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 临床资料 1996~1998发病后12h就诊的住院AMI患者130(男76,女54)例,年龄(54.2±15)岁.室性心律失常统计以AMI后96h内为限.前壁心肌梗塞28例,下壁心肌梗塞28例,前间壁心肌梗塞19例,高侧壁心肌梗塞17例,后壁心肌梗塞20例,广泛性心肌梗塞18例.入院时首先描记第1份12导联心电图,入院后依病情随时描记心电图变化情况,并持续心电监护96h,室性心律失常以出现频发室性早搏(3次/min),室性早搏在Ⅱ级以上(LDWNWV)级,成对室速,室性心动过速为观察对象.1…  相似文献   
12.
13.
病例摘要男性,34岁,营业员,主诉低热、多汗、关节游走性疼痛三年,近一个月背痛加重,合并下肢无力、排尿排便不畅入院。入院诊断。第11胸椎结核合并不完全截瘫。入院检查:体温38℃脉搏98次/分,血压130/80mmHg,呼吸24次/分。被动仰卧位。皮肤多汗,汗有酸臭味。咽红,扁桃体Ⅱ度肿大。两肺正常,心率快,律整。腹膨隆,叩诊鼓音,肝脾触不清。睾丸及附睾有触痛。第11、12胸椎棘突叩痛明显,无明显后突畸形。肩、肘、腕关节红肺,活动受限,指间关节肿胀呈纺锤形,有波动。左髋、膝关节肿胀处于屈曲位。左下肢肌力为M_4,温痛觉迟纯,触觉存在,左膝腱反射亢进,Babinski征阳性。  相似文献   
14.
笔者20年来,采用中医药熏洗治疗顽固性女阴瘙痒病48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1990年2月至8月我院收治148例脊髓灰质类病人。为了查清发病原因,我们对其中50名患儿进行了重点调查。调查情况 1.发病特点:流行发病范围较广(涉及周围10个县市,其中以滑县、浚县、延津等地较多)来势较快,人数较多,这是本年度该流行的最大特点。 2.年龄结构较小。50名患儿中,半岁以下者3例,占6%;一周岁以下者19例,占38%,1.5岁以下者13例,占26%;2周岁以下者11例占22%;3周岁以下者3例,占6%,3周岁以上者只有1例,占2%。 3.接种情况:从调查来看,患儿均未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服药。50名患儿中服过3次糖丸的仅有1名,占2%,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不动杆菌在临床上的分布,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不动杆菌进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鲍曼不动杆菌占不动杆菌属的77.3 %,不动杆菌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占88.1%,其他依次为分泌物占5.8 %、尿液占2 %;不动杆菌对头孢西丁、氨曲南耐药率最高,耐药率分别为94.1%、93.3%,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和阿米卡星,喹诺酮类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6.5%、85.9%、72.4%、71.8%、54.1%、71.6%、40%.多粘菌素活性最高,敏感率达92.8%,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率为78.3%.结论 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中鲍曼杆菌分离率高,标本来源以呼吸道为主.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督导,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7.
剥脱性皮炎     
任某,男,50天。因全身脱皮月余、腹泻3天住院儿科,诊断为“剥脱性皮炎”、“营养不良Ⅲ度”、“婴儿腹泻”。经用青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等多种抗菌素抗炎,多种维生素、能量合剂、输血等支持疗法综合治疗,住院一周,虽有所好转,但起色不大,延余会诊。患儿出生后为人工喂养,进食面糊。从第5天起,手指脱皮,第17天出现全身各处脱皮,先为皮肤皱折,干枯结痂,然后,呈层剥脱,此起彼落,剥脱处肌肤色红。现患儿精神萎靡,面色(白光)白,形体消瘦,形容憔悴,大肉已脱,肌肤皱折无弹性,状如小老头,周身有灰白色皮痂翻起,以头面、四肢为甚,毛发稀疏不泽,睁眼无力,睡时露睛,哭声微弱,脘腹饱胀,腹泻日10多次,进食少,口唇、指甲淡白,舌质红、少苔,指纹淡红浮  相似文献   
18.
由于外伤(包括高空坠落伤、跌伤、车祸、挤压伤、扭伤、火器伤等)引起肢体肿痛、畸形,反常活动,功能障碍,结核X线检查,四肢骨折一般比较容易作出诊断。根据骨科文献报告和临床体会,诊断四肢骨折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要仔细了解病史,详尽病史不仅是诊断的钥匙,而且能为全身和骨折的治疗提供依据 1.病人受伤时的体位、姿势。如果病人在坐位时发生股骨干骨折,就应立即想到是否会并有髋关节骨折脱位和创伤性休克,原则即会漏诊。又如  相似文献   
19.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老人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股骨转子间骨折用粗钢丝"8"字环形固定)治疗70岁以上高龄的外伤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12例。除1例术后6w因脑出血死亡外,其余11例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愈合,髋关节屈曲超过90°,生活能自理,人工股骨头无松动和下陷。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