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ALC1/CHD1L与OV6阳性肝癌细胞的关系及其对干性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方法观察肝癌Huh7及Hep G2细胞中ALC1/CHD1L和OV6的表达及定位;q RT-PCR检测ALC1/CHD1L sh RNA干扰后对肝癌Huh7及Hep G2细胞干性相关分子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标记结果显示肝癌Huh7细胞和Hep G2细胞中均有ALC1/CHD1L与OV6的表达,两者共表达率为34.3%及48.34%;ALC1/CHD1L sh RNA干扰及q RT-PCR实验结果显示敲减Huh7及Hep G2细胞ALC1/CHD1L表达可引起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等干性相关分子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Huh7及Hep G2 OV6阳性细胞中有ALC1/CHD1L表达;敲减ALC1/CHD1L表达可引起Huh7及Hep G2细胞干性相关分子Oct4、Sox2、Nanog、Bmi1、β-catenin表达明显下调。  相似文献   
2.
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采用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手术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采用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修复9例足踝部皮肤缺损的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2~63岁。创面均位于足、踝部,并伴有骨、肌腱或血管神经外露,其中足部创面6例,踝部创面3例。皮肤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6.0 cm×13.0 cm,切取皮瓣面积为2.0 cm×3.0 cm~7.0 cm×15.0 cm。皮瓣供区均取腹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观察岛状皮瓣外观、质地、供区情况,根据张浩等制定的疗效满意度评分方法进行满意度评价,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血液循环稳定,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均于术后2周Ⅰ期愈合。术后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2~18(8.0±2.3)个月。皮瓣全部Ⅰ期成活,蒂部平整,无臃肿及"猫耳"畸形,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颜色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游离植皮后创面平整,无明显瘢痕增生。9例患者满意度评分均为满意,AOFAS评分均为优。结论:采用外踝前动脉降支顺行岛状皮瓣具有不牺牲主干血管、皮瓣薄等优点,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正常细胞或细胞群发生突变,正常控制细胞生长的机制受到破坏,癌细胞不受控制杂乱无章地自主繁殖并迅速向周围组织扩散,造成了正常生理机能的障碍和机体的严重消耗。彻底治疗癌症的方法:根治性手术后,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均已明显地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并不同程度地改善了生存质量,但是,疾病本身以及各种治疗是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机体的营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假体植入带来的力学变化导致远端微动的原因,以利于进一步对假体设计和选材及假体临床效果等多因素进行理论分析.方法:通过数学力学推导,假设股骨和假体柄为完全结合的同心圆柱体,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界面应力传递理论模型,获得了界面剪切应力和径向应力随Z位置变化的分布.结果:界面最大的剪应力发生在z=0处,即股骨颈的截面上,当z>0.1 m时剪应力非常小,即股骨柄远端剪应力非常小;界面的径向应力随股骨柄长度Z的增加而加大,当z>0.05 m时,径向应力几乎不变,即股骨柄远端的径向应力大.结论:股骨假体远端微动由径向应力引起.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的发生,归根结底是正常细胞或细胞群发生突变,正常调控细胞生长的机制受到破坏,癌细胞不受控制杂乱无章地自主繁殖并迅速同周围组织扩散,造成了正常生理机能的障碍和机体的严重消耗。彻底治疗癌症的方法:根治性手术后,放疗、化疗,免疫治疗,中药治疗,均已明显地提高恶性肿瘤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采用锁骨远端解剖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24例,女8例;年龄22~68(42.3±12.7)岁;根据Robinson分型:2A2型6例,2B1型18例,2B2型8例。术前均无血管、神经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0~6(3.1±1.4) d。对比手术前后双侧锁骨长度以评价骨折复位情况,并于术后6个月采用Constant评分评价患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1~18(13.3±2.2)个月。术后无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失效、骨折端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出现。创面均Ⅰ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10.2±1.1)周。锁骨短缩长度由术前的(11.2±3.6)%减少至术后2 d的(0.4±0.3)%。10例患者于术后8个月行内固定拆除,术后无再骨折发生。Constant评分由术前的23.53±5.21提高至术后6个月的94.30±5.60,其中优26例,良4例。患者对术后瘢痕美观程度及患肩功能均表示非常满意。结论:采用锁骨远端解剖型锁定钢板闭合复位、微创内固定治疗锁骨中外1/3骨折,可取得良好的手术疗效,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不影响美观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带深筋膜缝匠肌蒂髂骨瓣治疗青状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3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深筋膜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治疗。结果:本组13例术后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功能按照Harris标准,优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2%。结论:带深筋膜缝匠肌蒂髂骨瓣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术式.方法 48侧成尸足标本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5侧新鲜足标本动脉造影,观测躅横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足底内侧动脉深支的外径、分布及其之间的吻合,并对躅趾底内侧动脉浅支进行分型,观察足内侧皮瓣内的动脉吻合和分布范围.临床上应用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12~54岁,平均32岁.皮肤缺损面积2.5 cm×3.5 cm~7.5 cm×9.5 cm.结果 <足母>横动脉与躅趾胫侧趾底固有动脉、<足母>趾腓侧趾底固有动脉、第一跖底动脉远侧段吻合形成动脉环.<足母>展肌上缘动脉弓和足底内侧动脉深支内侧支在<足母>展肌表面形成动脉网.临床上采用足内侧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12例均获得成功.皮瓣切取面积3 cm×4 cm~8 cm×10 cm.全部病例随访1~3年,平均2年,皮瓣全部成活,无破溃、臃肿,足、踝部功能正常,足部血供佳.结论 足内侧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皮瓣旋转点最远可前移至<足母>趾近节趾中点,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好、手术方式简便、切取后对足部血供影响较小,是修复足前部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服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本社区60~75岁人群中随机分发问卷,调查在过去1年中服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同时有跌倒史的人群样本。通过回归分析研究在老年人群中服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跌倒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调查4 696人,男2 546人,女2 150人,平均年龄66.3岁,21.7%的被调查者有跌倒史。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相关(OR,95%CI)的中枢神经性药物有:阿片类药(2.4,1.5~3.7)、非阿片类止痛药(1.7,1.4~2.1)、抗癫疒间药(2.8,1.5~5.1)、抗抑郁药(2.8,1.9~4.1)、抗焦虑药(1.5,0.9~2.6)。其中阿片类药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明显相关,抗精神病药与跌倒没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多数中枢神经系统药物与老年人跌倒风险相关,并能使跌倒风险增加2~3倍。  相似文献   
10.
哮喘状态是呼吸系统抢救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与脱水、痰栓形成阻塞使小气管紧张、接触过敏原、感染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严重紫绀、大汗淋漓,甚至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抢救措施主要包括:积极补液、大剂量的皮质激素的应用。本文结合典型临床病例,谈谈在抢救哮喘持续状态患者过程中有关输液方面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