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hsa-miR-655通过靶向调控心肌营养素样细胞因子1(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CLCF1)基因表达,对人成骨肉MG63细胞系增殖、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hsa-miR-655慢病毒转染MG63细胞进行功能获得实验。实验分阴性对照组(NC组)和hsa-miR-655过表达组(OE组),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analysis,FCM)评估转染效率,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hsa-miR-655、CLCF1、OPG和RANKL mRNA的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LCF1、OPG及RANKL蛋白的变化。结果荧光显微镜和FCM显示对照组和miR-655过表达组感染效率为80%以上;qRT-PCR结果显示,相对于对照组,过表达组MG63细胞hsa-miR-655表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4);CLCF1 mRNA水平未见明显变化(P=0.0986);过表达组OPG(P=0.0384)、RANKL(P=0.0007)mRNA均有所上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过表达组CLCF1蛋白水平表达下调(P=0.0053);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OPG(P=0.0021)、RANKL(P=0.0002)蛋白均上调,而OPG/RANKL比值却降低(P=0.00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细胞增殖实验结果显示,miR-655过表达后抑制MG63细胞增殖;FCM检测细胞周期结果显示,miR-655过表达后MG63细胞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a-miR-655通过负调控CLCF1基因的表达,抑制MG63细胞的增殖,下调OPG/RANKL的比值。  相似文献   
12.
背景:骨疏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具体机制及作用靶点尚未明确,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探究骨疏康保护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代谢的机制,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36只雌性SD大鼠,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24只,其中模型组12只,骨疏康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为对照组。造模后,骨疏康组大鼠给予骨疏康灌胃[4.32 g/(kg·d)],1次/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灌胃3个月后,测定大鼠胫骨骨密度;利用TMT-LC-MC/MC联用技术进行骨质疏松模型大鼠腰椎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对其进行GO、KEGG通路、蛋白互作分析,并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实验方案经福建省中医药科学院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①筛选出骨疏康组/模型组之间32个上调和49个下调的差异表达蛋白;②GO富集分析表明,他们参与免疫球蛋白受体结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过程及核酸模板转录、RNA生物合成等分子功能;③KEGG富集分析表明,骨疏康组与模型组的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酪氨酸代谢、乙醇代谢、JAK-STAT等信号通路;④PPI分析表明,骨疏康组和模型组的共同差异蛋白中Mecp2、Aldh3b1、Ryr1、Myoz1位于蛋白质互作网络的节点且与骨代谢关系密切;⑤结果显示,骨疏康可能通过调控差异蛋白及酪氨酸代谢、JAK-STAT等重要信号通路参与保护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骨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中医证候的绝经后女性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风险预测工具。方法 问卷调查,收集研究对象一般资料、病史和中医症状,并进行骨密度检测。Logistic回归方法构建模型,并通过与常用预测工具OSTA指数比较及外部验证,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 年龄、体重、驼背和精神不振是OP危险因素,结合OP主要中医证候——肾虚证典型症状腰膝酸软、下肢抽筋、夜尿频多和耳鸣构建COPT模型。其ROC曲线下面积AUC=0.765,高于OSTA指数AUC;最优判断界值为>-0.79,灵敏度为69.43,特异性为72.60。外部数据验证灵敏度为68.85,特异性为75.00。结论 中医证候表现在OP风险预测中具有一定作用,在本研究中,COPT模型预测效能优于OSTA指数,外部数据验证结果进一步支持COPT具有良好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挖掘儿科辨证诊断过程中的有用信息,希冀为医师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目前通用《中医儿科学》教材中"辨证论治"部分所涉及的辨证分型数据,采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的Apriori算法进行关联规则挖掘,得出证素之间、证素与症候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儿科学教材中共涉及41个证素,其中16个病位证素,25个病性证素,494个症状,78个体征。病位证素→病性证素共挖掘24条规则,病性证素→病位证素共挖掘9条规则,证候→证素共挖掘25条规则。结论:儿科教材病性证素以热最为常见,病位证素以脾最为常见,咳嗽和纳呆恶食是儿科常见症状。关联规则是挖掘中医儿科学教材中辨证诊断经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绝经后妇女在骨量丢失不同阶段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中医药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方法:将2389例绝经后骨量丢失的妇女分为骨量减少、骨质疏松、严重骨质疏松三阶段,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常见症状和中医证候特征。结果:在骨量丢失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的骨密度有差异,且绝大多数已有中医虚证表现,症状、证型的排序总体一致;症状以健忘、腰脊痛、腰膝酸软、下肢抽筋、发脱齿摇为主,五脏气血证型以肾虚、肝虚、心虚为主,肾虚兼证以合并肝虚、心虚、脾虚为主,临床常见证型以肾虚血瘀、肝肾阴虚、脾胃虚弱为主。结论:绝大多数骨量丢失人群已有中医虚证表现,症状、证型排序基本一致,各个阶段均以肾虚、肝虚为主,比例随骨量丢失增多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绝经后妇女骨量丢失过程中中医证候演变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绝经后妇女,问卷调查、随访收集临床资料,分析其不同随访时间及骨量丢失加重者五脏亏虚证候特征及演变情况.结果 参与随访患者共175例,回收随访问卷194份,随访时间在1年至7年1个月,其中随访时间≤3年和>3年随访患者共有97例.单脏虚...  相似文献   
17.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探索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不同年龄段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751例PMOP患者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四诊资料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分析。χ~2检验分析年龄分布对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组合规律的影响,并对患者资料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研究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结果:PMOP患者年龄分布与其基本中医证型阴虚证、肾虚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特征,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45~54岁证候复杂,随着年龄的增长,证型变化趋于稳定,肾虚为主要症状,肝虚为多见。结论:PMOP患者以肾虚证,肝虚证居多,治疗以补肾为主并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在中医证型组合方面,不同年龄段的中医证型有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甲状腺疾病对自然绝经女性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甲状腺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结节、瘤和癌)患者144例,按同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匹配288例无甲状腺疾病者。运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甲状腺疾病组和无甲状腺疾病组比较,年龄、绝经年龄、身高、体质量和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初潮年龄、怀孕次数、哺乳次数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②甲状腺疾病组股骨颈、大转子和Ward区骨密度均显著低于无甲状腺疾病组(P<0.05或P<0.01),两组腰椎骨密度比较无差异。甲状腺疾病组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49.31 %,显著高于无甲状腺疾病组39.24 %(P<0.05),甲状腺疾病组的骨折发生率21.53 %高于无甲状腺疾病组16.67 %,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在甲状腺疾病类分组中,甲状腺结节组较其他甲状腺疾病组股骨颈骨密度低,甲状腺结节组显著低于甲亢组和甲状腺瘤组(P<0.05)。结论 患有甲状腺疾病的绝经后女性具有股骨颈低骨密度的风险,而甲状腺结节患者较甲亢和甲状腺瘤患者股骨颈低骨密度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