,调节骨细胞的活性,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修复重建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颗粒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2020年3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术后常规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中药组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活血通脉颗粒,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以及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8±1.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组间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肢微循环和皮肤感觉,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Bcl-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及意义,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4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及对应的45例癌旁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组织中的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 癌旁组织组Bcl-2阳性率高于正常膀胱组和膀胱移行细胞癌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膀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组织学分级关系密切(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淋巴转移情况及肿瘤临床分期等均无相关性(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Bcl-2蛋白表达阳性的凋亡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P<0.05).结论 Bcl-2在正常膀胱组织中低表达.Bcl-2随着膀胱癌病理分级的增加阳性率逐渐增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cl-2发挥重要作用,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应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唾液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12例唾液腺恶性肿瘤利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治疗,其中8例采用手术完整切除+粒子植入,2例为手术部分切除+粒子植入,2例因患者无法耐受手术而单纯粒子植入。结果:随访时间2~36个月,单纯粒子植入治疗组肿瘤明显缩小,部分切除+粒子植入组肿瘤完全消失,手术完整切除+粒子植入组至今未复发。以上患者局部控制率91%。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内植入近距离治疗唾液腺恶性肿瘤疗效肯定,但其远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随访。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基于“脾主肌肉”理论探讨补中益气汤对脾胃气虚型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骨转换标志物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诊疗行椎体(后凸)成形术的老年性OVCF患者135例,采用区组随机方法,将受试者以2∶1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采用骨化三醇胶丸(0.5 μg·d-1)、钙尔奇D(1 200 mg·d-1)进行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观测两组以下指标:治疗前、治疗6、12个月后骨密度、血清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血清骨钙素(OST)、血清β-胶联降解产物(β-CTx)、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股四头肌肌力;治疗前、治疗3、6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治疗3、6、12个月后欧洲骨质疏松症基金会生活质量问卷(QUALEFFO)评分。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85、41例患者获得随访,观察组一般疗效优于对照组(χ2=10.503,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PINP升高,β-CTx降低(P<0.05,P<0.01),骨密度和ASMI升高,股四头肌肌力增加(P<0.05,P<0.01),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QUALEFFO量表评分降低(P<0.05,P<0.01);未发现与补中益气汤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补中益气汤可以调节脾胃气虚型老年OVCF术后患者骨代谢指标,可促进成骨,提高骨密度,同时可以增加四肢骨骼肌肌量和股四头肌肌力,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8.
目的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单侧上颌骨全切除术后患者的上呼吸道吸气相气流动力学特征。方法基于3例单侧上颌骨肿瘤患者术后的CT图像,三维重建患者的上呼吸道结构,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气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获取患者术后上呼吸道吸气相气流流动趋势,气流在缺损侧鼻腔发生流动分离,在整个缺损腔形成低速大尺度漩涡。结论 3例单侧上颌骨全切除术后患者的上呼吸道气流整体流动模式大体一致,说明这类患者呼吸模式具有共性。单侧上颌骨全切除术造成上呼吸道结构改变,扰乱了上呼吸道气流流动模式,影响了患者的上呼吸道生理功能。单侧上颌骨全切除术后患者的上呼吸道气流数值模拟有助于解释患者出现的鼻腔干燥、结痂、分泌物堆积等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59.
目的:根据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结合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PELD)治疗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对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日照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采用益气和血方药配合PELD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PELD治疗,观测并比较2组术前和术后2周、2个月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评分(VAS)、血清TNF-α和IL-1β水平及住院天数。结果:两组均有40例患者获得随访,2组术后2周、2个月的ODI评分、VAS评分、TNF-α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2组术后2周、2个月IL-1β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2周ODI评分、TNF-α水平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个月ODI评分、TNF-α水平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2个月的VAS评分、IL-1β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瘀气滞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术后结合中医"因虚致瘀"理论辨证论治,可降低术后外周血TNF-α和IL-1β水平,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术后早期疗效,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60.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关节病等疾病的常用方法。术后疗效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也与手术操作技术、患者的信心,精神状态及对术后康复治疗配合程度密切相关,所以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和实施康复指导对减少并发症,最大限度恢复患肢体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都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