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34(IL-34)在肾癌患者血清及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60例肾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54例同时期来笔者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肾癌患者及健康对照血清中IL-34的表达水平;分析肾癌患者血清中IL-34的表达水平与肾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PCR法检测肾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L-34mRNA的表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IL-34对肾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肾癌患者血清中IL-34为174.22±49.34pg/ml,健康对照为101.73±36.23p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分级以及肿瘤直径患者的IL-3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肾癌患者术后血清IL-34水平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分期肾癌组织中IL-34mRNA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34为136.35pg/ml时,预测诊断肾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95% CI:0.832~0.946,P<0.001),敏感度为78.3%,特异性为85.2%。结论 IL-34在肾癌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肾癌患者外周血干细胞样记忆性T细胞(stem-like memory T cells,TSCM) 的分布特征,探讨TSCM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肾癌患者为肾癌组,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患者外周血中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TN))和TSCM比例,比较肾癌组与健康组的差异,分析TSCM、TN和TSCM/TN值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肾癌组患者外周血TSCM比例(0.15%±0.06% vs 0.20%±0.11%,t=2.524,P<0.05)和TN比例(2.66%±1.18% vs 6.29%±1.58%,t=12.499,P<0.01)均明显降低,TSCM/TN值(6.48%±3.70% vs 3.31%±1.82%,t=5.600,P<0.01)明显升高。肾癌患者中,TSCM比例与肿瘤TNM分期(r=-0.258,P<0.05)和Fuhrman核分级(r=-0.271,P<0.05)呈负相关;TN比例与肿瘤TNM分期(r=-0.447,P<0.01)和Fuhrman核分级(r=-0.263,P<0.05)呈负相关;TSCM/TN 值与肿瘤 TNM分期(r=0.433,P<0.01)呈正相关。结论 肾癌患者外周血TSCM、TN及TSCM/TN值与肿瘤TNM分期和Fuhrman核分级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肿瘤发生、发展情况,TSCM在肾癌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非运动症状(non-motor symptoms,NMS)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0年9月~2020年6月于笔者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130例MG患者作为MG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3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对两组的NMS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MG患者NMS的临床表现及其意义。结果MG组NMS发生率为86.2%,正常对照组NMS发生率为3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45,P<0.01)。MG组MoCA、MMSE评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74,P<0.01;t=4.33,P<0.01),NMSQ评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5.59,P<0.01)。与OMG患者比较,GMG患者NMS发生率较高(χ2=14.356,P<0.01),MoCA、MMSE评分较低(t=3.719,P<0.01;t=5.996,P<0.01),NMSQ评分较高(t=7.206,P<0.01)。结论 重症肌无力患者并发非运动症状普遍存在,且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非运动症状的发生率更高,故需全面认识及重视MG患者非运动症状,以便早期干预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173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稳定组(90例)和不稳定组 (83例),另选取无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健康体检者76例为对照组。随访6个月,比较斑块稳定组及不稳定组中脑梗死复发情况。分析血清Hcy、NLR、PLR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并做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因素分析。结果 不稳定斑块组血清Hcy、NLR、PLR水平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及对照组(P<0.05),稳定斑块组血清Hcy、NLR、P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PLR、NLR水平是影响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随访结果显示斑块稳定组脑梗死复发率明显低于斑块不稳定组(P<0.05),且复发时间明显高于斑块不稳定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Hcy、NLR、PLR、斑块不稳定是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Hcy、NLR、PLR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稳定性相关,且对脑梗死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neutrophil to lymphocyte,NLR)与急性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86例,检测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糖、血脂等指标,并计算NLR;另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将患者进一步分为首发组和复发组。分别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首发组和复发组的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NLR等,并做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多因素分析和ROC曲线分析。结果 脑梗死组NLR值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组高于首发组;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NLR、同型半胱氨酸(Hcy)、年龄、高血压和心房颤动是脑梗死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LR、Hcy、NLR+Hcy诊断脑梗死复发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2、0.708、0.821,NLR诊断脑梗死复发的阈值为3.01,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2.5%和71.9%;Hcy诊断脑梗死复发的阈值为22.8,对应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54.9%和88.9%。结论 NLR较高对预测脑梗死复发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泪液中IL-36(α、β、γ)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眼表微环境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其表达与眼部移植物抗宿主病(oGVHD)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01就诊于我院血液科,行allo-HSCT患者35例70眼,另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5例70眼做为正常对照组。allo-HSCT组受检者术后随访3次,每3mo 1次,对术后是否出现眼部症状的受检者分为oGVHD组和非oGVHD(Non-oGVHD)组。对受试者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调查、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结膜印迹细胞学染色(CIC)评估眼表状况,并用ELISA检测受检者泪液中IL-36(α、β、γ)表达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中,IL-36(α、β、γ)表达水平分别为74.32±5.27、70.02±8.43、97.41±8.66pg/mL;allo-HSCT组中,IL-36(α、β、γ)基线表达水平分别为77.27±7.03、74.53±7.53、100.77±9.74p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