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567篇
  免费   34901篇
  国内免费   20860篇
耳鼻咽喉   3607篇
儿科学   5347篇
妇产科学   2201篇
基础医学   22624篇
口腔科学   6850篇
临床医学   41512篇
内科学   31144篇
皮肤病学   3764篇
神经病学   8742篇
特种医学   14362篇
外国民族医学   22篇
外科学   30404篇
综合类   94879篇
现状与发展   75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38224篇
眼科学   4777篇
药学   42399篇
  562篇
中国医学   35072篇
肿瘤学   16755篇
  2024年   1277篇
  2023年   4622篇
  2022年   11349篇
  2021年   14927篇
  2020年   12690篇
  2019年   7199篇
  2018年   8021篇
  2017年   10195篇
  2016年   8168篇
  2015年   14435篇
  2014年   18253篇
  2013年   22539篇
  2012年   32496篇
  2011年   34228篇
  2010年   29950篇
  2009年   26601篇
  2008年   27460篇
  2007年   26231篇
  2006年   23189篇
  2005年   18348篇
  2004年   12669篇
  2003年   10335篇
  2002年   7836篇
  2001年   7215篇
  2000年   5318篇
  1999年   2432篇
  1998年   769篇
  1997年   720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508篇
  1994年   495篇
  1993年   279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53篇
  1990年   227篇
  1989年   172篇
  1988年   142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24篇
  1985年   110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67篇
  1982年   42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16篇
  1959年   25篇
  1958年   29篇
  1957年   27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目的探究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在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中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收集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阳光融和医院进行诊治的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12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口服治疗,试验组采用常规补液治疗及蒙脱石散和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腹泻改善情况,并分析对免疫功能(IgG、IgA、CD4^+/CD8^+水平)及肠道菌群失调的影响。结果在治疗72 h后,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的74.60%(P=0.009);且治疗后两组患儿的IgG、IgA、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有升高(P<0.05),且试验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对患儿肠道菌群进行分析,在治疗1周后,试验组患儿肠道菌群失调程度低于对照组,且试验组的肠道菌群正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伊氏乳杆菌DSM 17938对于辅助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肠炎患儿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提高患儿免疫力,改善肠道菌群失调,减轻患儿腹泻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赵胜楠  侯鹏 《中国药事》2020,34(7):759-765
异常毒性最初是一种确保复杂成分制剂生产工艺一致性及安全性的辅助检测手段,后来成为针对外源性毒性污染物的通用安全性检测项,曾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药典收载。由于该检测与药品质量、安全性之间的关联性受到质疑,各国药典逐渐在各论及通则中删除该检测项,目前仅《中国药典》保留异常毒性。由于该检测存在设定限值难以统一、给药体积及给药剂量不合理、结果易受干扰且缺乏明确的判定标准等试验原理及设计上的缺陷,导致其试验结果没有实际参考意义。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回顾分析,国际监管机构及卫生组织对异常毒性有了更为科学的认知,并已逐渐形成统一的监管共识:严格的生产控制措施和有效的质量检测手段,比异常毒性检测更为重要;异常毒性检测结果或与产品质量及污染不具相关性;在异常毒性检查中使用大量动物不符合动物福利和“3R”原则。本文从科学角度试论异常毒性作为药品质量控制指标的合理性,并总结异常毒性修订的科学原则,希望能为我国监管机构、制药行业修订异常毒性相关内容提供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对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该院自2018年3月起实施护士分层级管理,以该院10名肝病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7年3月—2018年2月实施前(对照组)及2018年3月—2019年2月实施后(研究组)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病房管理、患者护理、文书书写、基础护理、入院宣教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82.29%的护理总满意率比较,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显著升高,达到了97.92%(P<0.05);与对照组工作自我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患者的自我价值体现等方面的工作自我满意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策略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急性肝炎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了科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RON及上皮型钙粘蛋白(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7~12月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EMs患者,术中分别留取新鲜异位内膜组织和在位内膜组织,随机选取子宫切除或诊断性刮宫治疗的非EMs患者42例,术中留取其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ON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对应42例石蜡组织中RON蛋白和E-cadherin的表达,并分析RON蛋白和E-cadherin的相关性。结果EMs异位内膜组织RON mRNA及RON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01),在位内膜组织及正常内膜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异位内膜组织(P<0.001),且异位内膜组织中RON mRNA及RON蛋白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01)。在同一标本中RON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497,P<0.05)。结论RON的过度表达与EMs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RON和E-cadherin的异常对判断EMs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ON可能成为诊断治疗EMs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55.
56.
57.
目的: 分析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应用中的效果。 方法: 收集青岛市胸科医院外科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47例脊柱结核患者。其中,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8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79例脊柱结核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融入了ERAS理念,作为ERAS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引流管拔除、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最初自主排尿的时间,术后72h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住院天数,恶心呕吐、肺部感染、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患者引流管拔除时间[6.00(4.00,8.00)d和8.00(7.00,8.00)d;W=4321.000,P<0.001]、最初下床进行功能锻炼时间[2.00(2.00,4.00)d和5.50(4.25,6.00)d;W=3376.000,P<0.001]、首次在床上自主排尿时间[5.00(3.00,6.00)h和9.00(7.00,9.00)h;W=3369.000,P<0.001]、术后72h疼痛评分[3.00(2.00,4.00)分和5.00(5.00,6.00)分;W=4078.500,P<0.001]、住院总天数[19.00(18.00,21.00)d和22.00(19.00,27.00)d;W=4791.500,P<0.001]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7.6%(6/79)和19.1%(13/68);χ2=4.311,P=0.038]、肺部感染发生率[2.5%(2/79)和11.8%(8/68);χ2=4.914,P=0.027]、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1.3%(1/79)和13.2%(9/68),χ2=8.258,P=0.004]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RAS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2%(76/79)和85.3%(58/68),χ2=7.100,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ERAS理念应用于脊柱结核围手术期护理可以加速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8.
Based on the physical randomization of completely randomized experiments, in a recent article in Statistics in Medicine, Rigdon and Hudgens propose two approaches to obtaining exact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the average causal effect on a binary outcome. They construct the first confidence interval by combining, with the Bonferroni adjustment, the prediction sets for treatment effects among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s, and the second one by inverting a series of randomization tests. With sample size n, their second approach requires performing O(n4)randomization tests.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physical randomization also justifies other ways to constructing exact confidence intervals that are more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By exploiting recent advances in hypergeometric confidence intervals and the stochastic order information of randomization tests, we propose approaches that either do not need to invoke Monte Carlo or require performing at most O(n2)randomization tests. We provide technical details and R code in the Supporting Information .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对天津市无偿献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市2020年无偿献血人次及献血量,并与2019年献血情况进行对比;分析2020年春节前后及2019年同期的献血情况.结果 2020年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总人次较2019年均下降13.03%,献血量分别下降17.60%、10.37%.2020年与2019年春节期间捐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人次和献血量均明显下降,但2020年献血情况持续受疫情影响.2020年1-6月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情况较2019年同期下降较为明显,2020年7-12月的献血情况好转,与2019年同期差距减小.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对无偿献血工作提出严峻考验.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分析研判疫情对无偿献血工作的影响,有利于制订更有效的预防措施抗击疫情,保障临床用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早期使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乳剂(TP)治疗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影响因素及对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术后早期行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的80例胃癌术后(气血两虚)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出现FI分为耐受组(34例)和不耐受组(46例)。FI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观察FI对患者营养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开始肠内营养(EN)的时间、使用营养泵、早期灌肠与FI的发生密切相关(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2 h[OR=0. 022,P=0. 001,95%CI(0. 002,0. 223)]、使用营养泵[OR=0. 021,P=0. 000,95%CI(0. 003,0. 162)]是F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10 d,耐受组患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升高水平优于不耐受组(P <0. 05),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不耐受组(P <0. 05)。结论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患者早期给予十全大补汤联合TP治疗开始后,患者第1天下床活动时间不短于2 h、使用营养泵能有效减少FI的发生,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了中医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