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50篇
  免费   2222篇
  国内免费   1252篇
耳鼻咽喉   317篇
儿科学   269篇
妇产科学   129篇
基础医学   1298篇
口腔科学   252篇
临床医学   2701篇
内科学   1898篇
皮肤病学   179篇
神经病学   328篇
特种医学   876篇
外科学   1913篇
综合类   6145篇
现状与发展   5篇
预防医学   2530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2667篇
  23篇
中国医学   2316篇
肿瘤学   1014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699篇
  2021年   865篇
  2020年   742篇
  2019年   393篇
  2018年   441篇
  2017年   614篇
  2016年   486篇
  2015年   802篇
  2014年   1160篇
  2013年   1410篇
  2012年   1941篇
  2011年   2048篇
  2010年   1967篇
  2009年   1757篇
  2008年   1782篇
  2007年   1756篇
  2006年   1534篇
  2005年   1114篇
  2004年   797篇
  2003年   722篇
  2002年   505篇
  2001年   504篇
  2000年   387篇
  1999年   14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高钙血症患者的发痛情况、临床规律、诊治及预后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7年6月收治合并高钙血症的13例患者,采用邻甲酚酞络合酮比色法(O-CPC法),瑞士COBASEMIR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记录所有患者的血钙浓度13例均予水化、双膦酸盐静脉滴注治疗,其中9例使用帕朱膦酸二钠90mg.2例使用伊班磷酸钠4mg,2例使用唑来磷酸钠4mg。结果:13例患者血钙浓度为2.82~4.37mmol/L:经双膦酸盐治疗后血钙均降至正常,临床表现好转,5例患者在0.5~1个月出现血钙再度升高,中位缓解时间0.5个月:发现高钙血症后患者生存时间为0.47个月至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仅1.07个月;COX回归分析提示高钙血症缓解时间的增加可能是减少相对危险度,提高生存时间的因素(P=0.0553),结论:高钙血症多见于恶性肿瘤晚期,临床症状重,病情进展快,预后差,应早期诊断,积极予以双膦酸盐类药物降血钙治疗。  相似文献   
992.
肿瘤相关抗原的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对10种肿瘤相关抗原(tumor—associated antigen,TAA)的自身抗体检测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从而寻找一种真实可靠的肝癌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10种TAA(针对10个抗原Calnuc、CyclinE、CDK2、CIAP、RalA、p62、p53、CyclinB1、Koc、Imp1)的自身抗体,利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测结果的真实性进行评价。结果:每种TAA单独检测时,大多数指标的灵敏度偏低,但是肝癌患者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10种TAA两两联合起来时检测抗体阳性率,除了Calnuc抗体和CDK2抗体联合时阳性率为18.0%,其余联合均大于26.0%,明显高于单个抗体的检测结果,抗体阳性率最高达到50.0%,其中CyclinE和CIAP、CyclinE和Koc、CyclinE和Imp1等抗体阳性率均为50.0%;对10种TAA进行不同的组合,逐渐增加抗原数目进行检测,结果随着检测抗体的增多,诊断的灵敏度随之增加。10种抗体联合检测的灵敏度达到了88.0%,特异度也达到了86.2%,阳性预测值为84.6%,阴性预测值为89-3%。阳性似然比为6.25,阴性似然比为0.14。说明10种TAA检测肝癌的临床价值较高,Kappa值为0.74,提示该实验诊断结果与真实值之间高度一致。结论:利用10种TAA抗体组合检测肝癌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可作为现场高危人群筛检和临床中肝癌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山茱萸道地产区有效成分变异与性状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道地产区山茱萸果实有效成分变异、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研究,为山茱萸基于有效成分的良种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山茱萸道地产区浙江省淳安县、临安市实生单株完熟果实,运用HPLC测定单株果实的马钱素、熊果酸、齐墩果酸含量,同时测定山茱萸果实的纵径/横径、可溶性固形物、出皮率等性状。结果:①道地产区内熊果酸、齐墩果酸、马钱素变异幅度分别为0.101 0%~0.478 6%,0.014 9%~0.127 4%,0.59%~2.30%,RSD分别为34.33%,40.48%,28.50%;②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如下:熊果酸、齐墩果酸相关极显著,相关系数为0.979 6;熊果酸、齐墩果酸与可溶性固形物成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54 4,-0.511 8;马钱素与可溶性固形物成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241 2;熊果酸、齐墩果酸、马钱素与出皮率成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0.250 7,-0.244 3,-0.240 6;3种有效成分与纵径/横径相关不明显。结论:山茱萸单株间有效成分变异明显,选种潜力巨大;利用有效成分间及有效成分与外形、营养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以有效成分为指标的选育种时,应以单株选种为主,可将熊果酸与齐墩果酸合并作为1个指标,并可用可溶性固形物做粗步筛选。  相似文献   
994.
酸枣仁提取物对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与增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小林  戴敏  陈文思  何子双  魏文康  杨宏志 《中药材》2008,31(10):1548-1549
目的:验证酸枣仁提取物降低热环境下雏鸡体温的作用,研究其防暑降温功能.方法:90只1日龄三黄雏鸡随机分为空调对照组、热处理组、酸枣仁组,酸枣仁组鸡饲料中添加酸枣仁提取物1000 g/吨.分别于1、14、35、42日龄时测量鸡直肠温度,35、56日龄称取体重.结果:酸枣仁组鸡平均体温在14、35、42 R龄时显著低于热处理组(P<0.05);35、56日龄酸枣仁组平均日增重高于热处理组(P<0.05).结论:酸枣仁提取物能降低热环境下雏鸡体温,促进增重.  相似文献   
995.
仙草中提取仙草胶及其胶性能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小林  戴敏  关卫兵  吴伟萍  杨宏志 《中药材》2008,31(9):1421-1423
目的:了解中药仙草的仙草胶含量及其胶性能情况.方法:用高压高温提取的方法从两种仙草中提取出仙草胶,测定其特性粘度、质构性、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种仙草中胶质平均含量为30.55 g/100 g;仙草胶特性粘度平均为85.01 ml/g;与木薯淀粉混合胶比较的硬度系数、弹性系数、内聚力系数分别为23.71、1.128、0.431,其中直立型仙草的各项指标均低于匍匐型仙草.结论:仙草有作为食品用粘稠剂的开发价值,本研究为仙草的质量标准制订以及仙草胶产品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6.
高血压病(EH)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属于中医"风眩"范围。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发现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障碍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而内皮素(ET)作为一项能特异性反映内皮细胞损伤的临床指标也一直是研究中的热点[2]。复方夏枯草汤是我院戴西湖教授多年来在临床中用于治疗高血压病肝火亢盛证的经验方,在长期临床观察中疗效满意。本研究旨在探讨本方对E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和内皮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7.
 【摘要】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女性肺腺癌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吉非替尼250 mg,口服,1次/d,连续服用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患者分别在治疗后1个月及随后每2个月评价。结果 在可评价疗效的27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3.7 %),部分缓解(PR)11例(40.8 %),疾病稳定(SD)10例(37.0 %),疾病进展(PD)5例(18.5 %),总有效(CR+PR)率44.5 %,95 %可信区间为29 %~68 %;疾病控制率81.5 %,95 %可信区间为62 %~94 %;症状缓解率为80.0 %;平均肿瘤进展时间(TTP)为7.2个月。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的皮疹与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女性肺腺癌疗效显著,副作用轻微。  相似文献   
998.
生物靶向治疗和化学预防是乳腺癌防治研究的热点之一。抗肿瘤策略正从传统的非选择性细胞毒性药物应用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生物靶向治疗发展。维甲酸(retinoids)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维生素A衍生物。维甲酸作为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向成熟分化的分化诱导剂,对乳腺癌发挥多靶向治疗和化学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分析研究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肿瘤患者预防应用拉米呋定是否减少化疗中乙型肝炎病毒再活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0年2月~2005年8月收治的39例合并HBV感染的需化疗的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非霍杰金淋巴瘤(NHL)和骨肉瘤患者的治疗方法,按是否从化疗前1周开始口服拉米呋定分为:治疗组18例,对照组21例。前者口服拉米呋定,至化疗后6个月。比较化疗后肝功能损害、急性肝炎、HBV再活化和化疗延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55.6%vs.42.9%,P=0.429),急性肝炎发生率明显下降(11.1%vs.57.1%,P=0.006),HBV再活化发生率下降(5.6%vs.38.1%,P=0.023),而化疗延迟发生率下降(16.7%vs.61.9%,P=0.008)。结论:预防性口服拉米呋定可能可以有效抑制HBV复制和肝炎活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逆行肺叶切除术在肺癌手术中的优点。方法:对28例因受肿瘤、淋巴结压迫或侵犯,肺动脉或肺静脉显露困难的肺癌病人行逆行肺叶切除术病例(实验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同期同类型肺癌病人常规肺叶切除术30例当对照组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28例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切除率100%,对照组探查3例,全肺切除6例,肺叶切除21例,切除率90%,术中术后并发症:实验组术中出血8例,平均手术时间2.5小时,术后平均住院9天;对照组术中出血18例,改行全肺切除6例,平均手术时间3.5小时,术后平均住院12天。结论:逆行肺叶切除术能显著提高肺癌的手术切除率,减少全肺切除,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