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3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4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178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6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显微切除手术治疗选择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1年12月37例垂体微腺瘤经鼻蝶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5~10mm29例,2~4mm8例。36例为功能性腺瘤,其中泌乳素(PRL)腺瘤18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13例,混合型腺瘤1例,生长激素(GH)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1例。结果术后无功能性腺瘤1例头痛症状消失。PRL腺瘤和混合性腺瘤19例中泌乳7/7例停止,闭经10/13例恢复,其中3/5例不孕患者术后36个月内怀孕。库欣综合征13例中症状明显改善10例,无效3例。GH腺瘤4例肢端肥大现象均改善。结论垂体微腺瘤显微手术治疗应结合临床症状、内分泌检测和MRI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功能性垂体微腺瘤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安全,有效。其中PRL腺瘤手术效果明显,ACTH腺瘤手术应注意争取全切,必要时可考虑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鞘瘤的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三叉神经鞘瘤的病例资料。最常见症状为面部麻木或感觉减退。按肿瘤位置分为5型:颅中窝型3例,颅后窝型8例,颅中后窝哑铃型26例,颅中窝颅外型2例,颅中后窝颅外型2例。采用额颞硬膜外入路13例,颞底经天幕入路14例,乙状窦后入路11例,乙状窦前入路3例。结果肿瘤全切35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1例。随访13例,时间3~84个月,复发2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三叉神经鞘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个体化手术入路可获得满意的切除程度和较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开颅夹闭与介入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病例资料。夹闭组68例,介入栓塞组37例。结果夹闭组痊愈或疗效良好62例,疗效差4例,死亡2例;随访57例,未发生再破裂55例,再破裂2例。介入栓塞组痊愈或疗效良好35例,疗效差2例;随访30例,均未发生再破裂,复发1例。结论开颅夹闭或介入栓塞均是前交通动脉瘤破裂急性期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脂肪肝对超声造影诊断肝脏炎性假瘤(IPL)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21年1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诊治的IPL患者28例,其中伴有脂肪肝者12例,正常肝内IPL患者1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比较两组血供状态、超声造影增强模式和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的异同。结果 伴脂肪肝的IPL病灶动脉供血1例(8.3%)、静脉供血11例(91.7%)、富血供3例(25.0%)、乏血供9例(75.0%),IPL病灶动脉供血7例(43.8%)、静脉供血9例(56.3%)、富血供5例(31.3%)、乏血供11例(68.8%),两组供血类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供丰富程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脂肪肝病灶呈无明显增强型1例、快速廓清型5例、等增强型3例和低增强型3例,IPL病灶呈无明显增强型2例、快速廓清型5例、等增强型7例和低增强型2例,两组超声造影增强模式无显著差异(P=0.661);伴脂肪肝病灶造影剂到达时间为(8.9±1.3)s,显著慢于IPL病灶【((8.0±0.9)s,P<0.05】,峰值强度为(53.2±7.8)dB,显著弱于IPL病灶【((61.1±9.7)dB,P<0.05】,而两组达峰时间、曲线尖度和曲线下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正常肝背景下的IPL病灶比,合并脂肪肝的IPL病灶以静脉供血为主,其造影剂的到达时间较长,而峰值强度降低,在临床诊断时需要认真地甄别。  相似文献   
25.
26.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颅内动脉壁的正常结构发生了病理改变,动脉壁异常处随着血流持续冲击形成的囊性膨出.发生率居脑血管意外的第3位.破裂颅内动脉瘤再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都很高,杨立庄等[1]的报道显示动脉瘤再出血占14%~44%,再出血死亡率在20%~85%.早期外科治疗对减少术前再出血的发生率及改善预后非常重要.早期外科治疗主要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由于具备入路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治疗破裂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破裂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治疗时机及介入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7.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目前导致高血压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感觉神经对血压具有调控作用,而该作用需依赖表达于感觉神经的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现主要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对血压的调控及其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8.
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心肌梗死后钙离子稳态失衡、氧自由基大量生成等均会诱导内质网应激,持续或过强的内质网应激则会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引起心肌损伤,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了解心肌梗死时内质网应激及其发生发展机制对改善心肌梗死预后有重要意义,现就心肌梗死后内质网应激的研究和治疗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9.
在急性心肌梗死时,过量产生的活性氧和细胞内钙积聚对启动程序性细胞死亡起重要作用。细胞死亡包括坏死、凋亡、自噬及其共同作用。在缺血过程中,肌浆网、肌丝之间的钙处理被中断,同时钙转移至线粒体导致其肿胀,再灌注激活能量传导和心肌收缩导致氧自由基释放及其他离子失衡,在急性缺血一再灌注过程中,主要的死亡途径是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开放和线粒体外膜通透性增加启动内源性程序性坏死和凋亡。尽管国内外学者做了深入的研究,但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外源性凋亡、坏死性凋亡和自噬也可能加重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损伤。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将讨论心肌梗死时钙失调和氧自由基、Bcl一2蛋白、线粒体膜通透性改变在心肌细胞死亡途径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颅底颞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颅底颞下-天幕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23例(82.1%),次全切除4例,大部分切除1例。术前22例面部麻木、感觉减退患者中,术后16例(72.7%)获得不同程度缓解。术前20例颅神经麻痹者中,术后16例(80%)获得不同程度好转。术前伴有颅内压增高症状、锥体束征、小脑征及面部疼痛者术后均获得缓解。12例患者获得5个月∽7年的随访,5例未全切除患者中复发2例。结论颅底颞下-天幕入路具有路径短,暴露充分,创伤小,易于达到一期全切等优点,适合于绝大多数哑铃型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