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2篇
综合类   3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6 毫秒
61.
为了更好地了解入院前心源性猝死的问题,作者研究了每组各为150人的两组病人。一组是由抢救组到场抢救进行监护的病人。这些病人在入院前即予去颤,其存活者收入院,其不救者进行尸检。第二组是心源性猝死而由目睹者描叙其猝死经过的病人。收集两  相似文献   
62.
本文就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表现,分析心肌梗塞恢复期以后病人的心电图各参数与相应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简称二维超声)测定的左心室喷血分数和室壁活动定量之间的关系,探讨心电图对心肌梗塞恢复期以后病人的预估价值。  相似文献   
63.
本文介绍了16例有明显重搏波患者的临床情况,此组患者的颈动脉脉波图和收缩时间间期与正常组相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6倒患者进行了放射性核素心血管造影以测定左室喷血分数及相对心输出量,其结果较正常人明显减少。本文表明,在无发热的情况下,明显重搏波是年轻人心功能严重不全或心搏量显著减少的表现,多数原因为扩张型心肌病,经治疗随临床改善重搏波可减小,重搏波持续不减小者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64.
本文分析56例急性心肌梗塞存活者和11例死亡者血浆血栓素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含量的变化。发现死亡组的血浆血栓素B_2浓度与存活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二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组血浆6-酮-前列腺素F_(1α)浓度显著低于存活组、而存活组的血浆6-酮-前列腺素F_(1α)的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5.
急性心肌梗塞的及早诊断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诊断延误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特征性的胸痛,临床表现不典型,或同时伴发其他疾患,掩盖了心肌梗塞本身的症状,使诊断发生困难,拖延就诊时间,丧失初期治疗的机会。本文分析近10年来所见的75例  相似文献   
66.
胺碘酮为一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已广泛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其不利作用如角膜微沉淀、光敏感以及甲状腺和肝功能的变化已被充分证实,神经系统异常包括周围神经病是少见的副作用。本文报道2例在用胺碘酮治疗期间发生肺纤维化。例1:61岁,因急性下后侧壁心肌梗塞住院。2个月后以室性心动过速心率200次/分再次入院。在用利多卡因消除心律失常后,继以口服慢心律,随后用慢释放硫酸奎尼丁,但两者均未能控制心律失常,因而加用胺碘酮200毫克每日三次口服,动态监护证实室性心动过速被抑制,2个月后胺碘酮剂量减为400毫克/日。在开始用胺碘酮后4个月,患者发生呼吸困难、干咳、不适和体重减退。胸片示两上肺浸润。血沉90毫米/小时,血清丙种球蛋白增加,但嗜伊红细胞未增多。一氧化碳转换因子(TLCO)显著减少到6.5毫升/分/毫米汞柱(原为17毫升/分/  相似文献   
67.
本文根据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举办的“疑难心电图讨论会”材料整理而成,参加讨论的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华山医院,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等单位。现将其中2例的分析讨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8.
69.
病历摘要患者朱××,男,27岁,已婚。江苏淮安人,农民,住院号259373。于1981年12月7日因气急不能平卧1月,咳粉红色泡沫痰数小时急诊入院。现病史患者于9年前征兵体检时发现“心脏病”,近5~6年来劳动后易心悸气急。1981年6月起双膝及右肩等大关节游走性疼痛,但无红肿,患者因体力衰减逐渐不能参加劳动。11月起心悸气急加  相似文献   
70.
正性肌力药物(IA)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循环功能,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作为辅助治疗,短期应用确有较好效果.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长期使用IA则不然,从理论上来看,至少存在以下四方面潜在危害性.一、增加心肌能耗IA使肥厚的心脏作功增加,能耗也随之增加.若能耗超过衰竭心脏提供高能磷酸盐的能力,IA可加速心肌细胞坏死,甚至加速患者死亡(见于缺血性心脏病以及长期负荷过重的心肌病和瓣膜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