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翟正佳  董健文  刘仲宇 《中国骨伤》2021,34(11):1087-1090
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full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近年来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简要介绍该术式的发展历史、技术要点、适应证、疗效以及并发症。笔者认为经椎间孔入路全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具有与传统手术同样的临床效果,并且能够有效减少组织损伤和术中出血、降低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平均住院日,但仍需完善远期随访,以进一步评估该术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与对照人群血清骨钙素(serum osteocalcin,s OC)水平。方法荟萃分析。检索CENTRAL、Pub Med和CNKI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筛选关于骨质疏松症患者与对照人群s OC水平比较的病例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进行Meta分析,比较在不同性别及检测不同s OC分子片段的情况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与对照人群体内的s OC水平,以获得相关临床证据。结果共纳入22项女性研究(包括2906人)以及13项男性研究(包括1338人)。绝经后骨质疏松(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组与对照组相比s OC水平明显升高[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1.59,5.84),P=0.0006],与PMO的高骨转换率相符。而男性原发性OP发病机制不同于PMO,OP组与对照组相比s OC水平无统计学差异[95%CI(-2.31,3.98),P=0.60],此结果可能与男性原发性OP骨代谢状态较为复杂且存在异质性有关。结论 PMO患者s OC水平升高,结果对于PMO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男性原发性OP患者s OC水平变化情况仍有争议,综合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无差异。s OC检测尚缺乏统一标准,本研究结论尚需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比较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术(镜下融合)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22年2月共46例单节段镜下融合病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40~80岁,平均60.9±10.5岁,术后随访时间3~47个月。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其中18例为经椎间孔入路,28例为经关节突入路,均采用工作内径7.1mm的大通道脊柱内镜。术前、术后3d及末次随访时使用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价临床疗效。术后3d复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及腰椎CT评价减压与内固定情况。术后随访超6个月且复查腰椎CT者,按照Bridwell标准判断融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诊断、术前椎间隙高度、手术节段,术前ODI评分、VAS评分及JOA评分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椎间孔入路组72.2%的患者术前存在单侧根性症状,而经关节突入路组则有64.3%术前为双侧根性症状,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20)。经椎间孔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27.7±89.9min,住院时间平均14.8±6.0d;经关节突入路组手术时间平均385.9±96.7min,住院时间平均19.5±7.8d,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P=0.038)。经关节突入路组75%的患者接受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ODI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评分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与术前比较显著增加(P<0.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间大于6个月且复查CT者共21例,其中20例(95.2%)达到骨性融合,两组融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经关节突入路单孔同轴大通道内镜下行单节段腰椎椎间融合均安全、有效,经椎间孔入路的手术时间较短,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三维CT导航技术引导脊柱内镜下腰椎椎间融合术的可行性、技术要点与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1年10月共56例脊柱内镜下腰椎椎体间融合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术中采用的影像学技术分为三维CT导航组和X线透视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置钉准确率和手术疗效。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和改良MacNab评分标准评价手术疗效。采用X线评估每组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维CT导航组共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包括cage滑入腹膜后间隙1例、cage下沉1例、出口根不完全损伤1例;X线透视组1例患者出现出口根神经节刺激症状。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显著恢复(P<0.05)。三维CT导航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透视组(99.2%vs. 93.3%,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JOA评分及ODI均较术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