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3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医说的“证”,不是指单一的症状而言,而且针对一系列有关的症征——即所谓证候或证候群来说的。“证”的产生是反映病情的客观表现,通过证候的观察,可以了解到疾病的病因、病机,从而给临床治疗提供了立法处方的依据,因此“证”的掌握在临床上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七方”,即大、小、缓、急、奇、偶、复七种不同类别的方剂,而“急方”则为其中之一。其方特点,正如王好古曰:“治客宜急,急则治其标也。”“客”指“客邪”,“急”即“急方”,“标”为致病的邪气,故此类方剂主要用于外邪客于人体引起的疾病。由于外邪发病急,来势猛,病情重,故必须用力峻效速的急方以治之。至于其分类和作用方面,张从正曰:“急方有四:有急  相似文献   
13.
14.
<正> 中医古代在临床医疗给药方面,其内容之丰富及应用的科学性比之今日并不逊色。其中某些用药方法具有其独特之处。现就历代中医书籍中的有关给药手段(包括给药方法和给药途径等),浅述管见。给药方法的开创与发展中医给药方法,从有文字记载始,可上溯至公元前一二千年的商朝伊尹首创汤液。其后随着医药的发展,其给药手段、用药方法也随之得到了发展。至东汉张仲景,则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疗经验和给药方法。《伤寒论》《金匮要略》两书中列有的给药方  相似文献   
15.
腹痛     
<正> 林××,男,54岁,工人。患者予1978年12月25日因上腹及肚脐部周围阵发性疼痛,伴恶心呕吐,大便不通,到福州市某医院门诊治疗。经检查:腹胀、有压痛。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胃钡透:胃粘膜增厚。灌肠钡透;腹部可见数段扩张之小肠曲,并有数个液平。超声波:腋前线胆囊液平3.5格。临床诊断:1.胃炎;2.胆囊  相似文献   
16.
17.
引经报使药,始见于张洁古《珍珠囊》,其意系为随经选取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直达某一病变的经络脏腑部位之药,如:手足太阳经,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柴胡;足阳明经,升麻、葛根、白芷等。基此,这些药物从其治疗意义来说,主要系作为各经用药的向导,所以又叫做引经药,乃属于方剂君臣佐使配合组成中的使药的一类药物。为了正确了解和使用这类药,使能更好地发挥其在整个处方中的作用,兹就浅见,谈谈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近代提倡中西医汇通的著名医家张锡纯所著,全书共八卷。张氏生于公元1860年,卒于1933年,其时正处在西医东渐后发展阶段。他为了促进中西医互为取长补短,沟通学术思想,通过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和研究,整理总结了许多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治疾病的经验和见解。虽然由于时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