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7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语言障碍对儿童的学习、社交甚至整个家庭生活质量形成巨大影响,在发展关键期内对语言障碍儿童给予及时、系统、有效地干预极为关键。目前我国语言障碍儿童的康复尚处于初创阶段,相关康复理论与方法缺乏系统梳理。语言康复训练实践中存在内容随机、策略非递进性及方法不明确性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华东师大阶梯式儿童语言康复模式设计的理论基础、内容和原则,为儿童语言康复提供简明的康复思路和框架。  相似文献   
182.
183.
目的探讨2例成骨不全症(OI)胎儿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 明确致病原因。方法收集分别在2021年6月11日和2021年10月16日就诊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的2例中孕期超声诊断疑似OI胎儿的临床资料信息。采集孕妇羊水及胎儿父母、亲属外周血样品提取基因组DNA, 对2例胎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WES), 对候选变异进行Sanger家系验证。针对可能影响pre-mRNA剪接的变异, 利用minigene体外分析变异位点附近外显子的剪接方式, 对变异的致病性进行判定。结果胎儿1在胎龄17+6周超声显示双侧肱骨和股骨发育落后2周余, 四肢长骨多发骨折、成角畸形。胎儿2在胎龄23周超声显示双侧肱骨和股骨发育分别落后1+周和4周, 双侧股骨和胫腓骨弯曲。WES结果显示胎儿1的COL1A1基因第49外显子存在c.39493950insGGCATGT(p.N1317Rfs*114)杂合变异, 该变异导致翻译提前终止, 胎儿父母外周血中未检出该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变异评级指南, c.39493950insGGCATGT变异评级为致...  相似文献   
184.
目的 调查残疾儿童的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表现,探究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方法 2022年8月至11月,向上海、南京等地区2岁至5岁11个月的健康儿童和残疾儿童家长线上发放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ICF-CY)的“儿童沟通功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出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07份。其中健康儿童84例;残疾儿童中,听力障碍85例,智力障碍119例,脑瘫35例,孤独症84例。不同残疾类型儿童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表现存在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127.618, P <0.001)。各类型残疾儿童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均低于健康儿童(P <0.05),听力障碍儿童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优于其他残疾类型儿童(P <0.05)。母亲学历(r=-0.311, P <0.001)、父亲学历(r=-0.280, P <0.001)和家庭年收入(r=-0.228, P <0.001)越高,儿童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表现越好;当家庭沟通语言为普通话时,儿童的综合性口语沟通功能表现更好(r=0.210, P <0.001)。结论 儿童综合性口语...  相似文献   
185.
目的 探讨学前听障儿童与健听儿童的视听言语知觉反应,以及不同辅听模式的听障儿童的视听言语知觉反应。方法 以汉语为母语的4~7岁学龄前健听儿童40例和听障儿童37例(双模式11例,双侧人工耳蜗植入12例,22例佩戴助听器1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的McGurk研究范式的实验材料对两组儿童分别在纯听、视听一致、视听不一致三种条件下进行视听言语知觉反应测试,要求被试报告自己听到的声音,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1)两类儿童在单音节的辨识中都受到了视觉信息的影响,但听障儿童受视觉信息的影响显著大于健听儿童(P<0.001);(2)在单音节识别中,双侧佩戴助听器的听障儿童的言语辨识正确率低于双侧人工耳蜗植入的听障儿童(P<0.05);(3)McGurk效应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学龄前儿童中普遍存在。结论 不论是听障儿童和还是健听儿童,在视听双通道条件下,视听言语知觉反应都会受到视觉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6.
目的 探究高功能孤独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 HFA)儿童疑问句表达能力的特征。方法 以22例3~6岁的HFA儿童(HFA组)、22例3~6岁生理年龄匹配的普通儿童(A组)、22例语言年龄匹配的普通儿童(B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情境诱导的实验范式测试并比较HFA儿童与A组和B组儿童的疑问句表达能力。结果 HFA儿童的疑问句产出总量和目标诱导疑问句产出数量显著低于A、B组儿童(P<0.01);HFA儿童自主产出疑问句的数量与A、B组儿童无差异(P>0.05),在一般疑问句的产出上,儿童类型和一般疑问句类型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0.05);在特殊疑问句的产出上,儿童类型和特殊疑问句类型的交互效应显著(P<0.05)。除了“为什么”、“什么时间”类疑问句外,HFA儿童其余4种疑问句的产出数量均显著低于A、B组(P<0.05)。结论 HFA儿童的疑问句表达能力显著落后于普通儿童,差异主要体现在特殊疑问句的表达;HFA儿童存在疑问句表达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7.
目的 探讨听障儿童和健听儿童句法加工能力的差异,分析听障儿童句法加工错误走向,为其教育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以48例4~6岁听障儿童和48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听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汉语句式仿说测试材料》,通过比较两组儿童间含1个修饰成分的简单句(SⅠ)、含两个修饰成分的句子(SⅡ)、特殊句式(SⅢ)、复句(SⅣ)的得分,比较两组儿童的句法加工能力。结果 (1)听障儿童句法加工能力(13.23±4.68分)显著落后于健听儿童(15.31±4.07分)(P<0.05)。(2)两组儿童在句法加工习得情况上呈现大体一致的趋势,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SⅠ、SⅢ、SⅡ和SⅣ。(3)听障儿童在句法加工中最频繁出现的错误走向是句子成分缺失和句法结构歪曲。结论 4~6岁听障儿童句法加工能力低于健听儿童,有成分缺失、句法结构歪曲等问题。在对听障儿童句法加工能力进行训练时,建议教学顺序依次为SⅠ、SⅢ、SⅡ和SⅣ。  相似文献   
188.
2000年1月~2001年12月,本科共收治体外循环术后患者344例,经过术后的严密监测与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44例中,男性192例,女性152例;年龄5~60岁,平均27岁。其中双瓣膜置换术98例,二尖瓣置换术18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2例,法洛四联征根治术17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95例,左心房黏液瘤摘除术10例,室间隔缺损伴动脉导管未闭修补结扎术4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75例,右心室双出口矫治术2例,鲁登巴赫综合征2例,布加综合征1例。术后麻醉未醒,带气管导管、…  相似文献   
189.
目的 分析晚开口幼儿的表达性词汇习得特征及可能导致幼儿晚开口的高危因素。方法 以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就诊的70例12~27月龄晚开口幼儿(late talkers, LT)为病例组(其中12~16月龄22例,17~27月龄48例),以同期该院体检的103例正常幼儿(normal toddler, NT)为对照组(其中12~16月龄40例,17~27月龄63例)。采用《汉语沟通发展量表》短表评估LT和NT的表达性词汇,分别通过年龄和词汇量匹配LT与NT,并分析其习得特征。回顾性收集幼儿围产期、遗传、喂养及家庭环境等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幼儿晚开口的高危因素。结果 12~16月龄的LT和NT均以社交性词汇为主;17~27月龄的LT与年龄相匹配和词汇量相匹配的NT相比,社交性词汇占比更高,普通名词占比更低(P<0.05),动词和封闭词占比显著低于年龄相匹配的NT(P<0.05),与词汇量相匹配的NT无显著差异(P>0.05)。LT的形容词占比与年龄相匹配和词汇量相匹配的NT均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