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索用茜素红/阿利新蓝双染色法观察小鼠下颌骨的整体骨架发育。方法:应用不同条件的茜素红/阿利新蓝染色液对E15.5、E16.5、 E18.5和P90的小鼠进行整体骨架双染色,观察小鼠下颌骨的整体发育情况,重点关注Meckel's软骨和髁突软骨发育。结果:骨和软骨能被分别染成红色和蓝色,在体视显微镜下可清楚地观察到下颌骨的整体发育形态。Meckel's软骨与周围的骨组织在组织学上和空间上无连续性。髁突软骨独立于Meckel's软骨,与下颌骨骨膜紧密相连。结论:应用不同条件的茜素红/阿利新蓝整体骨架双染色法成功观察了小鼠下颌骨的整体发育过程。Meckel's软骨可能不直接参与下颌骨的骨化,髁突可能是来源于下颌骨末端骨膜间质细胞。[关键词] 阿利新蓝 茜素红 双染色法 下颌骨发育 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32.
正硬化性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yelitis)又称骨化性骨膜炎(ossifying periostitis),是一种以外周骨质和骨膜硬化,不伴脓肿及窦道形成的慢性疾病~([1-2])。其多发于长骨骨干及干骺端,也见于下颚骨~([3])。X线检查示弥漫性硬化性改变伴局部骨质溶解~([4]),有时可见骨膜反应~([5])。硬化性骨髓炎较为罕见,特点不典型,诊断具有较高难度。本病应与尤文肉瘤、骨样骨瘤、纤维结构不良和嗜酸性肉  相似文献   
33.
目的 研究重度OSAHS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方法 对25例重度OSAHS患者(重度OSAHS组)和年龄、性别、教育等方面与患者匹配的25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进行基于Go/Nogo任务的行为学和事件相关电位分析.结果 重度OSAHS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时间、总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期睡眠时间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重度OSAHS组体质量指数、N1期及N2期睡眠时间和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升高,N3期睡眠时间减少,最低血氧饱和度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重度OSAHS组对Go刺激的反应正确率低于正常对照组(t =2.049,P<0.05);重度OSAHS组对Nogo刺激的正确率、反应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度OSAHS组FCz非靶N2波幅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f=3.103,P<0.05),重度OSAHS组FCz靶N2波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度OSAHS患者的持续注意能力降低,冲突监测功能可能存在损害.基于Go/Nogo任务的行为学及事件相关电位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重度OSAHS患者的认知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A调节亚基1α(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type I-alpha regulatory subunit,PRKAR1α)mRNA及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测定79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内PRKAR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合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RKAR1α在非小细胞癌、肺腺癌、肺鳞癌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58.2%,77.8%,32.4%。与癌旁正常肺组织相比,PRKAR1α在肺腺癌组织内mRNA及蛋白水平呈现低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鳞癌组织PRKAR1α mRNA及蛋白水平与正常癌旁肺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肺鳞癌相比,肺腺癌PRKAR1α阳性表达率明显下降(P<0.001);与TNM分期I~II比较,III~IV PRKAR1α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0.025);有淋巴结转移者PRKAR1α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1)。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分化及大小、是否吸烟组间PRKAR1α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KAR1α在非小细胞肺癌不同组织病理学分型中具有差异表达;在肺腺癌内呈现低表达,与肺癌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可能成为临床诊断、治疗肺腺癌新的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石家庄平安医院34例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提出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4例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率为1.44%;其中结核性脑膜炎25例(73.53%),新型隐球菌脑膜炎7例(20.59%),病毒性脑膜炎2例(5.88%)。给予内科常规治疗,25例结核性脑膜炎痊愈21例,死亡4例;7例隐球菌脑膜炎痊愈3例,死亡4例。病毒性脑膜炎痊愈1例,死亡1例。本文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4例中总共死亡9例(26.47%)。全部患者在诊断前均经过糖皮质激素治疗,28例患者应用较大剂量激素治疗,18例患者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特点主要为高热、头痛及意识障碍;狼疮活动度评分(SLEDAI)平均9±3分。脑脊液检查发现糖和氯化物降低明显。结论①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结核性脑膜炎最常见;②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SLE合并感染的危险因素;③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与狼疮活动度无关,而神经精神狼疮多发生于狼疮高度活动期,SLEDAI评分对二者鉴别诊断有意义;④狼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高热、头痛及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反复腰穿脑脊液检查对SLE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良恶性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GIST患者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扫描资料。结果48例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良性12例,潜在恶性13例,恶性23例。肿瘤直径<5 cm组19例,恶性3例,肿瘤直径≥5 cm组29例,恶性20例;有囊变坏死或溃疡改变31例,其中恶性22例,无囊变坏死共17例,其中恶性1例;14例有转移改变者病理均为恶性。样本中肿瘤大小≥5 cm组恶性程度较高,且肿瘤体积越大,恶性程度亦相对越高,呈一定的正相关改变,合并有囊变坏死、溃疡或转移者,其恶性程度亦显著增高(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对GIST的定位、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多种CT征象有助于对GIST良、恶性做出准确判断。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围术期静脉给予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对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后肺癌患者的肺功能、术后 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胸外科2011 年5月至2012年5月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60例分为两组:氨溴素处理组(n=30)和空白对照组(n=30)。氨 溴素处理组自手术当日至术后3 d静脉给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1 000 mg/d;空白对照组则在相应的时间段静脉给予 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采集并比较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手术前后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结果、术后早期 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具有可比 性。氨溴素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在手术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percent predicte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the ratio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to 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percent predicted di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手术前均有下降;而空白对照组比氨溴素处理组的下降更明显 (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氨溴素处理组肺部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 显缩短;总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给予接受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大剂量盐酸氨溴 索注射液,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肺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术后住院时间,降低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PET/CT联合多排螺旋CT肝脏多期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肿瘤的意义研究。方法:选取在我科室进行肝脏肿瘤诊断检查的62例病人进行调查与分析,选取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参与调查的病人进行常规18F-FDG PET/CT检查以及三期增强扫描。对比与分析常规18F-FDG PET/CT检查结果与三期增强扫描结果。结果:18F-FDG PET/CT检查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的检出率和增强CT扫描检出率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000;血管瘤敏感度为88.6%;局灶结节性增长敏感度为84.9%。结论:18F-FDG PET/CT检查在肝脏肿瘤检查中,采取联合增强CT扫描多期成像的检出方式,可有效的提升肝脏肿瘤性质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i Root SP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1日~2017年6月30日本院就诊50例难治性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H-plus充填的对照组,应用i Root SP糊剂充填的观察组。根充后拍X线片,记录临床体征。术后1个月和半年随访观察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根充术后1个月,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根管治疗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i Root SP充填糊剂对难治性根尖周炎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总结膀胱憩室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其对膀胱憩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膀胱内镜、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膀胱憩室的CT表现,总结憩室发生部位、大小和CT表现特征以及合并结石、肿瘤、感染、出血等伴发征象.结果 30例膀胱憩室共发现憩室38个,其中单发憩室26例,多发憩室4例.憩室最大径线为2~23cm.30例中合并膀胱炎、感染5例,合并肿瘤5例,合并出血4例,合并膀胱结石1例.结论 多排螺旋CT对膀胱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于膀胱憩室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