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83篇
  免费   3885篇
  国内免费   2679篇
耳鼻咽喉   318篇
儿科学   623篇
妇产科学   495篇
基础医学   3041篇
口腔科学   585篇
临床医学   5126篇
内科学   4243篇
皮肤病学   347篇
神经病学   1235篇
特种医学   13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122篇
综合类   9625篇
现状与发展   24篇
预防医学   3700篇
眼科学   659篇
药学   5091篇
  54篇
中国医学   3400篇
肿瘤学   2411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1141篇
  2021年   1646篇
  2020年   1407篇
  2019年   966篇
  2018年   949篇
  2017年   1252篇
  2016年   956篇
  2015年   1723篇
  2014年   2210篇
  2013年   2449篇
  2012年   3697篇
  2011年   3710篇
  2010年   2900篇
  2009年   2528篇
  2008年   2772篇
  2007年   2770篇
  2006年   2466篇
  2005年   2102篇
  2004年   1533篇
  2003年   1430篇
  2002年   1103篇
  2001年   849篇
  2000年   702篇
  1999年   421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08篇
  1996年   145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18篇
  1993年   6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4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胃癌相关抗原MG7-Ag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胃癌相关抗原MG7-Ag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远癌食管组织、食管癌旁组织及112例食管癌组织中MG7-Ag的表达。结果MG7-Ag在远癌食管组织、癌旁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1.4%(5/44)、47.7%(21/44)和75.9%(85/112);食管癌组织中MG7-Ag的表达阴性24.1%(27/112)、弱阳性24.1%(27/112)、中度阳性33.9%(38/112)和强阳性17.9%(20/112);MG7-Ag的表达与肿瘤的侵犯深度(P=0.012)、淋巴结转移(P=0.029)和临床病理分期有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的分化程度和远处转移等无关(P〉0.05)。结论MG7-Ag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远癌食管组织及癌旁组织,MG7-Ag可能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通过对我科确诊的4例细小病毒B19(parvovimsB19)关节炎的临床特点的总结.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报道4例确诊为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4例患者(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5~55岁,发病年龄中位数为34岁。关节炎同时出现流感样症状、皮疹等表现,外周血细小病毒B19 IgM均阳性,3例患者外周血细小病毒B19DNA检测阳性,除外其他原因所致关节炎,治疗效果肯定,随访1~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 对于某些症状不典型的关节炎,应警惕细小病毒B19关节炎的可能,及时行细小病毒B19抗体及DNA检测,以助诊断。  相似文献   
103.
经股动脉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经股动脉途径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导致并发症的原因,进一步提高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76例中晚期恶性肿瘤采用经股动脉途径植入导管药盒系统,定期或不定期经皮经药盒灌注化疗和栓塞,总结其并发症。结果发生并发症13例,发生率为17.1%(13/76)。包括留置导管尖端移位4例,靶动脉闭塞2例,迟发出血2例,留置导管堵塞1例,切口延期愈合1例,药盒外露1例,留置导管与药盒分离1例,靶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结论经皮股动脉途径导管药盒系统植入术的并发症只要处理得当,是可以控制的。本技术不失为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高原高寒地区低氧环境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尿脱氧吡啶酚(DPD)的关系及红景天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雌性大白鼠75只,分别摘除卵巢或假性去卵巢。分为A组(假手术组),B组(切除卵巢组),C组(切除卵巢 尼尔雌醇组),D组(切除卵巢 红景天混合饲料组),E组(切除卵巢 红景天浸液组)。每组15只,术后在海拔3100m青海海北州地区饲养,术后3个月处死,应用放免方法测定血清IL-6、TNF-α和化学发光法测定尿中DPD含量。结果:B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显著高于A、C、D、E组。C、D、E组血清IL-6、TNF-α和尿DPD含量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红景天的抗高原骨质疏松症的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6、TNF-α含量和尿中DPD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5.
目的研究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IV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探讨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对照组)和66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病例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ER、PR、IV型胶原、MMP-9及TIMP-1表达。结果病例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ER、PR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MP-9水平明显增加(P<0.05),MMP-9/TIMP-1比值升高(P<0.01),IV型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MMP-9水平与ER、PR均呈正相关(r=0.605,P<0.05;r=0.697,P<0.05)。结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出血原因可能与雌激素作用下ER、PR表达失调有关,且MMP-9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从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构建双体抗体.方法 以固相化的地高辛对构建的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3~4轮后挑取克隆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鉴定其特异性,对抗地高辛阳性抗体克隆进行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选取活性好的克隆进行改造,构建双体抗体.结果 在抗体库的筛选过程中可见到明显的富集现象,获得了4株可与地高辛特异性结合的人源抗体,经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证明为不同克隆基因,阳性克隆的可变区基因轻链均属于λ第一亚群,重链分别属于第三和第四亚群.选取4号克隆进行基因改造,构建双体抗体表达载体,获得了活性较好的双体抗体.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技术获得了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改造成应用前景较好的双体抗体,可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107.
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是治疗经药物及介入治疗无效的冠心病的有效方法,对于准确地评价其手术前后的心室功能成为临床心脏病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由于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便捷等优点,从而成为目前临床评价心室功能的主要检测方法。本文将对目前用于评价CABG后左室功能的超声心动图诊断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评价技术及其基本原理1.1多普勒组织成像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是一种无创性室壁分析技术,将高速低振幅的血流频移信号滤过而保留低速高振幅的组织频移信号,高速捕获心肌的原始动态信息,实时显示心肌运动的方向与速度。DTI能准确、直观…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改善心脑血管缺氧载氧药物是一种创新药物。由于它半径比红细胞小400~1 000倍,易于通过毛细血管,给缺血组织及时供氧,迅速缓解或纠正缺氧状态,达到治疗抢救目的。血红蛋白的纯化工艺是载氧药物研制的重要工艺步骤。方法本研究建立了一套通过热敏法分离纯化人脐带血血红蛋白的工艺以及较为完善的纯化血红蛋白质量检测指标。结果与现有的纯化方式相比,热敏法操作简便,仪器设备造价低廉,纯化与病毒灭活同时进行,得到的纯化产品损失少,纯度高,各项理化指标达到国际水平。结论本工艺适用于规模制备纯化血红蛋白,为进一步研制治疗心脑血管缺氧载氧药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9.
手术结及打结方法的规范与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打结是手术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主要包括结扎打结(结扎血管、胆管、淋巴管等)、固定打结(固定引流管、引流条等)及缝合打结。手术不论大小都不能不做许多重复的打结动作,学习手术技术正是从学打结、练打结开始的。由于打结的操作太习以为常,许多手术医生对打结不够重视,对各种手术结并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甚至每日都在重复着不规范的打结操作。手术打结操作是否正确、熟练程度如何等不仅体现了手术医生的基本素质,而且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效果,甚至关系到病人的安危。  相似文献   
110.
腰椎术后切口积液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后侧入路腰椎术后切口积液产生的原因,探讨积液的分型并确定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白2001年6月~2006年6月本院共开展1986例经后侧入路的腰椎手术。使用内固定的手术877例,未使用内固定手术1109例,比较两组间切口积液的发生率。将发生积液的病人分为Ⅲ型:Ⅰ型:病因明确型,共28例;Ⅱ型:感染型,共11例;Ⅲ型:病因不明确型,共14例。Ⅰ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对因治疗,营养疗法。Ⅱ型病人给予穿刺抽液,清创,手术灌洗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治疗。Ⅲ型病人给予穿刺和预防应用抗生素。[结果]使用内固定组的切口积液率(4.33%)高于未使用内固定组(1.35%)P〈0.01。平均住院日:Ⅰ型14.7d,Ⅱ型:87.6d。Ⅲ型:15.6d。[结论]伴随手术过程的复杂化切口积液率明显增高。给积液分型有助于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Ⅰ型病人予以穿刺抽液和对因治疗。Ⅲ型治疗的关键是防止转化为Ⅱ型。Ⅱ型治疗比较困难,积极的手术干预和按药敏给予抗生菌是两个关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