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2015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儿童胫骨棘骨折复位、PDS-Ⅱ强张力缝线固定技术.方法 2001年2月~2006年8月共收治17例,按照Meyers and McKeever分型:Ⅱ型6例,Ⅲ型11例,均在关节镜下对骨折进行复位、PDS-Ⅱ强张力缝线固定.结果 17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1.0±4.5)个月.临床检查膝关节不稳征消失,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阴性,无伸直受限,据Merchant和Diez评分标准,优14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4.1%.结论 该手术方式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可同时处理关节腔内其他损伤、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当前全膝关节置换术所面临的问题有:如何延长关节假体的寿命,如何使患者在术后有正常关节的感觉,如何使假体有接近于正常关节的运动学表现和关节活动度。其中改进关节屈曲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Insall在1979年就提出膝关节至少要屈曲到90°,才能满足13常生活的需要,可是Tew在1989年却报道,还有46%的患者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屈曲不到90°。  相似文献   
3.
四肢骨折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伤口感染并发慢性骨髓炎已不少见,治疗非常困难。我院自2001年1月~2006年3月采用碘伏(Iodophors)溶液灌注冲洗病灶、Ⅱ期自体髂骨移植治疗,疗效满意,临床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5.
我们对200例脑震荡患者1年后的临床症状及脑电图进行了随访检查,结果如下。1.材料与方法:男134例,女66例,平均年龄36岁,均系本院急诊科观察住院病人,按《神经外科学》所述标准确诊为脑震荡,经治疗痊愈或好转  相似文献   
6.
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最终将发展为髋关节骨关节炎产生严重功能障碍,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因患者年龄及临床症状而不同,一直是髋关节外科领域争论的焦点。目前临床对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较多,对于年轻的早、中期患者可采取各种类型的重建性骨盆截骨手术,以达到缓解疼痛及阻断或延缓继发性骨关节炎病理进程的目的;对于晚期病例目前主要以关节置换为主,重建患者的髋关节正常生理功能。本文通过应用计算机检索Pub Med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2000年1月~2014年5月有关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方面的文章,排除重复性研究,共保留20篇文献进行综述,就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等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26例,经过CT评估均为三柱骨折,手术采用漂浮体位,前外侧联合后侧倒L切口入路,微创三柱固定,评估治疗效果,手术时间,骨折愈合,并发症。结果26例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总优良率88.5%。结论微创三柱固定方案手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特别是波及后柱的骨折疗效确切,骨折愈合好,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慢性下腰痛与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骶骨倾斜角和腰椎前凸角与慢性下腰痛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1997~2005年以反复腰痛为主诉的门诊患者539例。对照组476例。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分别采用Ferguson法和Cobb法测量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并调查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后对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性下腰痛组ODI较高。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较大,(P〈0.01).对照组中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存在着相关性。结论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与较高的慢性下腰痛的发生率有关。正常人群中合适的腰椎前凸角与骶骨倾斜角的比值是0.7~0.9。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的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如果治疗不当,致使踝穴间隙改变,都会引致负重疼痛或者关节不稳,日后必将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999年1月~2000年12月,我院收治60例踝部骨折脱位患者,依据骨折复位与否,分别给予石膏外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