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肝包虫病合并过敏反应45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刚  张军  史华 《农垦医学》2005,27(4):280-281
我院自1975年~2004年共收治肝包虫病1029例,有45例发生包虫囊肿外溢引起过敏反应现分板如下。  相似文献   
22.
眼外肌麻痹多保守治疗,半年后无效可手术矫正。作者对32例眼外肌麻痹病患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治愈率高,疗程短,乃至免于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3.
2型糖尿病(MD)患者常伴有血脂的异常,血糖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异常的重要发病机制。脂代谢异常又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是重要的炎性标志物之一,有关正常人的多个前瞻性研究结果证实,hsCRP是未来发生心肌梗死、脑卒中、血管性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1]。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华蟾素注射液对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8、Caspase-3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ICR小鼠采用皮下接种H22肝癌细胞株的方法复制小鼠肝癌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华蟾素注射液低、高剂量组,顺铂(DDP)组。观察各组小鼠肿瘤生长情况变化。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方法检测各组H22肝癌小鼠肿瘤组织中Caspase-8、Caspase-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华蟾素低剂量组不能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1.67%、52.78%,具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P<0.01)。与模型组比较,华蟾素低剂量组小鼠肝癌组织中的Caspase-8、Caspase-3表达无明显差异,而华蟾素高剂量组、DDP组能促进肝癌组织中的Caspase-8、Caspase-3的mRNA的表达升高(P<0.05)及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华蟾素注射液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生长的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是上调肿瘤组织Caspase-8、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肝癌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达到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5.
杨智斌  史华 《北方药学》2012,9(9):87-88
为适应新时期卫生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就《药物应用护理学》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我校药理学教研室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采取一系列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本文浅谈《药物应用护理》在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  相似文献   
26.
华星星  林云涛  史华  石薇薇 《现代医院》2023,(2):214-216+220
目的 通过实施PDSA循环法,提高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7日归档率。方法 描述某医院2018年7月—2019年12月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7日归档率情况,运用卡方检验对比分析PDSA循环法实施前(2018年7月—2019年3月)和实施后(2019年4月—2019年12月)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7日归档率的变化情况,验证PDSA循环法在提高住院病案归档率管理中的实施效果。结果 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从74.9%提升到88.6%,7日归档率从95.0%提升到98.4%,实施PDSA循环法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PDSA循环法实施4个月后,出院病案3日归档率均在90.0%以上,7日归档率均在99.0%以上。PDSA方法实施后,各临床科室的3日归档率、7日归档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PDSA循环法管理病案归档,使得病案3日归档率、7日归档率得到显著提高。同时提高了医护人员对病案及时归档重要性的认识,提升了病案管理部门工作效率,改善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7.
笔者自1987—1990年间对4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①一般情况:本组共收治病人88例,均经X线钡剂灌肠或纤维结肠镜及大便培养等确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龄20岁—61岁,平均38.2岁;病程2.5月—7年,平均4.7年;轻型34例,重型14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24岁—67岁;平均37.5岁;病程3月—7年,平均4.3年;轻型29例,重型11例。②治疗方  相似文献   
28.
史华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5):144-145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有局部并发症(如坏死、囊肿、脓肿等)或合并其他脏器(肺、肾、脑、心等)并发症。其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有部分患者被误诊为尿路结石。  相似文献   
29.
中国医学自古以来十分重视养生保健,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未病"的概念。开创了中医对健康和疾病的独特认识和精辟见解,认为健康人应是平衡协调的有机体,"阴阳平衡即健康"的理念,为亚健康状态的调治指明了方向,因此,在现代社会对亚健康人群的摄生保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以夏季为例探讨亚健康人群应如何进行摄生保健,以期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相似文献   
30.
浅谈针灸治未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论述针灸"治未病"。方法: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阐明针灸"治未病"的含义,并对汉、唐、宋、明著名医家运用针灸"治未病"的思想作以阐述。结论: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针灸"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不断完善。它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是祖国医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为人们的防病保健、延年益寿事业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