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5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敷贴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三伏天对62例患者采用本方进行穴位敷贴,每周两次,共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Th细胞、Ts细胞、Th/Ts、B细胞、NK细胞、CD4+CD8+T细胞比率,以及血清IgG、IgA、IgE、IgM含量。结果经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Th/Ts比值提高,Ts细胞下降,B细胞明显下降,IgE含量明显降低,IgG、IgM含量升高,CD4+CD8+阳性细胞增多,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阳虚哮喘敷贴方"穴位贴敷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眼球后肿瘤摘除手术设计怎样充分结构CT及B超检查情况来设计,使手术进路更方便,肿瘤易摘除,且损伤小,在没有并眶情况下肿瘤全部取出成功,并尽可能保存视力。方法:本组4例,5例经球结膜切口进入,9例经睑皮肤切口进入,无1例开眶,术中均完整取出肿瘤。结果:术后一月复查时有6眼视力同术前,7例较术前视力下降1-2行,1例术前视力0.6,术后视力0.1,术后病理诊断,海绵状血管瘤8例,眶内神经纤维瘤2例,混合瘤4例。结论:CT能显示肿瘤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对于术进路的选择,术中可能接触到组织及肿瘤性质的估计提供有力参考。因此,CT是眶内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B超所显示的声像图为眼球和眶内容的二维切面图,对了解眶内病变更有帮助,因此,对于眶内肿瘤术前经CT及B超检查后设定一种方便的不开眶的手术进路,完整摘除肿瘤,对进行损伤小,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重点论述了足球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女大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以达到提高女生足球课教学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0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开始。高龄白内障患者会越来越多。高龄患者进行手术会有全身病变和眼部其他病变伴随。因此,手术风险比较大。在临床上应引起我们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为了对高龄患者术后并发症和全身状况有个正确的了解,以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我们对2004年1月——2005年6月在我院住院80岁以上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5.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整体护理观念是80年代后期从美国引进,近些年才在国内的大型综合医院病区里有所普及开展,手术室工作在整体护理方面也有了广泛开展.术前访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使手术室护士能全面掌握术前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制定具体化护理措施做到真正有效地,有的放矢地个体化护理,而且更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护理观念的更新和护理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6.
严重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使严重的眼外伤玻璃体切除术后无晶状体眼患者获得视功能的重建.进行了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并进行临床观察.方法:从2000/2005年我们对玻璃体切除手术后无晶状体眼的患者进行术前检查,对矫正视力有提高的患者进行了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手术.并跟踪随访3 mo~2 a的有19例19眼.结果:术后5眼有低眼压,3~7 d恢复.3眼玻璃体腔有少量积血,1~2 wk吸收.3眼术后角膜水肿,经对症处理3~5 d消失;术后3 mo矫正视力0.4者8眼;0.5~0.7者7眼;0.8以上4眼.未发生有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后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比一般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没有了玻璃体对眼球壁的支撑作用.眼球的压力波动会很大.因此,术中保持眼压平稳很重要.因为是外伤引起,患者都是单眼.这种手术可以帮助患者获得视功能的重建.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了解人工晶体植入术前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患者眼房水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生长因子(FGF)的含量,探讨不同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及纤维渗出与上述因子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以自动酶标仅492nm波长检测,并绘制标准曲线求出房水和血清中各因子含量。结果:TNF-α含量(pg/m1)在房水/血清中分别为1.212/9.85、1.417/7.75、1.588/5.82;EGF在三组白内障患者房水/血清中浓度(pg/ml),分别为62/2210.4.62/2223.6、63.06/2745.8。上述两因子在三组间之含量,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无显著性;FGF在房水池清中含量(pg/m1),分别为8.0/8.42、10.6/12.11、8.0/11.80,显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房水F=5.35>3.88,P<0.05血清T=2.51>2.23,P<0.050)。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组患者FGF浓度值高于其他白内障组患者,FGF可能是引起后囊膜混浊及纤维渗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析2006年辽宁省洪水事件对法定传染病的影响,筛选洪水事件的敏感性法定传染病。方法根据2006年8月1—6日辽宁省发生的严重洪涝灾害,将2006年8月上旬定义为洪水暴露期,将2005、2007年8月上旬和2006年7月下旬定义为对照期,考虑到洪水对传染病的影响可能存在滞后效应,本研究选择滞后期为1~4旬进行滞后效应分析。整理暴露期和对照期疾病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计算相对危险度,根据相对危险度确定疾病的最佳滞后期,并计算最佳滞后期处的标化发病比。结果经筛选确定此次洪水事件对灾后痢疾、猩红热的发生存在影响且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期均为2旬。痢疾、猩红热在各自最佳滞后期处标化发病比及其95%CI分别为1.61(95%CI:1.52~1.72)、0.67(95%CI:0.47~0.92)。结论痢疾、猩红热可能为2006年辽宁省洪水事件的敏感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2005—2011年四川省洪涝事件发生期间传染病发病情况,筛选洪涝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为洪涝多发时期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中国气象灾害年鉴》的记载,四川省2005—2011年共发生20次洪涝事件。基于39种法定传染病进行筛选,其中各地级市(州)每旬发病数≥20的有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7种,采用服从Poisson分布的两个样本均数的Z检验(正态近似法)比较洪涝事件暴露期及相应对照期传染病罹患率,并计算相对危险度。结果细菌性痢疾、感染性腹泻在各洪水暴露期罹患率明显高于未发生洪水的对照期(P0.05)。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麻疹等在暴露期与对照期罹患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结论 2005—2011年四川省洪涝事件敏感的传染性疾病是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评价国产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复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安全性及远期疗效。方法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单纯采用国产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系统,治疗7例复杂性颅内动脉瘤,其中颈内动脉海绵窦段3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1例,4例均为大型宽颈动脉瘤;颈内动脉后交通段复发动脉瘤1例,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下段大型夹层动脉瘤2例。结果①对7例(7个动脉瘤)患者共置入9枚覆膜支架,其中8枚成功置入载瘤动脉。对5例置入支架后即刻造影,显示病变完全消失,载瘤动脉通畅;1例巨大海绵窦段动脉瘤置入1枚支架后,有少量对比剂漏入动脉瘤(内漏);1例椎动脉瘤置入第1枚支架内漏明显,再置入1枚支架后好转。②术中发生颅内远端血管破裂出血1例,经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后痊愈。其他病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③术后5~12个月对7例患者均行临床及DSA随访,均无神经功能障碍。2例有内漏者,1例消失,1例仍有少量内漏,但较术后即刻明显好转;7例均无动脉瘤复发,载瘤动脉通畅。5例术后45~55个月再获得DSA随访,动脉瘤无复发,载瘤动脉通畅、无狭窄。1例失访,1例非动脉瘤性死亡。结论对部分复杂性颅内动脉瘤,采用Willis覆膜支架治疗安全有效,长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