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24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44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216篇
预防医学   9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6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71.
目的 对比分析CT与MRI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研究。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25例疑似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CT与MRI检查,以临床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的不同部位急性颅脑损伤检出率、与临床诊断结果的对照、诊断效能。结果 MRI检查在脑叶挫裂伤、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深部挫伤、颅骨骨折等急性颅脑损伤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P <0.05);MRI检查对急性颅脑损伤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CT检查(均P <0.05)。结论 MRI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更好,能有效明显急性颅脑损伤类型,提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为临床快速诊治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72.
下腔静脉内径(IVCI)能反映中心静脉压[1],从而判断体液量,我们利用二维超声测定透析前后吸气末IVCI的改变,评估其在患者干体重中的意义。1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慢性血透患者27例,平均年龄5512(27~69)岁,男17例,女10例,维...  相似文献   
773.
目的 探讨云南省镇雄县监护人对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影响,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该地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率,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镇雄县5所中小学共2 712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儿童意外伤害情况.结果 本次调查留守儿童1 632名,发生意外伤害671人...  相似文献   
774.
目的探讨T1-3D-GRE增强技术在脑静脉血栓(cerebral vein thrombosis,CVT)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8例经临床确诊的CVT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在MR平扫、3D CE-MRV及T1-3D-GRE增强的扫描图像上对病灶的信号特征及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分为浅静脉组、深静脉组及静脉窦组进行病灶计数,并将病灶数据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我们共检出CVT病灶172个,其中3D CEMRV检出133个,检出率77.3%,T1-3D-GRE增强检出155个,检出率90.1%。3D CE-MRV及T1-3D-GRE增强对静脉窦组及深静脉组的CVT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3D-GRE增强对浅静脉组的CVT的检出率高与3D CE-MR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1-3D-GRE增强对CVT的检出率高于3D CE-MRV,尤其对皮层静脉(浅静脉)血栓的检出,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775.
目的 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在早期诊断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VL)患儿发生痉挛型脑瘫(C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12—2020-11因运动发育落后行常规MRI和DTI检查并经MRI诊断为PVL的患儿,随访至2~5岁对所有入组患儿行运动发育评估。根据CP的诊断,将患儿分为痉挛型CP组及非CP组。测量并比较2组间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FA)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差异。采用偏相关分析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DTI参数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GMFCS)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DTI参数对痉挛型CP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PVL-痉挛型CP患儿及与之年龄匹配的PVL-非CP患儿各20例。双侧皮质脊髓束、内囊后肢及胼胝体压部的FA值下降为诊断痉挛型CP的重要影像学指标,与GMFCS呈负相关,三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4(95%CI:0.87~0.99),敏感度90%,特异度90%。结论 DTI能定量评估PVL患儿白质神经纤维束的损伤程度并能早期识别痉挛型CP高危风险患儿。  相似文献   
776.
目的:探讨疾病无缝管理策略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1日~2021年11月30日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疾病无缝管理策略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WHOQOL-100)],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WHOQOL-100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疾病无缝管理策略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化疗中,可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77.
目的:比较临床中评估老年骨折患者凝血状态的常用方法,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试验判断高凝状态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方法:收集2021年同时检测TEG与常规凝血试验的老年骨折患者290例为试验组,同期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的TEG参数与常规凝血指标进行相关性及一致性分析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凝血凝固时间(K)、凝血形成速率(α角)、凝血最终强度(M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G检测与常规凝血功能检测相关性分析表明,老年骨折患者的TEG参数中凝血反映时间(R)与凝血酶原时间(PT)呈正相关(r=0.314,P<0.05),与FIB呈负相关(r=-0.142,P<0.05);K与PT、TT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1、0.184,P<0.05),与FIB呈负相关(r=-0.589,P<0.05);α角与FIB呈正相关(r=0.597,P<0.05),与PT、TT呈负相关(r分别为-0.200、-0.171,P<0.05);MA与APT...  相似文献   
778.
<正>疼痛科微创治疗是指在影像技术的引导下,通过导管或穿刺对各种疼痛相关疾病进行一系列治疗,以达到治疗疼痛病因、缓解疼痛症状的目的[1,2]。疼痛科微创治疗因其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显著及安全性高等特点而被医师和病人广泛接受[3]。在对病人进行微创治疗的过程中,医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和三维空间识别能力。由于进修医师的学科背景、临床培训技能和经验不同,所以其掌握并应用微创技术所需要的学习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因此,精准而高效地传授微创治疗要点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79.
陈丽珊  古芳  李理  刘立群  黄莹 《新医学》2023,(2):136-139
目的 基于倾向性匹配评分法(PSM)评估宫颈扩张球囊(球囊)对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初产妇产程、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产科住院待产的宫颈不成熟(Bishop评分≤6分)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应用PSM分析使用放置球囊组(球囊组)和未放置球囊组(非球囊组)宫颈不成熟足月初产妇的母儿结局差异。结果 共纳入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初产妇150例,使用PSM成功匹配55对,匹配后的2组患者在第二及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宫颈裂伤、宫内感染、产时发热、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比例和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阿普加评分、新生儿脐血p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球囊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短于非球囊组(P均<0.05),非球囊组新生儿的出生体重高于球囊组(P <0.05)。结论 球囊用于宫颈不成熟的足月妊娠引产能明显缩短初产妇的产程,且不会增加不良妊娠结局,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80.
目的 探讨改良蛋壳刮除技术在强直髋全髋关节置换髋臼侧重建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荆门市中心医院收治强直髋患者34例(44髋)。其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27 ~ 66岁,平均(49.2±9.2)岁;强直性脊柱炎强直髋患者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髋患者5例,创伤、手术后强直髋患者13例,骨性关节炎强直髋患者5例,感染后强直髋患者1例。对其实施生物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中采用改良的蛋壳刮除技术寻找并重建髋臼,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段记录髋关节Harris评分,测量髋臼重建旋转中心和解剖旋转中心到坐骨结节水平连线的垂直距离,以及重建旋转中心和解剖旋转中心到耻骨联合中线的水平距离。对比分析术前和术后1年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比较重建旋转中心与解剖旋转中心有无差异,检验髋臼假体位置安放的准确性。结果 术后3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2 ~ 72个月,平均38.03个月,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感染、血栓、脱位、骨折等并发症。Harris功能评分由术前(36.56±7.31)分提高到术后1年(80.74±4.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关节重建旋转中心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分别为(78.38±8.58) mm和(96.86±9.48) mm,髋关节解剖旋转中心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分别为(77.78±7.63)mm和(98.38±10.62)mm。将髋关节重建旋转中心垂直距离与解剖旋转中心垂直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旋转中心水平距离与解剖旋转中心水平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评估重建的髋臼假体位置良好。结论 改良蛋壳刮除技术操作简单,能有效避免术中磨穿髋臼,减少术中透视次数,准确找到真臼并原位重建髋臼,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