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8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58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227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335篇
预防医学   123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7篇
  2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54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1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对脑梗塞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给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收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分析,根据病情将患者分成3组,对3组患者的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该次研究对比分析了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阻以及单纯脑梗阻患者的脑梗死类型,对两者的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糖尿病合并脑梗阻以及单纯脑梗阻患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FBG、HbA1c、CH、FINS、TG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特点为间隙性、多发性、再发性,该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了体内甘油三酯过高,血脂过高等,因此临床中需要对这些指标进行监控管理。  相似文献   
992.
目的:研究黄芩素对Aβ 25-35损伤PC12细胞中谷氨酸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及不同浓度的黄芩素组,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存活情况。将PC1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雌二醇组、黄芩素组。对照组、模...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p75神经营养素受体(NT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80例经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的胃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体外分离并培养胃癌细胞株,并将其分为p75NTR转染组和阴性对照(NC)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p75NTR在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p75NTR的阳性表达情况与胃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中p75NTR mRNA和p75NTR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采用细胞黏附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 p75NTR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6.25%(21/80),明显低于癌旁正常组织的73.75%(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p75NTR阳性表达率均高于肿瘤直径≥5 cm、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的p75NTR阳性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p75NTR后,NC组胃癌细胞中p75NTR 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p75NTR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75NTR转染组胃癌细胞的黏附率、侵袭率均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75NTR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且与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上调p75NTR表达能够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能力和黏附能力,对于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中医儿科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是深化中医儿科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挖掘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加强医学生理想信念,建立科学评价体系等方式,旨在全面提升课程思政的育人质量,培养德才兼备的中医儿科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组织中p27~(KIP1)蛋白和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异常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胶质瘤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p27~(KIP1)和Skp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p27~(KIP1)和Skp2蛋白在正常脑组织和胶质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33、P=0.005);p27~(KIP1)和Skp2蛋白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组织学分级相关(P<0.01),但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Skp2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之间p27~(KIP1)蛋白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4.8458,P=0.028);胶质瘤组织中p27~(KIP1)蛋白和Skp2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5477,P<0.05)。结论Skp2蛋白在胶质瘤组织中表达上调,加速了对p27~(KIP1)泛素化依赖的蛋白降解,使p27~(KIP1)蛋白表达降低,失去对细胞周期的调控并促进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参与了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caveolin-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Hs578T/Dox)生长、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中转染caveolin-1基因,构建高表达caveolin-1蛋白的细胞系(Hs578T/Dox—cav),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转染成功。MTT法绘制转染前后细胞生长曲线,比较生长速度的差别;将两种细胞接种于软琼脂中,比较转染前后集落形成的区别,接种于裸鼠体内,比较成瘤情况。结果:转染caveolin-1后Hs578T耐药株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P〈0.01),集落形成明显增多(P〈0.01),裸鼠成瘤率明显增加(P〈0.01)。x结论:caveolin-1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系Hs578T耐药株的生长和增殖。  相似文献   
997.
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三期分证精治哮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王烈教授运用三期分证的理论治疗哮喘的经验。王老将小儿哮喘分为发作期、缓解期和稳定期三期,发作期与痰壅、气阻、血瘀及风邪有关,妙用活血化瘀、理气除痰之法;缓解期病机关键为痰伏于内,自拟缓哮汤治疗;稳定期以肾气不固、痰邪内伏为主要病因,以防哮汤调治。在临床上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998.
骨纤维异常增生症(fibrous dysplasia,FD) 致Foster Kenneday综合征临床少见,我们接诊1 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儿,女,9岁,发现右眼向外偏斜2个月余.患儿既往体健.2006年9月家长发现其右眼视力下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青光眼",劝其接受抗青光眼手术治疗.2006年11月20日来我院就诊.全身体检未见异常.右眼视力:指数/10 cm,矫正不提高;眼球轻度前突并略向外下移位,眼球突出度:右17 mm,左15 mm,眶距103 mm;眼底检查:视盘色苍白,C/D=0.4,边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未见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凹反光清晰.左眼视力1.5,前节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底检查:视盘色红,边界模糊,视网膜血管走行未见明显异常,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非接触眼压:右16.0 mmHg(1 kPa=7.5 mmHg),左19.7 mmHg.眼眶CT:眶骨骨质增厚,右视神经管狭窄.诊断:(1)FD;(2)Foster Kenneday综合征.  相似文献   
999.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刘爽  陶海  王伟 《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40-143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mi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泪道阻塞常导致溢泪,可发展为急慢性泪囊炎。溢泪本身和泪液对面部的浸渍有碍美容,给患者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泪囊炎作为眼部的感染灶可向眼球及眶内蔓延,造成不良后果,且常作为内眼手术的禁忌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LDOD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发病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及目前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0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出血,而非直接由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引起.中医称之"崩漏".功血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