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11篇
基础医学   32篇
临床医学   48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38篇
综合类   86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61.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后椎间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之间的关系。方法 1999年12月~2006年12月,44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接受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其中男18例,女26例;年龄为36~58岁,平均42.3岁。椎间盘退行性病变3例,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合并腰椎椎间盘突出32例,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9例。手术节段为:L3/L4节段3例,L4/L5节段23例,L5/S1节段18例。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以上,测量随访时手术节段和相邻节段的ROM,评价ASD征象,记录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随访2.0~7.5年,平均5.6年。44例手术患者中5例有ASD征象(11%)。患者末次随访时均无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ROM为3.6°±1.7°,其中ASD患者的ROM为2.2°±0.8°,无ASD患者的ROM为4.6°±1.5°,二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VAS疼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与影像学检查有无退变无相关性(P〉0.05)。结论人工腰椎椎间盘置换术后相邻节段有退变征象的患者手术节段的ROM低,但相邻节段有无退变与临床疗效无相关性,可能与随访病例数较少及时间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62.
Objective To characterize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ation in hemoglobin beta gene ( hemoglobin beta gene, HBB )of β-thalassemia in Dai minority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o establish a rapid and economical method for screening β-thalassemia mutation via optimizing ARMS technique.Methods DNA Sequencing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variation in 1755 bp DNA fragment containing whole length of hemoglob beta gene ( 1606 bp) from 209 cases of Dai children with β-thalassemia. The primer design and PCR conditions of ARM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 have been optimized for detecting three frequent variations. Results Among 209 samples, there are 9 variations were detected:CD2 T> C (50.72%),CD26 G >A (35.41%),CD17 A >T(12.92%),IVS-Ⅱ-17 C > G (12.44%), IVS-Ⅱ-16 G>C(11.96%), ⅣS-Ⅰ-30 A>G(9.57%) , CD6 G >A(9.09%) ,CD41-42 (-TCTT) (7. 18%) and CD5 T>A(1.92%). Three mutations (CD21, CD35 and CD43) were first reported in China. There are 167, out of 209 participants (79.90%), carrying HBB gene variation. Three common mutations (CD2, CD26 and CD17 ) can be efficiently detected by combining condition of both ARMS mismatch primers and 65 ℃ of PCR annealling temperature. Conclusion The distribution of HBB gene variation in the Dai minority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is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groups in China. ARMS is an effective, convenient and economical technique for rapid detection of gene mutations of β-thalassemia.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基因ABCB1和ABCG2在下咽癌FaDu细胞株及其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中的多药耐药特征及其机制,为进一步研究下咽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逆转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人下咽癌细胞株FaDu为亲本细胞,采用浓度梯度递增法成功建立下咽癌细胞株FaDu的耐紫杉醇细胞株FaDu/T.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别检测FaDu和FaDu/T对顺铂、氟尿嘧啶、多柔比星和长春新碱的多药耐药性;多药耐药基因及蛋白表达变化情况分别通过RT-PCR,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检测;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结果 耐药细胞株FaDu/T比FaDu细胞有更强的多药耐药性.FaDu细胞相比,FaDu/T细胞株中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表达增加(t=22.42,P<0.05),但ABCG2表达下降(t=10.06,P<0.05).紫杉醇初始作用于FaDu细胞后JNK信号转导通路被激活,但是在FaDu/T细胞中JNK信号转导通路呈失活状态,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剂茴香霉素(Anisomycin)可以使FaDu/T细胞的JNK信号通路重新激活.耐药细胞株FaDu/T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表达下调(F=33.72,P<0.05),ABCG2的表达升高(F =220.16,P<0.05),但是在预先加入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的FaDu/T细胞株中加入茴香霉素时,ABCB1和ABCG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JNK信号通路在下咽癌的多药耐药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结论 下咽癌FaDu细胞的多药耐药性以多药耐药蛋白ABCB1的高表达和ABCG2的低表达为主要特征,且两种耐药蛋白的表达变化与JNK信号转导通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吴茱萸膏剂外敷足三里穴配合单纯超声治疗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根据术后治疗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足三里单纯超声治疗,试验组...  相似文献   
65.
近年来,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功能失调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发生、发展与血栓形成或纤溶功能缺陷有密切关系,纤维蛋白原(Fbg)是血液发生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活性改变的分子标志物,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是血栓形成或溶解的标志。而LP(a)则具有致AS和血栓形成的双重作用。本观察ICVD患Fbg和LP(a)浓度的变化,旨在探讨其在ICVD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6.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NA)-181b-5p是否通过靶向普列克底物蛋白(PLEK)抑制皮肤黑素瘤(CM)细胞的增殖及侵袭能力。方法 生物信息学分析CM核心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NA-181b-5p和PLEK的靶向结合。采用RNA oligo和siRNA分别调控A375细胞miRNA-181b-5p和PLEK的表达,具体分组为: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NA-181b-5p模拟物组、抑制剂阴性对照组、miRNA-181b-5p抑制剂组、PLEK siRNA组、siRNA阴性对照组、miRNA-181b-5p抑制剂和对照siRNA共转染组以及miRNA-181b-5p抑制剂和PLEK siRNA3共转染组。上述各组用相应试剂处理细胞48 h后,采用qPCR检测A375细胞中miRNA-181b-5p和PLEK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PLEK蛋白的表达,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A375细胞的侵袭能力;继续培养24 ~ 96 h后,CCK8实验检测A375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PLEK为CM的核心基因,CM原位癌组织较癌旁组织高表达PLEK(P = 0.031),转移组织较原位癌组织高表达PLEK(P = 0.001)。与人表皮黑素细胞HEMa-LP相比,A375细胞高表达PLEK mRNA(3.884 ± 0.156比0.997 ± 0.010,t = 18.48,P < 0.001)及PLEK蛋白(2.840 ± 0.301比1.029 ± 0.094,t = 5.47,P = 0.005),低表达miRNA-181b-5p(0.333 ± 0.042比0.967 ± 0.069,t = 7.83,P = 0.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显示,miRNA-181b-5p和PLEK靶向结合。与模拟物阴性对照相比,miRNA-181b-5p模拟物转染后A375细胞的存活率显著降低(48 h,t = 7.96,P = 0.015;72 h,t = 7.50,P = 0.002;96 h,t = 7.96,P = 0.001),侵袭能力也显著降低(t = 5.07,P = 0.007);相反miRNA-181b-5p 抑制剂组A375细胞存活率高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24 h,t =5.38,P = 0.013;48 h,t = 5.36,P = 0.013;72 h,t =7.63,P = 0.005;96 h,t =5.99,P = 0.004),侵袭能力也高于抑制剂阴性对照组(t = 7.24,P = 0.002);与对照siRNA组相比,PLEK siRNA转染后A375细胞的增殖能力降低(48、72、96 h时,P值分别为0.015、0.011、0.001),侵袭能力也降低(t = 4.93,P = 0.008);与miRNA-181b-5p 抑制剂和对照 siRNA共转染组相比,miRNA-181b-5p 抑制剂和PLEK siRNA共转染组A375细胞的增殖率明显降低(24、48、72、96 h时,P值分别为0.042、0.042、0.037、0.017),侵袭能力也明显降低(t = 8.52,P = 0.001)。结论 miRNA-181b-5p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其机制涉及靶向下调PLEK的表达。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新式经胸微创非体外循环下封堵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手术指征和疗效。方法 41例先心病患者,其中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8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1例、室间隔缺损(VSD)22例,均在非体外循环全麻下,在食管或经胸超声引导下经胸由输送器置入封堵器以闭合缺损。结果 41例患者均封堵成功,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60.3±15.2)min,术中失血量(20.0±9.3)ml,术后(4.8±2.5)d痊愈出院。随访1~8个月,封堵器无移位,无残余分流。1例ASD术后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经治疗后好转,心功能改善。结论经胸非体外循环下微创封堵术治疗先心病是一种微创、简便及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编码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Twist),在Hep-2细胞中的高表达对上皮细胞标记物——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间充质细胞标记物——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及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喉癌细胞系Hep-2为实验材料,将构建好的pcDNA3.1-Twist质粒利用脂质体2000转染于Hep-2细胞,利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转染pcDNA3.1-Twist的细胞中Twist、E-cadher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转染pcDNA3.1-Twist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利用细胞侵袭实验,检测Twist的高表达对Hep-2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Western-blotting检测发现转染pcDNA3.1-Twist的实验组细胞中Twist和N-cadherin的表达均上升,E-cadherin的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倒置相差显微镜发现细胞形态由转染前的多角型、椭圆型变为运动能力更强的细长、梭型;检测高表达TWIST的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发现转染TWIST实验组的穿过膜的细胞数为85.33±6.66,明显高于pcDNA3.1组及对照组穿过膜的细胞数为29.33±10.70和32.00±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2.32,P〈0.05)。结论Twist能诱导Hep-2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的产生,提高Hep-2细胞的侵袭能力,可能通过调控E-cadherin和N-cadherin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9.
背景:近年来随着构式语法理论的兴起,构式因素在语言加工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这些观点与人脑中的语言实际情况是否相符,换言之这些理论有无人脑的神经生理基础,则是需要神经语言学相关实验来验证的.目的:利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构式因素在汉语加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年龄在21~24岁的18名以汉语为母语的在校本科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实验.刺激材料包括2种不同类型的汉语正确句和2种对应的错误句,共计176个句子.句子中每个单词呈现时间为300 ms,刺激间隔为400 ms,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刺激间隔为2 000 ms.实验采用句子可接受性判断任务,要求被试尽量快和准确地判断屏幕上呈现的句子是否正确,并以左右手作出"对"或"错"的按键反应,同时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正确率.采用NeuroScan公司64导电极帽10/20系统记录脑电,离线分析处理与汉语句子结构后期整合有关的LPC成分.结果与结论:在句末N400成分上两类结构句子没有差异;而在句末LPC成分上,不同结构句子诱发出不同的LPC,复杂结构句子的平均波幅高于简单结构句子的波幅.提示在汉语加工过程中,构式因素在不同结构句子的后期整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句末LPC成分可作为判断构式心理现实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0.
近 10年来 ,肺癌患者以骨骼系统改变为首发临床表现者增多 ,且易导致误诊。为了进一步探讨骨骼系统改变与肺癌的关系 ,我们对 1985年 12月~ 1999年 10月收治的 46 2例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资料分析 :本组 46 2例为均经病理和细胞学确诊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男 36 1例 ,女 10 1例 ;年龄 2 8~ 78岁 ,平均 5 6 .3± 11.8岁。其中鳞癌 2 0 3例 ,腺癌 143例 ,小细胞肺癌77例 ,其他 39例。本组 46 2例 ,杵状指 16例 ( 3.46 % ,男 11例 ,女 5例 ) ,其中鳞癌及腺癌各 6例 ,小细胞癌 3例 ,未分化型 1例 ,肺癌确诊前 1~ 2 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