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3篇
中国医学   15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伤科急救法“八大锁”,是采用推拿手法中的拿法,分别在身体两侧八个部位——肩、腋、腰、胯施行。该法通关开窍,疏通经络,回阳救逆,是民间流传已久治疗损伤昏厥效果卓著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前伤科医生视为治伤要诀,秘而不传,故文字记载较少,一直为口传心授而继承下来。手法治疗损伤昏厥一症,在伤科古籍中也有论述,如《伤科补要·脊背骨伤篇》云:“气门伤则气塞不通,口噤反张,身强如死,过不得三  相似文献   
2.
袁德礼 《中医正骨》1990,2(3):17-18
骶髂关节半错位是骨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据不完全统计,在急慢性腰腿痛患者中,约占1/4。近期笔者采用俯(仰)卧牵拉手法治疗73例,疗效满意,总结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73例,男30例,女43例;年龄最小23  相似文献   
3.
袁德礼 《中国骨伤》1992,5(2):21-22
棘间韧带损伤性腰痛报导较多,骨科有关文献对其生理、解剖、病理、诊断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封闭、推拿均有一定的疗效,笔者近二年来采用手法、小针刀配合封闭治疗76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无外伤史者46例,肩关节损伤史者4例;男35例,女15例;44~55岁31例,56~68岁19例;病程长者18个月,短者3个月;左肩26例,右肩22例,双肩2例。50例中前屈上举90°—110°以下,外展50°—60°以下,后伸内旋达骶尾以下,内收指尖达对侧锁骨中线以下为23例;上举120°,外展70°以下,后伸内旋达第三腰椎以下,内收指尖达喙突处为21例;上举140°以下,外展80°以下,后伸内旋达12胸椎水平以下为6例。二、治疗方法 (一)局部封闭患者取坐位,术者立患侧用拇指按压配合被动活动寻找压痛明显部位,常见主要压痛部位有肱骨结节间沟、喙突下、三角肌下滑囊、冈下窝中央部等,找到该压痛点后,在常规皮肤消毒下用1%普鲁卡因10c.c—20c.c 加强  相似文献   
5.
骶髂关节半脱位是伤科临床上的常见病,据我科不完全统计,在急慢性腰腿痛中,骶髂关节半脱位约占1/4左右。经用俯(仰)卧牵拉法治疗54例疗效较为满意。一、一般资料54例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56岁,以30~45岁发病者为多。病程最短者3小时,最长者四个月,其中在10天以内者35例。属骶髂关节后半脱位者41例(左侧11例,右侧30例),骶髂  相似文献   
6.
新伤“不补之非”,早在明代著名医家薛己撰写的《正体类要》一书中提出,吾在临床中体验到该论述对辨证治疗损伤疾患尤其是急性损伤,确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按伤科常规治法,对新伤大抵以活血化瘀为先,如单循此法,  相似文献   
7.
胸椎间关节、肋脊关节紊乱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能引起一系列内脏症状综合征。笔者在近4年来观察的36例患者,多数曾经诊为肋间神经痛、假性心绞痛、胆囊炎、胃痛  相似文献   
8.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的继发性脑病变 ,一般来讲血肿量超过 2 0ml以上者都应采取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而手术无疑对病人是一种新的创伤。自 1994~ 1995年 ,我们采取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方法治疗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40例 ,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中男 30例 ,女 10例。年龄 11~ 78岁 ,其中 30岁以下者 4例 ,30~ 5 5岁者 2 6例 ,5 5岁以上者 10例。车祸损伤 2 4例 ,坠落伤 7例 ,后仰摔倒致伤 7例 ,打砸伤 2例。损伤部位额前 5例 ,颞部 5例 ,顶部 2例 ,枕部 1例 ,额顶 4例 ,额…  相似文献   
9.
用捣碎的芒硝1~3公斤,用双层纱布(按肢体肿胀大小裁定)将芒硝平铺于纱布层中约1cm 厚,四周缝合,然后敷于皮肤上,外用绷带固定,敷后芒硝易吸收水分并得热溶化,患者自觉局部有清凉感或虫行之  相似文献   
10.
<正> 临床资料1982~1984年在40例症状较重的菱形肌劳损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26岁,最大者50岁;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17年;慢性劳损29例(包括宿伤),慢性劳损急性发作11例;手法次数最少者6次,最多者25次;服药最少者6剂,最多者20剂。辨证要点①有反复扭伤、慢性劳损或宿伤病史。②肩胛内侧缘(胸椎4~7旁)肌肉酸痛难忍,动则牵掣不舒,亦有向前胸放射痛,影响呼吸,胸闷,阴雨天或劳累后则症状加重。③触摸局部有明显的肌肉强硬感,呈条索状,压痛明显。④确认本症时,须与心脏病、胆囊炎、肺结核、脊椎先天性畸形、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所引起的背痛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