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342篇
  免费   12040篇
  国内免费   6665篇
耳鼻咽喉   1136篇
儿科学   1798篇
妇产科学   1126篇
基础医学   10548篇
口腔科学   2029篇
临床医学   14778篇
内科学   13639篇
皮肤病学   1594篇
神经病学   4207篇
特种医学   4284篇
外国民族医学   39篇
外科学   8323篇
综合类   22600篇
现状与发展   34篇
一般理论   8篇
预防医学   9974篇
眼科学   3113篇
药学   13351篇
  186篇
中国医学   8962篇
肿瘤学   7318篇
  2024年   384篇
  2023年   1670篇
  2022年   3780篇
  2021年   5880篇
  2020年   4828篇
  2019年   3560篇
  2018年   3668篇
  2017年   4135篇
  2016年   3552篇
  2015年   5789篇
  2014年   7061篇
  2013年   7590篇
  2012年   10750篇
  2011年   11237篇
  2010年   8102篇
  2009年   6663篇
  2008年   7335篇
  2007年   6790篇
  2006年   6164篇
  2005年   4885篇
  2004年   3348篇
  2003年   3028篇
  2002年   2349篇
  2001年   1671篇
  2000年   1259篇
  1999年   903篇
  1998年   492篇
  1997年   469篇
  1996年   325篇
  1995年   323篇
  1994年   246篇
  1993年   116篇
  1992年   116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3篇
  1989年   67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8篇
  1977年   10篇
  1976年   7篇
  1974年   9篇
  197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mPer2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作用的影响。方法:将构建好的mPer2全长表达质粒(pcDNA3.1-mPer2)转染入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中,并以pcDNA3.1空质粒转染为对照,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和MTT法检测结果均显示Period2转染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较空质粒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mPer2的高表达能显著性的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生长。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外周血和蜕膜淋巴细胞凋亡在早期自然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FAS/FASL、Annexin-Ⅴ及蜕膜组织淋巴细胞FAS/FASL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组Annexin-Ⅴ,FAS和FASL分别是(1.19±1.39)%,(56.64±11.19)%,(4.37±2.65)%;自然流产组分别是(1.96±2.43)%,(57.47±10.41)%,(4.45±2.1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 0.262;0.710;0.596.正常妊娠组蜕膜组织淋巴细胞表达FAS,FASL分别为(30.88±16.13)%,(2.24±0.62)%,自然流产组分别是(32.63±13.45)%,(3.91±1.90)%,两组FAS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为0.515;两组FASL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结论蜕膜淋巴细胞FASL表达上调可能是早期自然流产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93.
牛磺酸对大鼠心脏模拟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大鼠心脏模拟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模型上观察了牛磺酸的心肌保护作用。实验结果发现预先给大鼠牛磺酸灌胃(300mg/kg)三日或再灌注同时给药(20mmol/L),对心肌均有保护作用,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内的Mb、LDH的漏出,降低心肌MDA的生成,减轻细胞内钙的聚集,促进心肌ATP含量的恢复。在本实验条件下预防应用牛磺酸较再灌注的同时应用更为有效,表现为更大程度地减少LDH漏出,抑制心肌MDA生成和钙聚集。结果证明牛磺酸具有心肌保护作用,对于防治心肌I/R损伤可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观察体外肿瘤抗原冲击致敏的白细胞介素 2 (IL 2 )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对肾癌小鼠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相关的免疫机理。方法 :通过重组腺病毒的介导 ,将IL 2基因转入新鲜分离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经肿瘤抗原冲击致敏后回输治疗原位肾癌小鼠 ,采用 4h5 1 Cr释放法检测脾脏NK和CTL活性。结果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体内回输可使肾癌小鼠肺转移结节明显减少 ,存活期明显延长 ,40 %肾癌小鼠达到长期存活。治疗后荷瘤小鼠脾脏NK和CTL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IL 2基因修饰的巨噬细胞经肿瘤抗原冲击后自体回输是治疗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构建人颗粒酶B基因的可诱导表达载体 ,并将其在Hela细胞中诱导表达 .方法 :用PCR法获取人活性型颗粒酶B基因序列 ,克隆入pIND诱导表达载体中。将其与辅助质粒pVgRXR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Hela细胞后 ,用G4 18和zeocin筛选建系。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确定蜕皮激素A最佳的诱导浓度及诱导时间 ,并通过MTT比色法检测及细胞骨架染色等方法观察 ,表达的活性型颗粒酶B对Hela细胞形态和生长的影响。结果 :获得可诱导表达人活性型颗粒酶B基因的Hela细胞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表明 ,30 μmol/L蜕皮激素诱导 5d时目的蛋白表达最强 ,同时观察到Hela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 ,出现多核大细胞及固缩小细胞 ,并且细胞生长受到抑制。骨架分析进一步显示 ,多核大细胞的骨架发生异常。结论 :活性型颗粒酶B的可诱导表达系统的建立 ,为进一步研究颗粒酶B的生物学效应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96.
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Y染色体上AZF区域微缺失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技术,对20例不育患者AZF4个区的l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进行了微缺失检测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20例患者中共有3例发现微缺失(15%)。结论AZF微缺失是导致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细胞遗传学检查与AZF微缺失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通过对17483例甲状腺肿大中五种甲状腺病病例的收集、分析、整理、统计与提炼,确定了诊断原则,建立了知识库、病例库和正反双向混合推理机制,完成了用Turbo-Prolog语言编制。采用适用于表示医学产生式知识表示方法所开发的专家诊断与咨询系统,为教学、临床工作及家庭保健提供了有价值的软件。经临床病例验证,该软件准确、可靠、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临床及教学的现代化,提高人们的保健水  相似文献   
998.
CCMD-3与DSM-Ⅳ儿童孤独症两种诊断标准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的一致性,探讨CCMD-3儿童孤独症诊断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诊断标准中各症状条目的出现频率。方法:运用CCMD-3和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对连续首次就诊的255名可疑发育障碍儿童进行诊断。结果:两种诊断系统儿童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非孤独症诊断的总体一致率为96.08%;诊断差异主要来自于儿童孤独症和不典型孤独症的诊断不一致;个别症状在孤独症儿童中出现频率较低。结论:CCMD-3和DSM-Ⅳ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一致性;为进一步提高诊断一致性,对CCMD-3中个别症状条目予以调整有所必要。  相似文献   
999.
本文采用 MTT 示踪法,检测极低频弱磁场对 SY 细胞有无影响。结果发现:频率固定为50Hz 时变化磁场幅值,在150uT、300uT 下细胞吸光度值有明显降低;幅值固定为150uT 时变化磁场频率,在25Hz、50Hz、75Hz 磁场照射下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在10Hz、60Hz、100Hz、300Hz、500Hz 磁场照射下没有变化;幅值固定为300uT 时变化磁场频率,在500Hz、75Hz、100Hz、300Hz、磁场照射下吸光度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在10Hz、25Hz、60Hz、500Hz 磁场照射下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无蹼壁虎半阴茎形态学特征及意义 ;方法 :用光镜组织学及组织化学对无蹼壁虎半阴茎进行研究 ;结果 :研究发现半阴茎短且分叉 ,具以下几个特点 :①前方有舌状突起及小刺状结构 ;②有开放精沟 ,ALP(碱性磷酸酶 )反应阳性 ;③半阴茎后 1 /3具明显的海绵组织 ;④后方借纵形牵引肌与肛后囊相连。结论 :无蹼壁虎半阴茎与其他爬行动物的有一定的差异性 ,这是与它的生活习性及系统演化上所出的位置是相适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