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基于30年文献数据挖掘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用药规律,为跟痛症的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对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的中文文献进行检索,构建跟痛症的外用中药数据库,通过对中药频次统计、相互关联规则分析、分层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总结和分析高频次中药、核心药物及处方潜在规律。结果: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透骨草、红花、伸筋草、威灵仙、牛膝、川芎、川乌、桂枝、乳香、当归、草乌、没药、独活、海桐皮、苏木、木瓜、花椒、五加皮、防风、艾叶;在四气分布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温性中药,其次为平性和热性中药;在五味分布中使用最多的为辛味中药,其次为苦味和甘味中药;在归经分布中使用最多的前3位分别为肝、脾、肾经;在支持度设置为≥20%的基础上,将置信度设为≥80%,得到“白芍-当归”“没药-红花”等搭配规则的关联药物共27组;通过高频次中药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共14组。结论: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主要以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活血化瘀为主。药性主要为温、平、热,药味主要为辛、苦、甘,归经主要为肝、脾、肾经。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中治疗肩周炎的中药复方专利,探讨其治疗肩周炎的组方规律,为肩周炎的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依据。方法 设置时间为2005年1月19 日至2021年10月8日,检索中国专利公布公告网站(http://epub.cnipa.gov.cn/)上公开发布的关于中药复方治疗肩周炎的专利。将符合检索的中药复方专利,进行组成药物的名称规范后,依次录入Excel 2019软件和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建立数据库,通过对中药频次统计、性味归经及相互关联规则进行处理,分析其组方规律,并根据分析结果进行组合新方。结果 共纳入符合专利206项,包含206个中药复方,共有中药577味。常用中药有179味(频次≥3次),其中排名前20位的主要是桂枝、当归、羌活、生甘草、威灵仙、黄芪、白芍、红花、秦艽、鸡血藤、防风、桑枝、川芎、乳香、伸筋草、细辛、杜仲、川乌、丹参、没药;在四气分布中使用频率最多的为温性药,其次为平性和寒性中药;在五味分布中使用最多的为苦味中药,其次为辛味和甘味中药;在归经分布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肝、脾、肾经。采用关联规则分析,共得到20个药物组合,其中频次出现较多的药对,采用降序排列依次为当归-桂枝、桂枝-羌活等,得到10个关系密切药物组合,由高至低依次排列为“当归、羌活-桂枝”“白芍-桂枝”等。采用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算法分析,获得12组新方核心组合,在此基础上,共得到新方6个。结论 中药专利复方治疗肩周炎以温阳散寒、益气活血法为主,辅以祛风湿、补肝肾和益脾气。常用药性温、平,药味苦、辛、甘,归肝、脾、肾经的中药;组方思路多以发散风寒、活血化瘀止痛、舒筋通络等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三维模型的生物力学作用。方法: 收集1例48岁LDH女性患者(身高163 cm,体重53 kg)的腰椎CT图像,使用Mimics 20.0、Geomagic Studio、Solidwords等软件建立L4,5节段LDH患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模拟水平位置、前屈30°、后伸10°体位下的按压手法,在施加按压力之后,观察不同体位下按压手法对椎间盘、神经根各个组织的应力、应变、位移的影响。结果: 成功建立L4,5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模型有效,分别在水平位置、前屈30°、后伸10°体位下进行按压手法时,纤维环应力大小分别为0.732、5.929、1.286 MPa,髓核应力大小分别为0.190、1.527、0.295 MPa,纤维环应变大小分别为0.097、0.922、0.424,髓核应变大小分别为0.153、1.222、0.282;椎间盘在Y方向上的整体位移距离分别为-3.707、-18.990、-4.171 mm,神经根在Y方向上的位移距离分别为+7.836、+5.341、+3.859 mm;神经根和椎间盘在Y方向上的相对位移距离分别为11.543、24.331、8.030 mm。结论: 按压手法能使突出的椎间盘产生收缩和回纳趋势,通过增加突出椎间盘和神经根之间的距离,达到减轻神经压迫症状,达到对LDH的治疗目的,其中在前屈30°时按压手法作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骨关节炎注重辨证论治,但因历代医家认识骨关节炎的切入点有所不同,导致现代医家中医药辨治骨关节炎的理论体系各有所侧重,梳理发现目前主要从脏腑、六经、病因、络病、髓系等不同学术思路辨治骨关节炎,总体而言均取得了一定疗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近30年文献中内服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药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和遣方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万方、维普、知网三大中文数据库近30年已发表的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相关文献,通过统一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合并重复文献,整理、归纳和分析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方剂功效和中医证型规律。结果 317篇有效文献中共有436个方剂,统计的方剂功效共有12个,总使用频次为1 374次。所列的中医证型共有14个,总使用频次为1 759次。结论 中药内服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中医证型分为三大类:虚证(肝肾亏虚)、实证(气滞血瘀、寒湿痹阻、痰湿痹阻、湿热瘀阻、风寒痹阻、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虚实夹杂证(气虚血瘀、肾虚血瘀);中医治法分为三大类:补法(补益肝肾)、泻法(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祛湿化痰、清热除湿、祛风散寒、祛瘀化痰、祛风除湿)、补泻兼施法(补气活血、补肾活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