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775篇
  免费   21035篇
  国内免费   12188篇
耳鼻咽喉   1949篇
儿科学   3353篇
妇产科学   1267篇
基础医学   12954篇
口腔科学   3800篇
临床医学   24411篇
内科学   18376篇
皮肤病学   2434篇
神经病学   4717篇
特种医学   80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18113篇
综合类   56056篇
现状与发展   43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3655篇
眼科学   2380篇
药学   24240篇
  308篇
中国医学   21568篇
肿瘤学   9308篇
  2024年   731篇
  2023年   2653篇
  2022年   6522篇
  2021年   8759篇
  2020年   7477篇
  2019年   4122篇
  2018年   4502篇
  2017年   5977篇
  2016年   4497篇
  2015年   8379篇
  2014年   10728篇
  2013年   13079篇
  2012年   19010篇
  2011年   19836篇
  2010年   17780篇
  2009年   15669篇
  2008年   16823篇
  2007年   15764篇
  2006年   13689篇
  2005年   10811篇
  2004年   7698篇
  2003年   6198篇
  2002年   4694篇
  2001年   4392篇
  2000年   3251篇
  1999年   1310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46篇
  1996年   328篇
  1995年   274篇
  1994年   286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38篇
  1990年   10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4篇
  1965年   12篇
  1964年   13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1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11篇
  1956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在胆管引流管周围做成人工窦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实验兔胆管引流动物模型。10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每亚组10只,在手术后3、6、9、12、15d分别剖腹了解5亚组中一亚组胆管引流管窦道形成情况,并取部分窦道壁送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窦道完全形成动物数分别为:3d8只,6d10只,9d10只,12d10只,15d10只;对照组分别为:3d1只,6d1只,9d2只,12d3只,15d4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在胆管引流管周围形成人工窦道的方法简单、实用,不仅可缩短留置T管的时间,而且可有效防止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活血软坚方对大鼠膜性肾小球肾炎(MN)肾小管间质损害的影响,并探讨活血软坚中药对MN伴发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大鼠MN模型,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组、治疗组,观察24h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并对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ColⅠmRNA和ColⅢmRNA的表达。结果:本方能明显降低蛋白尿及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清白蛋白,减少免疫复合物沉积,改善肾小球及肾小管的病理损伤。结论:活血软坚方能减轻尿蛋白对肾小管的损伤,减少细胞外基质在肾间质的积聚,减轻肾脏病理损伤,从而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右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发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31岁,从事煤矿井下工作。因持续性胸骨后疼痛伴大汗淋漓30分钟入院。即往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0/70mmHg,肥胖体型、体重96Kg,意识清.急性痛苦面容;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Ⅱ、Ⅲ、aVF、V4R、V5R、V7~V9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4mV,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特点,提高其诊断正准率。方法对25例副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影像检查方法诊断副神经节细胞瘤的价值。结果16例位于腹膜后、4例位于心脏、2例位于膀胱、2例位于胸腔近膈顶处、1例位于肝门区。以囊实性为主,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MR及CT平扫肿瘤信号及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实性部分可明显强化。17例肾上腺髓质^131I-间碘苄胍(^131I-MIBG)显像阳性率为88.2%(15例);7例行生长抑素受体^99Tc^m-奥曲肽(^99Tc^m-octreotide)显像者,6例阳性。结论CT、MRI可显示肿瘤内部结构特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131I-MIBG显像有定性价值,^99Tc-octreotide显像可提供补充信息。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4(AQP-4)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时脑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应用MR扩散加权成像(DWI)探讨脑水肿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5只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急性组(25只)、慢性组(25只)和对照组(15只),分别诱发急、慢性肝功能衰竭。行DWI观察异常信号分布情况,测量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处死后进行血氨检测,取与DWI检查对应的大脑层面切片行病理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检测AQP-4蛋白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急性组肝细胞坏死及脑水肿明显,慢性组呈肝硬化改变,脑水肿不明显。血氨浓度急性组、慢性组和对照组分别为(516±46)、(158±26)和(148±3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8.325,P〈0.01)。顶部皮质区、外侧部皮质区和邻近侧脑室区的DWI信号强度对照组分别为516±160、727±183和656±181;急性组分别为1766±438、1223±503和1216±446;慢性组分别为700±213、820±263和713±2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4.612、3.422和5.581,P值均〈0.05)。相应区域AQP-4蛋白表达水平(用平均灰度值表示)对照组分别为7379±1617、8104±2093和4851±2178;急性组分别为9580±2616、11057±2334和2949±1735;慢性组分别为12137±2332、11135±3102和7688±2925,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414、4.602和7.002,P值均〈0.05)。急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有相关性(r=0.756,P〈0.05),慢性组AQP-4蛋白表达水平与DWI信号强度无相关关系(r=0.236,P〉0.05)。结论在急、慢性肝功能衰竭中血氨增高是导致脑内能量代谢异常、星形胶质细胞内AQP-4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的主要因素;DWI技术发现的信号异常可很好的反映脑水肿、AQP-4蛋白表达异常的范围、程度。  相似文献   
996.
1.318 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损伤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1.318μm近红外激光对皮肤的损伤效应,确定损伤阈值并观察损伤修复情况。方法 以普通白色仔猪为实验动物,以输出波长1.318μm的Nd:YAG激光照射猪躯干两侧皮肤。损伤阈值实验时以肉眼可见红斑反应为判定标准,于照后即刻观察皮肤红斑发生率,采用加权概率单位法计算红斑发生率为50%时所对应的激光剂量,即损伤阈值ED50。损伤修复观察实验所用激光剂量均高于损伤阈值,于照后即刻至49d观察皮肤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1.318μm激光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为9.2J/cm^2。随着激光剂量的提高,皮肤损伤反应依次表现为暂时性红斑反应、持续性红斑反应、白色凝固斑、淡褐色(炭化)凝固斑。损伤修复所需的时间依次为数分钟、数天、十余天、数十天。结论 1.318μm激光可致仔猪皮肤损伤的阈值剂量ED50为9.2J/cm^2。激光剂量越高,皮肤损伤越重,修复所需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997.
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输血治疗的特殊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已成为临床所共识。为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老年及儿童外科病人作为特殊群体,在输血治疗中的特殊性也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98.
杨彬  尹晓  张玲  马海波  李静  张雯雯 《中国骨伤》2007,20(7):445-447
目的:通过对肱骨中下段和桡神经的解剖观测,设计桡神经移位术,为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中或术后取内固定物避免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解剖学技术,对15具10%甲醛固定的成人男性尸体30侧上肢桡神经的走行、分支与肱深血管的关系进行了解剖观察与测量,同时对100侧干燥肱骨的长度、桡神经沟长度及桡神经走行的角度(桡神经沟与肱骨纵轴夹角)进行观测,并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应用于桡神经移位术的方案设计及实施。结果:①骨标本测量:肱骨平均长度左侧为(30.60±1.46)cm(27.80~33.00cm),右侧为(31.38±1.23)cm(29.20~33.70cm);桡神经沟平均长度左侧为(56.52±10.13)mm(43.82~75.68mm),右侧为(65.74±5.80)mm(55.42~78.82mm);桡神经走行的平均角度左侧为(13.00±1.08)°(10.00°~13.50°),右侧为(13.86±0.97)°(10.50°~14.50°)。②尸体标本观察:桡神经走行中的角度:桡神经在桡神经沟内由内上斜向外下方,穿过外侧肌间隔后行向内下方,形成向内开放的钝角。角度明显29侧(占96.67%);不明显1侧(占3.33%)。③桡神经分为浅深支的位置:在肱骨内外上髁连线(髁间线)以上17侧(占56.67%),在髁间线以下10侧(占33.33%),平髁间线3侧(占10.00%)。④从桡神经出口到桡神经分叉的平均距离(弧距)为(14.26±1.01)cm(12.80~19.20cm)。⑤桡神经和相邻肱深血管的关系:桡神经在肱深血管内侧12侧,在肱深血管外侧10侧,和肱深血管相交叉8侧。⑥临床5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行桡神经移位术后肱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骨折全部愈合,无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桡神经移位术设计合理,符合桡神经的解剖生理,为肱骨中下段骨折进行各种内固定提供了更大的操作空间,减少了术中或术后(取内固定时)桡神经再损伤的发生,且不增加手术难度和损伤,是一种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在微钙化形成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搜集钼靶X线检查及临床资料齐全的61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依据钼靶片中癌瘤微钙化征象进行描述并分组。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MP-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骨桥蛋白(OPN)、骨连接蛋白(ON)表达以及微钙化的关系。结果BMP-2阳性表达率为65.57%(40/61)。钙化组与无钙化组比较,BMP-2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8,P〈0.05)。BMP-2阳性表达与OPN的高表达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627,P〈0.05),与ON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7,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BMP-2的表达与OPN的表达及微钙化的出现具有密切关系,BMP-2在乳腺癌微钙化形成中可能发挥了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氧化锌乳膏剂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取处方量油相与水相分别置玻璃烧杯中,置水浴加热75℃使其熔化后,在相同温度条件下,两液合并搅拌至凝(约50℃)时加入氧化锌即得乳膏剂,采用络合量法乙二胺四醋酸二钠标准滴定液测定氧化锌的含量.结果 氧化锌乳膏制剂稳定,氧化锌在16%~24%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55%,RSD为0.25%(n=9).结论 本制剂处方工艺设计合理,质量控制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