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31.
目的总结分析儿童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临床特点,为该病的早期识别提供借鉴。方法收集西安市儿童医院感染科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48例儿童HFRS的临床资料,对其疾病程度、并发症及蛋白尿程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FRS患儿平均发病年龄为(7.8±3.3)岁;男∶女=1.96∶1。发病时间以12月份最多(37.2%),其次是11月(25.0%)和10月(13.5%),其余时间呈散发状态。临床中以轻型居多(79.7%);超半数有并发症(64.2%);在并发症中,心肌损害占27.7%、肝损害占23.0%、肺炎占8.8%;存在蛋白尿者居多(74.3%)。重症患儿合并蛋白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3,P<0.05);重症患儿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轻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60,P<0.05)。结论儿童HFRS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常发生于学龄期儿童,男童多于女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临床以轻型多见。在HFRS高发流行区,儿科医生遇到发热伴多脏器损害及蛋白尿阳性患儿需保持高度警惕,及时行相关检验,避免漏诊、误诊。并发症和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对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价Er:YAG激光和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制作36个氧化锆瓷块,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喷砂组(B组)、Er:YAG激光组(C组)、Ar等离子体组(D组)、喷砂+Ar等离子体组(E组)和Er:YAG激光+Ar等离子体组(F组),每组6个。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各试件表面进行检测,并计算剪切粘接强度。结果 C组氧化锆试件表面见凹坑状结构,粗糙度较A组增加(P <0.05);D组氧化锆试件表面形态未见明显改变,表面亲水性较A组显著提升(P <0.05);E组表面亲水性、剪切粘接强度与F组相似(P> 0.05),较其余各组显著提升(P <0.05)。结论 Er:YAG激光和Ar等离子体处理可提高氧化锆与树脂水门汀粘接强度,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45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双盲原则分为对照组23例与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则采取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FBG)、餐后2 h血糖(2 h 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效15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95.4%(21/22),而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82.6%(1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仅靠胰岛素控制血糖是远远不够的,应在合理的糖尿病治疗规范下采取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有利于规范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4.
卢冰  刘攀  王跃  袁加斌  魏丹 《中国骨伤》2015,28(11):1032-1036
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易被忽略的隐性失血现象,通过改善围手术期的治疗方式来保障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采取髓内钉固定治疗的99例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47例,女52例),其中围手术期采取输血支持47例(输血组),未输血患者52例(未输血组),根据Gross方程,用患者围手术期平均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压积(HCT)来分析围手术期失血量,评估该类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情况。结果:未输血组(男22例,女30例)手术时间为(62.13±4.01)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215 ml;术前Hb(103.22±9.01) g /L,术后(81.13±6.20) g /L;术前HCT(96.93±3.38) I/L,术后(308.00±11.81) I/L.输血组(男25例,女22例)手术时间为(60.12±3.27) min,术中显性失血及术后引流量共196 ml,平均输血量621 ml;术前Hb(92.15±5.46) g /L,术后(95.20±8.93) g /L;术前HCT(96.52±3.63) I/L,术后(392.70±14.03) I/L.按Gross方程计算,未输血组和输血组围手术期失血总量分别为(937.29±63.04) ml和(706.43±35.02) ml,其中隐性失血量占较大比例。术后1、3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输血组优于未输血组,术后1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髓内钉固定手术围手术期的隐性失血现象需引起足够重视,避免因贫血导致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5.
为适应现代社会的新要求,培养出素质较高的实用型护理人才,在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优化教学环节。我们通过建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了外科护理学实践课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6.
目的 了解化疗药物对护理人员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其影响囚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342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接触情况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 结果化疗药物暴露组护理人员的脱发、疲乏、月经不调等异常症状发生率、胎儿发育异常率和妊娠自然流产率高于非暴露组(P<0.05),以脱发和疲劳的发生率最高;护理人员的异常健康状况发生率与化疗药物的接触年限、接触频次呈正相关;化疗药物接触年限、接触频次、对化疗约物认知情况及防护措施的采取等是导致脱发和疲劳的主要影响因素. 结论化疗药物可导致护理人员多种不适症状,并造成护理人员不良生殖结局.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的133例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合并症、肾积水、肿瘤大小、病灶数目、T分期、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肿瘤分级、治疗方式等10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对有意义的单因素进行Cox多因素分析。  结果  随访4~114个月,全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64%、52%。单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淋巴结及肾积水对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分别为:T分期(RR=2.001,P=0.001)、淋巴结(RR=2.250,P=0.045)、肾积水(RR=1.954,P=0.047)。  结论  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肾积水是局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8.
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流动人口数量和规模的日益增长是艾滋病流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人口的流动无形中加速了艾滋病病毒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传播,使得艾滋病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随着流动人口中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不断增加,完善感染者和病人管理已刻不容缓。积极探讨流动人口中的HIV感染者管理对控制艾滋病在流动人口中的蔓延,有效控制艾滋病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9.
2005-01~2006—09我们对患者在使用静脉输注化疗药时,采用局部75%乙醇加维生素B12纱布湿敷,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对比Monaco系统4种通量平滑度(Fluence-smoothing,FS)等级在直肠癌术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中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FS参数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入院的15例直肠癌术后病例,在相同优化条件下,分别设置FS为Off、Low、Medium 和High进行计划设计,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4种FS下靶区及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的剂量参数、子野数(Segments)、机器跳数(Monitor units,MUs)、剂量计算时间(Estimated total delivery time,ETDT)及γ通过率。结果 4种FS下,靶区及OARs的剂量参数均满足临床需求,且不同FS等级下剂量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FS-Off至FS-High,Segments、MUs及ETDT分别平均减少了15.2%、11.8%、6.7%,γ通过率提高了1.6%。结论 4种FS下IMRT计划均能满足临床要求,综合考虑计划质量和执行效率,建议采用FS-High用于直肠癌术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