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β(ERβ)与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控蛋白激酶1、2(p-ERK1/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证实的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标本70例,卵巢良性肿瘤24例,正常卵巢组织24例。采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ERβ和p-ERK1/2的表达。结果:(1)卵巢癌组织中ERβmRNA相对表达水平(0.3764±0.9826)显著低于卵巢良性肿瘤(0.4900±0.3742)及正常卵巢组织(0.4980±0.0434)(P<0.05)。卵巢癌组织中ERβ表达与组织学分型、细胞学分级及淋巴转移有关(P<0.05);ERβ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与ERβmRNA一致;(2)ERK1/2 mRNA相对表达水平(0.6007±0.1554、0.6951±1.3694)显著高于卵巢良性肿瘤(0.3575±0.0479、0.5125±0.0411)及正常卵巢组织(0.3027±0.1024、0.5431±0.0811)(P<0.05);ERK1/2表达与细胞学分级、临床分期及腹水有关(P<0.05);p-ERK1/2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与p-ERK1/2 mRNA一致。ERβ蛋白与p-ERK1/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282,P<0.05)。结论:ERβ低表达和p-ERK1/2高表达于卵巢癌组织,可能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昆仙胶囊对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的代谢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昆仙胶囊对MRL/lpr小鼠狼疮性肾炎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方法:MRL/lp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昆仙胶囊组、来氟米特组,各组均连续用药4周。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结束后采集小鼠清晨空腹尿液与血清。考马斯亮蓝G250法检测尿蛋白浓度,ELISA法测定血清抗ANA抗体及抗ds-DNA抗体,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给药后各组小鼠尿液的代谢特征。结果:昆仙胶囊组按照234mg/kg剂量给药后,与模型组比较,小鼠尿蛋白浓度,血清抗ANA抗体及抗ds-DNA抗体水平显著降低;并且尿液中乳酸、TMAO、柠檬酸、葡萄糖、谷氨酰胺、丙氨酸降低,а-酮戊二酸、肌酸/肌酐、马尿酸盐升高。结论:昆仙胶囊可以显著改善MRL/lpr小鼠的免疫状况和肾脏功能,该研究结果为临床治疗LN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阑尾炎的声像图特征及B超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8例B超显示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手术及病理结果分析。结果B超诊断阑尾炎符合率94.1%,急性阑尾炎符合率达95.2%。结论B超对急性阑尾炎检出率较高,能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具有方便、快捷、无创、可反复检查等优点,有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并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卵巢癌细胞BG-1增殖、侵袭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10-9~10-5mol/L E2作用于BG-1细胞72h后的细胞增殖率的变化,并筛选最适作用浓度。将BG-1分为4组:E2组、E2+ICI(ICI182,780 ER阻断剂)组、E2+PPT(特异性ERα激动剂)组和E2+DPN(特异性ERβ激动剂)组。MTT法检测不同药物作用72h后的细胞增殖率;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药物作用6、24h和48h后各组细胞中cyclin(细胞周期素)D1和p21表达水平;ELISA检测10-9~10-5mol/L E2作用后,BG-1细胞中MMP-9水平的变化;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E2及ER调节剂作用后BG-1细胞的侵袭力变化。结果:10-9~10-5mol/L E2作用于BG-1细胞72h后,细胞增殖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E2浓度为10-7mol/L时BG-1细胞的增殖率最高。不同药物作用后,E2+PPT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高于E2组(P0.05),E2+ICI组的细胞增殖率显著低于E2组(P0.05),而E2+DPN组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变化(P0.05)。与E2组相比,E2+ICI组中cyclin D1表达明显降低,p21表达显著升高(P0.05);E2+PPT组中cyclin D1与p21的表达水平与E2+ICI组大致相反(P0.05);E2+DPN组中cyclin D1和p21的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10-9~10-5mol/L E2均可促进MMP-9分泌(P0.05),其中10-8mol/L E2作用3h后MMP-9分泌最多。E2组的侵袭力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而E2+ICI组的侵袭力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E2通过ERα信号通路促进BG-1细胞增殖;E2还能促进MMP-9分泌,增强BG-1细胞的侵袭力。  相似文献   
26.
目的:评价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在诊断及预测复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7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34例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术前外周血NLR诊断EOC的价值并选取最佳截断值;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寻找患者5年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患者术前NLR对诊断EOC最佳截断值为2.04.术前NLR<2.04组与NLR≥2.04组患者在年龄、FIGO分期、CA125水平、腹水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P<0.05),而与不同病理类型和分化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单或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2.04为EOC患者术后5年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EOC患者术前NLR升高与癌症的存在及多种临床侵袭性指标相关,是影响EO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05例卵巢癌、20例正常卵巢组织和3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CTGF的表达,并分析CTGF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到CTGF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内,卵巢癌、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中CT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33% (56/105)、95.00% (19/20)、93.33% (28/30),卵巢癌中CTGF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卵巢(x2=12.15,P=0.00)及良性卵巢肿瘤组织(x2=15.88,P=0.00),正常卵巢与良性卵巢肿瘤组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80),RT-PCR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中CTGF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F=3.39,P=0.039).进一步采用x2检验统计分析得出CTGF与卵巢癌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相关(P<0.05),而与年龄、病理分级、病理类型及腹水癌细胞阳性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CTGF在卵巢癌中低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28.
CPT对冠心病CHF红细胞SOD活性及血浆LPO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旭  丁朝霞 《临床荟萃》1994,9(13):617-618
1 材料方法 1.1 病例选择 ①实验组Ⅰ:(CPT治疗组)冠心病CHF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50~71岁,平均56±5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5例,Ⅳ级3例。为1993年3月以前住院者。②实验组Ⅱ:(一般抗心衰治疗组)冠心病CHF患者7例,男6例,女1例,年龄51~70岁,平均年龄56.5±4岁。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Ⅲ级5例,Ⅳ级2例。为1993年3月以前住院者。③正常对照组:系我院门诊体检健康者,共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50~72岁,平均为58±7岁。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亚型α和β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RA患者60例,其中湿热痹阻证组与瘀血痹阻证组各30例,再选取2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WB)检测外周血PBMC中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结果: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1)湿热痹阻证组和瘀血痹阻证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湿热痹阻证组高于瘀血痹阻证组(P0.05)。结论:GRα和GRβ蛋白质水平与RA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风湿康对类风湿关节炎(RA)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调节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FQ-PCR)检测38例湿热痹阻证RA患者(风湿康组20例:风湿康+激素;西药组18例:甲氨蝶呤+激素)治疗前后hGRα、hGRβ mRNA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风湿康组和西药组hGRα、hGRβ mRN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hGRα、hGR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后风湿康组和西药组hGRα 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风湿康组和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湿康组hGRβ mRNA表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西药组hGRβ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不明显,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风湿康联合激素治疗RA(湿热痹阻证)能显著降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α和GRβ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