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4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8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2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72.
洁治术是牙周治疗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用普通超声洁治器去除牙面的烟斑或色素效果欠佳,而喷砂抛光技术则能有效地去除.喷砂抛光技术1980年以来在国外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据报道是去除牙面污垢和菌斑的有效方法.然而,目前使用的砂体全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使这一有效手段难以推广.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新型砂体,用扫描电镜观察抛光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晚期肺腺癌上皮间质转化(EMT)与表皮生长因子(EGFR)突变的关系及其对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检测78例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情况和E-cadherin/β-catenin表达情况,对EGFR突变的晚期肺腺癌患者一线使用吉非替尼,EGFR未突变的晚期肺腺癌一线化疗失败后二线使用吉非替尼治疗,观察吉非替尼治疗的疗效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结果晚期肺腺癌EGFR突变患者E-cadherin表达高于EGFR未突变患者。EGFR突变且E-cadherin/β-catenin阳性表达者疾病控制率(DCR)略高于异常表达者,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EGFR突变同时E-cadherin/β-catenin阳性表达者显示了更长的PFS。EGFR未突变的晚期肺腺癌二线吉非替尼治疗患者临床获益率低。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EGFR突变者常伴随E-cadherin高表达,同时存在EG-FR突变和E-cadherin/β-catenin高表达者显示更长的PFS;不建议EGFR未突变的晚期肺腺癌病例二线使用吉非替尼。  相似文献   
74.
吕霞 《健康之路》2016,(4):217-2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在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的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肛肠疾病围手术期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5.
<正>经前期口腔溃疡,中医称为经行口糜,是每值经前或经行时口舌糜烂如期发作、经后渐愈的口腔黏膜病。本病病因复杂,与自身免疫功能低下、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因素、精神过度紧张、疲劳等有关[1]。其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均不够理想。笔者采用经前平胶囊治疗3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选取经前期口腔溃疡病史1年以上、溃疡发生时间不到48 h且3个月内无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6.
胃肠减压是将胃管经鼻腔插入胃内,通过引流胃肠液或气体达到减轻胃肠道压力,使胃肠肌肉得以休息,等待恢复功能。普外科临床工作中,胃肠减压是常见的护理操作。合理科学的护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实践,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目的:观察糖化血红蛋白(HbAlcl)及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时的意义。方法: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仪对10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患者、80例糖尿病无微血管病患者及80例健康成人进行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检测及用SYSMEX公司糖化血红蛋白仪(HPLC-723GT)对HbAlcl进行检测。结果: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糖尿病无微血管病组HbAlc、FPG、TC、TG、LDL—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HDL—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DM有微血管病变组HbAlc、TC、TG、LDL—C水平DM无微血管病变组升高,HDL-C水平较无微血管病变组减少,差异非常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DM有微血管病变组与DM无微血管病变组的FPG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lcl与血脂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治疗伴脑电图异常小儿多发性抽动症(TS)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诊断标准的54例小儿TS根据脑电图(EEG)结果分为EEG异常TS组和EEG正常TS组,两组患儿均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应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16周后评价其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6周后总运动抽动评分和总发声抽动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4. 60,P 0. 05; F=202. 08,P 0. 05)。两组患儿在治疗前总运动抽动评分和总发声抽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儿在治疗4周后脑电图异常TS组总运动抽动评分和总发声抽动评分比较,显著高于脑电图正常TS组(P 0. 05);两组患儿在治疗16周后总运动抽动评分和总发声抽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氟哌啶醇治疗伴脑电图异常小儿TS有效,其近期疗效较脑电图正常小儿TS差,远期疗效与脑电图正常小儿TS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79.
肖莉  任建林  王馨  张秋华  吕霞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5):1108-1110
  目的  既往体外实验显示HER-2的表达与紫杉醇疗效呈负相关, 本研究初步评价不同HER-2状态的进展期胃癌行紫杉醇联合希罗达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收治病理确诊的进展期胃癌45例, 其中HER-2(+)20例, HER-2(-)25例, 均接受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联合化疗。紫杉醇175 mg/m2, d1;卡培他滨2 g/m2, d1~14, 21d为1个周期, 至少化疗2个周期后按RECIST标准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  入组45例患者中, HER-2(+)组5例CR, 8例PR, 4例SD, 3例PD。HER-2(-)组0例CR, 10例PR, 7例SD, 8例PD。进行Kruskal Wallis法H检验(P=0.026)。  结论  HER-2受体的状态与进展期胃癌紫杉醇化疗敏感性相关, HER-2(+)组的化疗疗效优于HER-2(-)组。HER-2可能成为理想的抗肿瘤药物的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分子标志物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指导晚期胃癌治疗的疗效。方法 93例晚期初治胃癌患者,ERCC1阳性表达组(A组,28例)采用希罗达+紫杉醇(XT方案)化疗,ERCC1阴性表达组(B组,26例)采用希罗达+奥沙利铂(XELOX方案)化疗,未行ER-CC1检测的患者随机选择XT方案(C组,20例)或XELOX方案(D组,19例)化疗,观察指标为总有效率(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结果入组93例患者中位随访20个月,4组方案RR分别为A组57.0%、B组54.0%、C组35.0%和D组3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组方案中位PFS分别为A组7.2个月、B组7.0个月、C组5.0个月和D组4.9个月(P<0.05)。中位OS分别为A组12.8个月、B组12.9个月、C组10.1个月和D组9.5个月(P<0.05)。亚组分析显示,体能状态评分0~1分组、2分组PFS分别为8.1和4.2个月,中位OS分别为15.8个月和7.5个月,体能状态良好者的生存时间长于ERCC1分层治疗的生存时间。结论 ERCC1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分层治疗能显著提高晚期胃癌一线治疗疗效,但体能状态仍是影响晚期胃癌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