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1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45篇
预防医学   49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4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系统分析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阴虚体质医案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依据自拟体质医案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体质判定标准确定体质医案,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等对阴虚体质医案用药数据进行挖掘分析。结果: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共发现阴虚体质医案39则,医案中用药共涉及药物110味,用药总频次272次,其中用药频率10%者共22味,如麦冬、甘草、熟地、茯苓、生地等;药物归类分析可知药物类型排名前3位的分别为补虚药(38.23%)、清热药(18.01%)、利水渗湿药(7.72%);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符合条件规则的共21条,其中形成2联药对11个,3联药对10个。结论:阴虚质者用药以滋阴药配伍清热药,同时注重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与利水渗湿药、收涩药、补气药等配伍使用,为阴虚质患者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02.
肠道微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不同种群微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从而达到一种稳定的微生态平衡状态。一旦失衡,将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反应,从而引发疾病。因此肠道微生态与人类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探明肠道微生态与人类疾病之间的关系,对认识和治疗各种疾病至关重要。本文就肠道微生态及其参与人类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分析海军某部成人反刍综合征(ARS)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为ARS的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06年11月-2007年4月对8600名健康海军现役军人进行功能性胃肠病(FGIDs)罗马Ⅲ问卷调查,了解ARS的患病情况并对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7574份.ARS总体患病率2.32%(176/7574),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年龄、入伍时年龄及军龄的中位数分别是23岁、18岁和4年.ARS最常见于21~25岁、军龄1~4年、高中学历的未婚人员.不同性别、年龄、军龄及婚姻状况人员的ARS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血型人员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S患者和健康对照在常暴饮暴食(P=0.0000)、常挑食(P=0.0001)、常食辛辣(P=0.0000)、常食干硬(P=0.0001)和常吃水果(P=0.0188)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重是AR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我海军某部ARS总体患病率为2.32%,多见于军龄1~4年的青壮年男性.体重是ARS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了解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不同亚型在中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宫颈癌中的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经宫颈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的237例CINⅡ、Ⅲ和22例宫颈癌,采用PCR体外扩增和DNA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DNA芯片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HPV亚型.结果 259例中重度CIN及宫颈癌患者共检出HPV感染247例,总阳性率95.37%;237例CINⅡ、ⅢHPV阳性228例,阳性率96.20%;22例宫颈癌HPV阳性19例,阳性率86.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PV阳性的228例中重度CINⅡ、Ⅲ中,单亚型感染209例,多亚型感染19例;19例宫颈癌均为单亚型感染,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亚型感染中HPV16占54.39%,为124例,HPV58占19.30%,为44例;不同亚型在CINⅡ、Ⅲ与宫颈癌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颈CINⅡ、Ⅲ与宫颈癌多数合并有HPV感染,HPV16的持续感染对诱发CINⅡ、Ⅲ发展为宫颈癌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止消通脉宁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Smad 3、Smad 7的影响。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低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低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中剂量组(TGF-β110 ng/mL+10%中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中药含药血清高剂量组(TGF-β110 ng/mL+10%高剂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药物干预24小时后,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2、smad 3、Smad 7的mRNA表达。结果: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 Smad 2、smad 3的mRNA表达显著上升,Smad 7的mRNA表达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经止消通脉宁含药血清干预后, Smad 2、smad 3的mRNA表达逐步下降,Smad 7的mRNA表达上调,与单纯TGF-β1诱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止消通脉宁能够调控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Smad信号通路mRNA表达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Smad 2、3、7 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将HK-2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1∶1)培养基培养;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TGF-β1诱导组(TGF-β110 ng/mL)、空白血清对照组(TGF-β110 ng/mL+10%空白血清)、干预1组(TGF-β110 ng/mL+5%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2组(TGF-β110 ng/mL+10%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3组(TGF-β110 ng/mL+20%糖耐康药物血清)。药物干预24 h后,荧光定量PCR检测Smad 2、3、7 mRNA的表达。结果 HK-2细胞经TGF-β1诱导后,Smad 2、3 mRNA的表达显著上升,而Smad 7的表达减弱,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糖耐康药物血清干预后,Smad 2、3 mRNA的表达逐步下降,而Smad 7 mRNA的表达逐步上升,与单纯TGF-β1诱导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耐康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TGF-β1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纤维化信号通路Smad 2、3、7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研究异槲皮苷对自发性糖尿病小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8周龄雄性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异槲皮苷组,雄性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组,药物干预4周后,检测小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肝质量和肝质量/体质量;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细胞脂质蓄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基因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异槲皮苷组小鼠体质量、FBG、CHO、TG、FFA、肝质量、肝质量/体质量显著降低(P0.05或P0.01);苏木精-伊红(HE)染色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肝脏SREBP1c、FAS m RNA表达降低(P0.05;P0.01),PGC1α、PPARαm 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异槲皮苷可以改善db/db小鼠肝脏脂肪酸代谢紊乱,可能是通过下调肝脏SREBP1c、FASm RNA表达,上调肝脏PGC1α、PPARα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青钱柳多糖对肝细胞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关键靶点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H4IIE大鼠肝细胞为模型,培养72h后,采用Neutral Red法检测青钱柳多糖(50、100、200、400μg·mL-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根据细胞活性检测结果分为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胰岛素组(Insulin组)、青钱柳多糖低剂量组(LCP组)和高剂量组(HCP组);药物干预2h后RT-PCR检测肝细胞相应基因表达,药物干预30min后,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细胞相应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100、200、400μg·mL-1青钱柳多糖干预后肝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1);干预2h 后,LCP组InsR、IRS-2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Insulin组和HCP组InsR、IRS-2基因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干预30min后,Insulin组、HCP组InsR β、IRS-2、Akt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青钱柳多糖具有增加肝细胞活性作用,其上调肝细胞胰岛素信号通路关键靶点InsR、IRS-2基因表达,以及InsR β、IRS-2、Akt蛋白磷酸化水平可能是其发挥降糖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方法84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四妙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片口服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血尿酸、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症状体征评分以及副反应量表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中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48%,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血尿酸(BUA)、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关节疼痛评分、关节肿胀评分、关节压痛、关节活动障碍、副反应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副反应小,并且可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为研究加味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分析研究缬沙坦与利尿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接诊的3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观察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180例。A组患者用缬沙坦(代文)与利尿剂(氢氯噻嗪)一起进行治疗,B组患者用缬沙坦(代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结果 A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5%,显效108例(60%),有效63例(35%),无效9例(5%)。B组1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是81.67%,显效67例(37.23%),有效80例(44.44%),无效33例(18.33%)。两组患者的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与利尿剂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降低了血压,还减少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