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783篇
  免费   12603篇
  国内免费   7053篇
耳鼻咽喉   1252篇
儿科学   2228篇
妇产科学   797篇
基础医学   7685篇
口腔科学   2668篇
临床医学   15727篇
内科学   10819篇
皮肤病学   1385篇
神经病学   2746篇
特种医学   516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1243篇
综合类   35229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14898篇
眼科学   1498篇
药学   15001篇
  177篇
中国医学   12936篇
肿瘤学   5938篇
  2024年   387篇
  2023年   1504篇
  2022年   3845篇
  2021年   4996篇
  2020年   4300篇
  2019年   2321篇
  2018年   2455篇
  2017年   3532篇
  2016年   2707篇
  2015年   4833篇
  2014年   6480篇
  2013年   8211篇
  2012年   11734篇
  2011年   12309篇
  2010年   11194篇
  2009年   10233篇
  2008年   10552篇
  2007年   10113篇
  2006年   8897篇
  2005年   7037篇
  2004年   4946篇
  2003年   4025篇
  2002年   3203篇
  2001年   2881篇
  2000年   2380篇
  1999年   913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173篇
  1994年   137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目的 回顾性分析腰方肌阻滞对腹腔镜肝切除术后急性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于我院行择期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24例,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仅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腰方肌组采用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联合全凭静脉麻醉,两组术后镇痛方案均为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麻醉期间常规监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氧饱和度,采用腰方肌阻滞的患者在阻滞完成后15 min记录阻滞平面。分别于术前、术后2 h、术后8 h、术后12 h、术后24 h和术后48 h对患者进行VAS评分。记录患者术中和术后PCIA阿片类药物消耗情况及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瘙痒和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腰方肌组患者在术后2、8、12 h 3个时间点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方肌组12名患者最高阻滞平面为T6(T6~10),最低阻滞平面为L1(T12~L1)。与对照组相比,腰方肌组术中和术后PCIA阿片类药物消耗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腰方肌阻滞能够有效缓解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术后急性期疼痛,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  相似文献   
992.
993.
幽门螺旋杆菌对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幽门螺旋杆菌 (HP)对慢性胃炎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影响。 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法 ,观察正常人、HP- 组和HP+ 组慢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内G、D细胞的数量 ,G D细胞的比值以及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 结果 G细胞数量在 3组中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HP+ 胃炎组D细胞显著减少 ,与其他 2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G D细胞比值增高 ,G、D细胞接触的百分率下降。 结论 HP可抑制胃窦D细胞生长抑素的合成和D细胞的增殖 ,从而可能减少D细胞对G细胞胃泌素分泌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4.
苗族成人体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我国苗族成人体型特点与规律。方法:应用Heath-Carter人体测量法,对广西隆林县德蛾乡456例20~55岁苗族成人体型进行了研究。结果:(1)苗族平均体型男性为均衡的中胚层体型(1.9—4.7—1.9),女性为偏内胚层的中胚层体型(3.2—4.2—1.3);(2)苗族男、女20~50岁间随着年龄增加,中因子值明显增加,外因子值略有减少,内因子值变化不大,中因子值的最大值及外因子值的最小值均在45岁组;(3)苗族男女间体型各年龄组差异极高度显著;结论:苗族与其他群体体型比较,苗族体脂较少,骨骼肌肉较发达,身体线性度较低。  相似文献   
995.
续断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观察续断对大鼠去卵巢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骨折愈合中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选取30只4月龄大鼠,分为假手术骨折对照组、去卵巢骨折对照组、去卵巢骨折中药处理组。后两组去卵巢3月造成绝经后骨质疏松模型,之后三组均造成桡骨远端骨折,灌药1月后检测桡骨骨痂生物力学强度。结果:中药处理组最大剪切力17.76±1.25N,剪切应力1.12±0.13N/mm2,生物力学性能与基础骨折对照组相接近,明显优于去卵巢骨折对照组(P<0.01)。结论:续断能改善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骨痂的生物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采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结合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银染技术,并构建载脂蛋白CII(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梯阶标准;检测正常汉族人群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检出36种(TG)n(AG)m序列基因型、12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17、18、26-35,其频率分别为0.061、0.011、0.002、0.002、0.054、0.255、0.372、0.084、0.026、0.039、0.052、0.041。检出7种(AG)m序列基因型、4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为6、7、8、9,其频率分别为0.002、0.152、0.812、0.034。与欧洲白种人比较,ApoCII基因二核苷酸串联重复序列(TG)n(AG)m及(AG)m序列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具有明显的种族差异性(P<0.01,P<0.01)。  相似文献   
997.
广东2003年末SARS患者冠状病毒抗原抗体动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SARS-IgG、SARS-IgM、核壳蛋白-IgG抗体和核壳蛋白抗原的变化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对2003年末至2004年初新发4例SARS病人的系列血清进行上述4项的滴度检测。结果在病人较早期的血清中可以检测到核壳蛋白抗原,随着抗体水平的升高,抗原含量迅速下降。抗体E升下降快,在最高水平维持时间短,并且除第1例外,其余3例的抗体滴度均小于1:100,核壳蛋白抗体变化规律与总的IgG抗体一致,但滴度更低。结论抗体变化规律与前次流行不同,抗体水平变化快,应注意及时采集标本。抗原检测可作为一种实验室诊断依据。核壳蛋白抗体可考虑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998.
探讨B7-H3分子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成熟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DC,在诱导过程中,加入B7-H3单抗21D4共培养,经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上B7-H3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分泌量,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结果:B7-H3分子在未成熟和成熟Mo-DC上均有高水平表达,抗人B7-H3单抗21D4能上调Mo-DC表面CD80、CD86和CD83的表达,提高Mo-DC的共刺激能力,促进T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能显著促进T细胞分泌IL-10。由此表明,B7-H3单抗21D4交联作用可以促进Mo-DC体外成熟,上调其共刺激T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9.
1000.
目的 考察一个548位点C→T单核苷酸突变的雌激素受体(ER)在体外条件下,对乳腺癌细胞株(MCF-7)信号通路的影响,以探讨ER单核苷酸突变引起非雌激素依赖性性早熟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重叠延伸PCR定点诱变技术对548位点的碱基进行定点突变.构建定点突变表达载体pSG5-MuER.构建含雌激素受体反应元件(ERE)的萤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ERE-Luc.将野生和突变ER质粒分别和pGL3-ERE-Luc共转染MCF-7细胞,观察萤光素酶的变化,以检测突变ER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ER突变质粒psG5-MuER和ER报告质粒pGL3-ERE-Luc,psG5-MuER较pSG5-ER能够增加萤光素酶的产生.结论 该突变雌激素受体在体外具有高促转录活性特征,构建的载体可用于进行进一步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