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70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102.
不同水平腹内压对猪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水平腹内压(IAP)对猪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影响,以寻找反映腹内高压(IAH)早期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变化的指标。方法15只猪经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股动脉插管及经颈内静脉肺动脉插管,CO2充气建立气腹,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猪分为IAP10cm H2O组(IAP10组)、IAP20组及IAP30组(每组5只),记录充气前,充气后6、12、18及24h的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观察不同水平IAP在不同时点上对血流动力学及氧代谢的影响。结果IAP10组充气后各时相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IAP20组于充气24h后出现动脉血乳酸值(ABL)明显升高(P〈0.01)和混合静脉血氧饱合度(SvO2)明显下降(P〈0.05);IAP30组于充气18h后即出现HR明显升高,于24h出现所有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明显改变(P〈0.05,P〈0.01)。在充气24h的观察时间内,IAP30组的2只动物死亡,其余动物均存活。结论20cmH2O的IAP即会使猪的早期氧代谢指标发生变化,持续24h的高水平IAP可出现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全面恶化,甚至导致死亡。临床上对这些指标的监测,尤其是SvO2和ABL,可较早地反映IAH对机体组织氧合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研究彩超在妊娠晚期胎儿脐带绕颈宫内松解方法中的应用,及时总结经验,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伤、无痛苦、低风险的方法,可以使胎儿脐带绕颈在宫内松解。方法随机纳入400例在我院产检的妊娠晚期(孕28周及以上孕周)有脐带绕颈的正常单活胎进行观察,并按孕妇相近的年龄及孕周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0例为对照组,另200例为干预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干预组利用彩超进行检查,综合分析后采取改变孕妇睡姿使胎儿逆向脐带缠绕的方向转动,借助于胎儿自身的胎动来促使胎儿脐带绕颈得以在宫内松解。结果对照组胎儿脐带绕颈宫内松解率为44.5%,干预组的松解率为83.5%,后者的松解率高于前者(P<0.05)。结论应用彩超指导下改变孕妇睡姿的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胎儿脐带绕颈宫内松解率,对临床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肺静脉成像评价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中肺静脉状况的价值。方法:选择顽固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8例,在导管射频消融电隔离术前、后分别进行MSCT肺静脉检查,经三维重建显示左心房和肺静脉主干及分支,并进行扫描前后的影像资料对比,分析肺静脉检查前后的管径变化以判断有无肺静脉狭窄的发生。结果:在38例患者中前、后对比共发现12例患者出现肺静脉不同程度的狭窄。结论:应用MSCT肺静脉成像可以清楚显示左心房和各支肺静脉的开口直径及其分支,并可发现有、无肺静脉狭窄及发育畸形。  相似文献   
105.
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传染科肝炎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并捧除其他原因所致黄疸、肝脏肿大及转氨酶升高。总病例数90例,肝康灵治疗组47例,平均年龄26.7±12.7。见表1。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分析影响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值的相关因素,特别是血尿酸水平对骨密度的影响以及血尿酸水平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科住院的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24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影响患者腰椎和髋部骨密度测定结果的代谢指标。按照血尿酸和肌酐水平将患者分为正常血尿酸肌酐组(n=159)、单纯高尿酸血症组(n=40)、单纯血肌酐升高组(n=28)和高血尿酸肌酐组(n=19),比较各组的骨密度值。利用ROC工作曲线,筛选预测骨质疏松症的血尿酸水平界值。结果 246例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骨质疏松者占19.9%。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血肌酐水平升高降低腰椎和髋部骨密度,血尿酸水平升高增加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单纯高尿酸血症组患者的腰椎骨密度测值高于正常血尿酸肌酐水平组(P<0.05),髋部骨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同时合并有血肌酐水平升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骨密度水平与正常血尿酸肌酐组患者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利用ROC工作曲线分析血尿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7(P<0.05),提示在研究人群中血尿酸水平对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Youden指数最大对应的血尿酸水平为491.1μmol/L。结论尿酸作为一种内源性抗氧化因子,能够增加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值,但这种作用会因为血肌酐水平升高得到消减。在中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尿酸水平大于491.1μmol/L具有一定预测骨质疏松症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不同颈椎后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原因,探讨C4、5椎间孔减压对C5神经根麻痹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05年6月~2012年5月行颈椎后路减压术的131例颈椎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男86例,女45例;平均年龄(58.3±10.9)岁。其中行椎管扩大成形术63例,行椎板切除减压术68例;此外,67例患者行单纯颈椎后路减压术(A组),64例患者接受颈椎后路减压术并双侧椎间孔减压术(B组)。对行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与行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术前影像学资料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进行评估,同时对A、B组术前术后的临床资料、影像学资料和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12~54个月,平均(23.4±8.8)个月,131例患者中共有9例发生术后C5神经根麻痹,总体发生率为6.9%。行椎管扩大成形术患者中,3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4.8%);行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的患者中有6例发生C5神经根麻痹(8.8%)。两种术式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8例患者发生C5神经根麻痹(11.9%),B组有1例患者发生C5神经根麻痹(1.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结论]颈椎后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有一定的发生率,椎板切除减压内固定术发生率相对较高,但两种方法并无统计学差异;加行C4、5椎间孔减压术可降低颈椎后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8.
电脑塑型钛网修复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颅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钛网予电脑塑型和手工塑型对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修复临床价值.方法: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后大面积颅骨缺损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电脑塑型组)和对照组(手工塑型组).治疗过程中观察钛网塑型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反应症状持续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研究组在塑型、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反应症状持续时间和愈合时间短于对照(P<0.05).术后患者满意度:研究组100%,对照组50%.结论:电脑塑型钛网修复颅骨缺损可以缩短钛网塑型和手术时间,使患者颅骨修补后头颅形状最大限度恢复生理原貌,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7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影像学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CYST早期诊断明确后应用抗凝、溶栓治疗,效果佳;各种溶栓治疗中,静脉窦内介入治疗血管再通率最高,其中显效11例;有效5例;死亡1例.结论;对于急性发病的有颅内高压表现,头部CT高度怀疑脑CVST患者,及时行MRI+MRV等检查,必要时行DSA检查,确诊后应尽早抗凝、溶栓治疗,和静脉窦内介入接触性溶拴血管再通率高.  相似文献   
110.
急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常规治疗疗效差的心力衰竭患者往往需要住ICU治疗。在基础治疗上ICU的呼吸循环管理和营养支持已成为急性心力衰竭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