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逆向计划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通过一系列调强验证方法的研究,探讨逆向计划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质量保证方法是否可行。方法:用Varian Cadplan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中Helios逆向计划系统对前列腺癌、鼻咽癌、脑瘤、胰腺癌、椎骨转移癌等设计并进行IMRT。为验证计划系统生成的各个照射野注量图与实际注量图的一致性,将剂量胶片放在平板有机玻璃体模下,使计划中的各个照射野始终垂直于体模表面;调用患者治疗数据分别单独照射,冲洗胶片后与计划得出的注量图进行比较。将剂量胶片夹在仿真体模适当的部位,调用患者治疗数据对体模进行模拟照射,由此得出轴向截面上的等剂量分布,与计划的等剂量曲线拟合比对。用电离室和水箱验证等中心和偏离点的绝对剂量。在模拟机或加速器上拍正侧位照射野验证片,与CT模拟数字重建的射线影像片比较,验证等中心位置。结果:各射线束轴垂直方向测得的注量图与计划系统计算的一致;等中心点绝对剂量测量的结果与计划计算的误差在3%以内,偏离点绝对剂量误差较大;轴向截面等剂量曲线分布的胶片测量结果与计划计算的很接近;等中心位置误差在3mm以内。结论:近一年的实践证明在IMRT中所采用的上述质量保证措施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2.
嗅神经母细胞瘤12例放射治疗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放射治疗在嗅神经母细胞瘤治疗中的地位和疗效。材料与方法1980年12月~1996年6月间收治12例嗅神经母细胞瘤(A期1例、B期3例、C期8例),均经病理证实。9例单纯放疗,3例术后放疗。1例术后无残存予以D_T50Gy,其余均在D_T60Gy以上。颈部无淋巴结转移者未做预防照射。结果本组3,5,10年生存率分别7/9.4/8,1/2。放疗结束时原发肿瘤近全消失,仅1例局部复发。其中B、C期病人6例原发灶放疗后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7例出现远地转移再程放疗仍敏感。结论A期放疗剂量在DT60~65Gy以上可很好地控制原发病灶;B、C期病人由于区域淋巴结及远地转移比例较高,有必要行颈淋巴结预防性照射及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的疗效和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除不给笑气吸入外,其它产科处理措施与观察组相同。观察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的阵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现察组的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笑气吸入性分娩镇痛产程时间短,对母儿均无不良影响,是一种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值得产科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通过对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TSEI)的急性毒性反应的观察,分析热释光(TLD)剂量监测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1995年12月至2002年12月利用Varian Clinac2100C电子直线加速器的6MeV电子束高剂量率治疗模式(HDTSe 6MeV)治疗9例患者,利用热释光剂量计测量剂量累积因子MF.利用电离室测量不同厚度散射屏的皮肤表面剂量及治疗深度,对治疗中的8个患者进行18个解剖部位的TLD剂量监测,治疗周剂量5Gy~6Gv。结果:测得的MF值为2.7。不同厚度散射屏的皮肤表面剂量及治疗深度分别为87.5%~96%、13.5mm~6.5mm。全身皮肤电子束照射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可得到良好的控制效果;急性毒性反应限于皮肤及附属器、手足.热释光监测结果与急性反应相符.结论:通过剂量的测量,可以准确给予患者处方刺量,指导临床根据病变的分期选择适当的散射屏,疗中TLD剂量监测对手指、足背防护及治疗后头项.腋下、会阴、足底补量照射有指导意义,对肥胖患者应行大腿内侧补量。  相似文献   
35.
目的通过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TNF-α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及胎盘中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探讨其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方法取60例孕妇(正常晚孕组20例;子痫前期组40例,其中轻度20例,重度20例)外周血,分别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及其细胞因子IL-10、TNF-α的水平;分娩后检测胎盘组织中的IL-10、TNF-α的表达。结果①轻度子痫前期组胎盘IL-10、TNF-α的表达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IL-10表达强度显著降低(P<0.05),且与子痫前期病情呈负相关(rs=-0.342P=0.009);TNF-α表达强度显著升高(P<0.05),且表达强度与子痫前期病情呈正相关(rs=0.349P=0.007)。②子痫前期组IL-10外周血中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组IL-10外周血中的含量比轻度子痫前期者降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而TNF-α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③子痫前期组血清CD4 、CD8 的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但CD4 /CD8 比例上升明显,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子痫前期组中重度子痫前期者血清CD4 /CD8 比例比轻度子痫前期者血清CD4 /CD8 比例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所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变化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且与病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患者 ,32岁 ,因停经 9+个月 ,右下腹包块 7个月 ,阴道流水 0 .5h入院。患者于孕 2 +个月时发现右下腹包块 ,无腹痛腹胀 ,B超示 :右侧卵巢畸胎瘤 ,6cm× 5.5cm× 5cm大小。孕期复查B超肿瘤继续增大。 5年前因“胃穿孔”在 89医院行“胃大部切除术”。 1988年平产分娩一女婴。查体 :一般情况可 ,上腹部正中可见一长约 10cm的纵行手术疤痕。右下腹宫体旁触及一肿物 ,边界不清。无压痛。宫高 32cm ,胎位LOA ,胎心140次 /min。阴道检查 :胎膜已破。血常规Hb 77g/L ,WBC 15.2× 10 9/L ,N 0 .82 ,L 0 .18。B超①足…  相似文献   
37.
患者 2 5岁 ,住院号 13 3 82 5。因妊娠 3 0 周 ,阴道脱出一肿物半月 ,加重 1d ,于 2 0 0 2年 8月 2 9日入院。以往月经规律 ,末次月经 2 0 0 1年 1月 2 5日 ,预产期 2 0 0 2年 11月 2日。停经 40d轻度早孕反应 ,停经 4个月首感胎动 ,孕期进展顺利。于半月前自觉阴道口内脱出一肿物约 3cm×3cm× 2cm大小 ,并伴有腰酸会阴部下坠感 ,行走及活动后加重 ,伴有肿胀疼痛 ,不能行走。既往健康 ,2年前因早孕 2个月 ,行人工流产手术 ,术中发现双子宫右侧妊娠 ,阴道部分纵隔。查体 :T 3 7℃ ,P 80 /min ,BP 16 0 /10 7kPa ,心肺听诊无异常。宫高…  相似文献   
38.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根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短程三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32例Hp阳性胃、十二指肠渍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治疗。疗程均为10d。结果观察组Hp根除率为89.39%,溃疡愈合率为93.93%;对照组Hp根除率为81.81%,渍疡愈合率为90.9l%。两组比较,溃疡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观察组较对照组高,比较Hp根除与否对渍疡愈合关系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Hp耐药菌株多见,左氧氟沙星联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是一种安全、疗效高、耐受性好的根除Hp感染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效果,以及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60例,使用布比卡因加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作为观察组,同期未使用任何分娩镇痛而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各产程的时间、分娩过程中催产素使用情况、产后2h失血量、产妇桡动脉血和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①分娩镇痛药起效后产姐疼痛明显减轻,宫缩时仅感腹部发紧发胀,双下肢无麻木感,活动自如,有效率达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产妇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二、三产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⑧分娩过程中催产素使用情况及产后2h失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产妇桡动脉血、新生儿脐静脉血血气分析,在分娩即刻两组母体动脉血pH、PCO2均有显著差异,新生儿脐静脉血pH、PCO2、PO2亦有显著差异,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后1~5min 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布比卡因复合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安全可靠,缩短了产程,对母亲和胎儿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录体的检测在母婴传播中的意义。方法自母亲及其婴儿血清中提取核酸,经PCR及RT-PCR分别扩增HBVDNA和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产物,South-ern-blotting验证反应的特异性,取代表性产物克隆、测序。结果HBeAg(+)母亲的XDNA的表达(75.0%)和fRNA的表达(65.0%)显著高于HBeAg(-)的母亲(分别为37.5%和20.8%,P<0.05和P<0.005);所有表达fRNA的母亲也同时表达trRNA,在20例XDNA(-)、fRNA(-)的母亲中,仍有10例可检测到trRNA。新生儿XDNA的表达(4.6%)和fRNA的表达(6.8%)较其母亲显著降低;占优势表达的是trRNA(52.3%),且与其母亲trRNA的表达状态密切相关。母亲为trRNA(+)的新生儿tr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母亲为trRNA(-)者。15例HBsAb(+)的新生儿均未检出XDNA和fRNA,但11例仍可检测到trRNA。结论与HBVDNA及其表达产物相比,trRNA在HBV母婴垂直传播过程中有可能是一个出现更早期的可检测指标,它有助于更精确的确定新生儿HBV感染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