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福建莆田地区汉族人群脂联素基因(APN)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子痫前期(pre-eclampsi-a)及其血脂水平的关联性。方法研究对象516例,包括对照组260例,子痫前期病例组256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鉴定APN基因启动子-11377C/G单核苷酸多态性并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APN基因启动子-11377C/G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和GG+CG基因型频率在子痫前期病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病例组内GG+CG基因型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浆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值均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 APN基因启动子-11377C/G位点GG+CG基因型与子痫前期及其血浆TG、TC和LDL水平升高关联,C-G多态性提高了子痫前期合并血脂代谢紊乱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72.
目的 为了探讨小儿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如何做到早期诊断,减少漏诊或误诊,使患儿能尽早得到诊治,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经临床诊断或拟诊为呼吸道真菌感染的病例63例,对所有病例的年龄、住院天数、基础疾病、危险因素、用药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列表分析.结果 小儿院内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为念珠菌属.小儿呼吸道真菌感染可发生于各年龄段.基础疾病为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感染的发生与多种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气管切开和插管、手术、血液系统疾病等有关.结论 本文通过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呼吸道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白念珠菌仍然是小儿院内感染的主要真菌,通过分析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认为院内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呼吸系统疾病、白血病及重症监护室的患儿.其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为临床医生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3.
1、在四名健康男性青年工人身上,多次轮换对比了不同的食盐摄入量对高温作业者的身体机能的影响、用肛温,脈搏、发汗量,盐分平衡及血液的比重与比容作为实验的指标。 2、实验结果表明:在发汗速度为900—850毫升/小时的情况下,高盐摄入量的受试者与中等摄入量的受试者比较起来,除前者的肛温略低外;其他指标无大差异。但低盐组的情况则不同,几乎每一个生理指标都有明显差异,肛温升得较高,脈搏频率增加得较多,血液有浓缩现象。这说明低盐组的盐分摄入量不够机体的需要。 3、在发汗速度为700—850毫升/小时的高温作业情况下,若食物中的食盐摄入量为12克时(即普通人的食盐摄入量),则饮料中的含盐量浓度宜略高于0.2%,而可低于0.5%。若从货物中多补充一点,则饮料中盐的浓度可减少接近0.2%,这样既可满足高温工作期间盐分的需要,又不致于因为饮料味道不好而影响水分摄入量。至于在高温工作期间完全饮白开水是不相宜的(若发汗量不多则不在此例)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提高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2月门诊检查确诊为艾滋病的28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基础护理措施,不做其他的心理护理干预,而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对照组患者的总依从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基本服从治疗,总依从率达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外周血CD+T淋巴细胞计数发现,干预前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所升高,但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干预后半年与一年里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在基础护理措施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积极配合治疗安排,对缓解临床症状与心理压力有着重要意义,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钩吻配伍玉叶金花对外排转运蛋白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细胞色素P450 3A11(CYP3A11)的影响,探讨其配伍减毒的机制;同时添加核受体激活剂干预探讨核受体是否在该过程中有调节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空白组,钩吻组(GE组,0.25g·kg-1),钩吻配伍玉叶金花组(GE+MP组,0.25g...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比较2批不同发酵天数钩吻的急性毒性及镇痛药效。方法 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发酵14天、21天钩吻半数致死量(LD50),并获取2批不同发酵钩吻的最大安全给药剂量为药效学浓度。采用醋酸扭体法测定不同发酵钩吻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疼痛阈值的影响,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结果 发酵14、21天的赤芝钩吻的LD50分别为10.91 g·kg-1、15.4 g·kg-1;2批发酵钩吻对醋酸扭体镇痛模型的镇痛率分别为74%、79%,发酵钩吻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含量,且批次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2批不同发酵天数赤芝钩吻毒性降低,并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2批次之间镇痛药效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精细化美容护理对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治疗的80例植皮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美容护理;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护理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皮下血肿个数少于对照组(P<0.01),瘢痕指数低于对照组(P<0.01),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护理前,两组均有较强疼痛感,护理后3 d、1周、2周,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精细化美容护理是针对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双重护理,能促进烧伤整形植皮术后患者愈合、降低疼痛感、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及体质量增长的影响。方法将130例在我院NICU住院的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发育支持护理,包括减少各种刺激、保证睡眠、早期建立母乳胃肠内营养、非营养性吸吮、鸟巢式护理、音乐抚触疗法。结果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开始经口喂养时间、达足量喂养时间比对照组更短,胃肠功能发育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体质量增长速度更快,恢复出生体质量和静脉营养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发育及体质量的增加,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紧急子宫切除术的临床适应证、特点及应引起注意的问题。方法:对我院产科近10年间所做的产科子宫切除术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紧急子宫切除术患者多在生育年龄,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产科子宫切除术发生率为0.04%,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84.2%,胎盘因素是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术的主要指征,其它因素依次为宫缩乏力、DIC、子宫内翻及子宫破裂。19例患者,其中15例处于失血性休克状态,而且难以控制的子宫大出血仍持续存在,需紧急手术挽救生命。结论:在抢救危重症产科大出血中有重要意义的应用价值,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80.
吸宫术后反复阴道出血2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娟娟  陈穗兰  黄美霞 《重庆医学》2002,31(11):1091-1092
目的 探讨吸宫术后反复阴道出血的病因及病因的类型。方法 吸宫术后反复阴道出血14d后每周2次测血β-HCG。结果 妊娠组织残留149例(71.4%),子宫内膜炎54例(25.7%)。合并宫外孕1例(0.47%),侵蚀性葡萄胎1例(0.47%)。绒毛膜癌2例(0.96%)。其它原因不明3例(1.41%)。结论 吸宫术后反复阴道出血需注意血β-HCG的变化,以免滋养细胞疾病的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