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7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观察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联合精细化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平衡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0月在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康复中心住院治疗的148例脑梗死后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精细化康复训练。根据脑梗死患者(卧床患者、可坐立患者、借助辅具可站立患者和无辅具可挺直站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程度给予相应的运动康复训练(如肢体关节训练、身体转移训练、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5 d/周,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MOTOmed智能运动反馈训练(被动运动模式、有助力运动模式和主动训练模式的上肢/下肢运动康复训练),1次/d,45 min/次,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评估患者平衡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评估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22.
目的 研究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和发育迟缓(developmental delay,DD)儿童在接收性和表达性语言能力上存在差异,为ASD和DD儿童的语言康复提供参考建议。方法 采用《普通话儿童语言能力临床分级评估量表》对25名学前ASD儿童和18名学前DD儿童进行评估。结果 (1)ASD儿童的词语和句子理解能力显著低于同龄DD儿童(P<0.05);(2)ASD儿童在接收性语言、表达性语言和整体语言能力上均显著低于同龄DD儿童(P<0.05);(3)两组儿童各项评估中的错误走向存在差异;(4)两组儿童在词语和句子理解中大部分错误出现的题项、走向不同;词语命名错误类型中,ASD儿童以无反应为主,DD儿童以不相关描述为主。句式仿说错误类型中,两组儿童在语法错误上均以缺失成分为主,语义错误上以内容不符为主,且组成结构比例相似,但混合错误中除无反应外,ASD儿童以重复例句为主,DD儿童以颠倒为主。结论 ASD儿童和同龄DD儿童的语言能力存在差异,且表现为不同的错误类型。  相似文献   
23.
青光眼是以视神经凹陷性萎缩和视野缺损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2.07%,致盲率为10%。疾病早期用药物或手术控制眼压,可有效预防或减慢患者视力不可逆性丧失。青光眼患者大多因未及时诊治,而导致视力丧失,我国青光眼患者主要是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两眼具有小眼球、小角膜和浅前房的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解剖基础。因此常见患者一眼视力丧失,另一眼出现相似症状而来就诊。现将2007年至2010年因青光眼发作收住入院,另一眼处于青光眼绝对期的17例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做如下报告。  相似文献   
24.
目的获得健听成人识别低通滤波汉语清塞音所需的最低截止频率及识别的影响因素。方法以汉语清塞音与韵母/a/组成的/ba/、/pa/、/da/、/ta/、/ga/、/ka/单音节为言语测试材料,步长为200Hz,通过上升法测试33名健听成人不同截止频率时的识别情况,获得正确识别的最低截止频率,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①33名健听成人识别/ba/、/da/、/ga/、/ta/、/ka/所需的截止频率在3 000Hz以下,分别为2 239.39、2 936.36、2 084.55、2 372.73、1 693.94Hz,识别/pa/需7 000Hz左右的截止频率,为6 784.85Hz。②识别清塞音所需的低通截止频率受到送气方式和发音部位的影响,但不受受试者性别影响。结论识别低通滤波汉语清塞音/pa/所需的最低截止频率均值高于6 000Hz,其余清塞音的最低截止频率均值均在3 000Hz以下;识别清塞音的截止频率由低到高依次为/ka/、/ga/、/ba/、/ta/、/da/、/pa/;发声的送气方式和发音部位影响低通截止频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经康复训练的4岁和5岁听障儿童听觉记忆发展的特征及其与同龄正常儿童的差别。方法根据记忆广度法对4岁和5岁正常儿童及经康复训练半年以上的听障儿童各15例分别进行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汉语词汇的听觉记忆容量测试,记录其听到中文词汇声音后正确指认对应图片的最大个数,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①4岁正常儿童的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词汇平均听觉记忆容量分别为3.00、2.87、2.67个词汇,5岁分别为3.93、4.13、3.53个词汇;4岁听障儿童的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词汇听觉记忆容量分别为2.53、3.07、2.60个词汇,5岁分别为3.27、3.47、3.13个词汇。②听力情况主效应不显著(F=3.567,P>0.05),年龄主效应极其显著(F=28.006,P<0.01),音节数主效应极其显著(F=9.495,P<0.01),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结论①4岁和5岁正常儿童与经康复训练的听障儿童听觉记忆无明显差别,都随年龄增长而增长。②儿童听觉记忆受音节数的影响较大,对双音节词汇的听觉记忆优于单音节和三音节词汇。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设计一套科学、系统、可操作的声母音位对比康复训练内容.方法 本实验选取26名听障儿童进行测试,筛选符合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比识别发展规律的康复内容.结果 研究将康复训练内容分为强化内容和拓展内容.经筛选,各强化内容难度适中,通过率均高于90%.结论 本研究制订的康复训练内容共包括87对音位对,312对强化内容,单音节词语316个,拓展短句106句.其中,强化内容占常用声韵组合的62%,韵母的出现频率与<声学手册>中所统计的汉语语音韵母的出现频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中风后遗症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两组治疗前运动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组阃对比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本研究以音位对为载体,从听说两方面探讨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特征,从而为听障儿童声母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提供指导.方法 对60名听障儿童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能力与构音语音能力进行分析,分别从听、说和听说对比3个维度对汉语普通话中的9项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和构音语音得分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9项声母音位对在听和说两方面难度分布相似,塞音与鼻音音位对、送气塞音与不送气塞音音位对的难度都较低,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音位对的难度较高;[2]23对声母音位对的听觉识别难度低于构音语音难度,被试的听觉识别平均分高于构音语音平均分;[3]听障儿童的听觉识别平均分和构音语音平均分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听觉识别能力越高,构音语音能力也相对较高.结论 听障儿童的构音语音能力落后于听觉识别能力.对听障儿童进行构音语音异常矫治时,要充分利用其听觉辨识能力,进行听说对比训练,用听带动说,以增强其构音语音康复训练的效果,提高言语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29.
目的 从声母习得的5个阶段入手,比较智障儿童和健全儿童连续语音重复能力的差异.方法 采用自编的句子材料,对20名智龄为4岁左右的智障儿童和健全儿童进行测试,分析比较测试数据.结果 ①在声母习得的第三、第四阶段,智障儿童的连续语音重复能力显著落后于健全儿童;②智障儿童声母/d/、/f/、/j/、/q/、/z/、/r/的连续语音重复能力显著低于健全儿童;③智障儿童的连续语音重复能力在5个阶段内部表现出不平衡性.结论 在智障儿童连续语音重复能力训练中,需合理安排阶段训练重点、声母训练重点及各阶段内部训练顺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本研究以1名语音切换障碍智力低下学生为个案,探讨治疗语音切换能力的综合康复方法。方法采用自编材料测试学生语音切换能力,通过单一被试实验验证康复训练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训练前后学生的句清晰度和切换清晰度有显著提升,综合训练方法对提高语音切换能力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结论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一样,只要通过系统的强化训练,可提高连续语音能力及言语可懂度和清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