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颈肩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在颈肩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90例颈肩部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A组为单纯臂丛神经阻滞,B组为单纯颈丛神经阻滞,C组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观察3组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麻醉后合并症及对生命体征的影响。结果A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40%,B组为33%,C组为90%。C组与A组与C组的优良率差异均显著(P〈0.01),而A组与B组麻醉效果差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1)。对生命体征的影响A组与B组患者MAP、HR麻醉后较麻醉前提高,以手术开始为甚,C组患者MAP、HR麻醉后变化不大(P〉0.05)。3组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不良反应基本相当(P〉0.05)。结论颈臂丛联后神经阻滞应用于颈肩部手术,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单纯颈丛阻滞和臂丛阻滞,生命体征平衡,且不增加麻醉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2.
目的制备姜黄素(Curcumin,Cur)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Cur-PLGA-NPs)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考察。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纳米粒,通过正交设计,以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工艺。结果制备Cur-PLGA-NPs的优化条件为PLGA 100 mg,泊洛沙姆188浓度1.0%,丙酮与乙醇体积比3∶1,有机相体积15 m L。按优化条件所制备的Cur-PLGA-NPs粒径为(120.33±2.44)nm,多分散系数为0.10±0.02,包封率为84.50%±1.13%,载药量为4.75%±0.22%。结论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成功制备了Cur-PLGA-NPs,为后续"纳米粒-脂质体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有望实现药物在肝脏的浓集。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护理心理干预疗法对颈椎病患者身心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及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介入护理心理干预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各方面情况,对其颈椎症状的恢复和心理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观察组颈椎症状的恢复和心理情况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颈椎病的患者给予积极的护理心理干预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摆脱不良心理状况,提高颈椎病的康复治疗疗效,进而提高颈椎病患者康复率。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本院主要临床科室2015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以及血液标本的细菌学研究,揭示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细菌分布及耐药特征。方法按照标本类型分为痰液组,灌洗液组、血液组,采用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技术,数据纳入whonet5.4数据库,并作相关的统计分析。结果本院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以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为主,检出率89.6%,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列第一、二位,检出率分别为26.9%、20.9%;革兰阳性菌较少,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检出率8.5%;多重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增加趋势明显。结论联合痰液及灌洗液、血液多种标本微生物检测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诊治任具有一定意义。切实加强院感监测,严格抗生素的合理应用,防止多重耐药菌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5.
目的 建立人结肠癌细胞系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动物模型,并评价卡培他滨抗癌药物效果.方法 裸小鼠爪垫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在1~6周及8周取材,进行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检测,观察种植瘤的成瘤率、生长情况、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口服卡陪他滨抗癌药物观察其疗效.结果 种植1周后成瘤率100%.肿瘤在3~4周成指数生长.3周时见第一级胭窝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5),到6周时100%转移,其中腹股沟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6.9%(10/13);5周时见第二级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1/5);到8周时见第三级肾门淋巴结转移(1/5),髂血管旁淋巴结转移(3/5),但均未见肝肺远处转移.淋巴结转移发生在肿瘤指数生长之前,HE染色及CEA免疫组化染色证实淋巴结有弥漫性癌细胞转移浸润.口服化疗药物卡培他滨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及淋巴结转移.结论 成功建立了人结肠癌裸小鼠爪垫淋巴道转移模型.此模型快速简便、转移集中、转移率高,且应用此模型能够评价抗癌药物卡培他滨抗癌疗效.  相似文献   
36.
目的证实五倍子水煎剂对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选取该院检验科亚胺培南敏感及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各5株,测定五倍子水煎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每株菌分为Control组,1/4MIC组及MIC组,Control组为空白对照组。采用绘制生长曲线及结晶紫染色方法观察五倍子水煎剂对鲍曼不动杆菌生长及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对生物膜抑制作用最强的鲍曼不动杆菌-1和鲍曼不动杆菌-8菌株,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五倍子水煎剂对其生物膜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绘制的生长曲线显示无论是亚胺培南敏感还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随着五倍子药物浓度的增大,其抑制生长作用越明显。结晶紫染色实验显示五倍子对亚胺培南耐药株生物膜的抑制能力强于敏感株,随五倍子浓度增大,生物膜抑制作用越强。RT-PCR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1与对照组相比,abaI相对表达量为(0.57±0.14)(P=0.007,t=5.08),abaR相对表达量为(0.63±0.14)(P=0.010,t=4.13),bfmR相对表达量为(0.53±0.10)(P=0.003,t=6.19),bfmS相对表达量为(0.66±0.17)(P=0.032,t=3.22),BAP相对表达量为(0.72±0.09)(P=0.013,t=4.26);鲍曼不动杆菌-8与对照组相比,abaI相对表达量为(0.71±0.03)(P=0.000,t=11.78),abaR相对表达量为(0.68±0.04)(P=0.000,t=10.19),bfmR相对表达量为(0.64±0.04)(P=0.000,t=11.13),bfmS相对表达量为(0.64±0.06)(P=0.002,t=7.09),BAP相对表达量为(0.65±0.03)(P=0.000,t=9.07)。结论五倍子不仅能够抑制鲍曼不动杆菌的生长,还能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对亚胺培南耐药株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强于敏感株,并随五倍子浓度增大,生物膜抑制作用越强;可能通过下调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bfmS、bfmR、abaI、abaR、BAP的表达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并对影响其体外释药的包衣处方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离心造粒包衣机以粉末层积法制备载药微丸,并通过依次包衣时滞内层(Eudragit RL 30D)和pH依赖外层(Eudragit FS 30D)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相似因子(f2)法统计分析释药曲线,考察影响大黄素微丸体外释药的处方因素。结果 最佳时滞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RL 30D增重5%,HPMC用量60%,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15%;最佳pH依赖层包衣液处方为:Eudragit FS 30D增重4.6%,滑石粉用量50%,柠檬酸三乙酯用量5%。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在人工胃液中2 h和人工肠液中3 h的累积释药率小于10%,人工结肠液7 h内基本释放完全,具有明显的结肠定位释药特性。结论 通过调整时滞层及pH依赖层包衣厚度可以制备pH依赖-时滞型大黄素结肠定位微丸。  相似文献   
38.
纳米载体是药剂学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作为一类新型给药系统,它能显著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且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常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纳米载体有纳米脂质体、固体脂质纳米粒、纳米胶束、和纳米结晶等,它们的粒径、表面性质及其释药环境等是影响纳米载体药物口服吸收的主要因素。本文对纳米载体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9.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