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压贴镜在婴幼儿无晶体眼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压贴镜联合弱视训练在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疗效。方法连续收集44例(87眼),年龄为4~30个月婴幼儿分为2组。治疗组23例(45眼)为先天性白内障,均在全麻下行白内障注吸及后囊膜连续环形撕囊术,术毕在全麻状态下,由视光师检影验光,术后一周配压贴球镜,联合红光闪烁弱视治疗,随访6~18月。对照组为正常婴幼儿21例(42眼),视觉发育正常。2组治疗或观察前后均采用优先注视法检查视力。结果1.术后随访时视力明显高于出院时视力(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视力(P<0.05)。2.术中检影屈光度为 14DS~ 20DS,其中 16DS~ 17DS者26眼占57.718%。3.连续性后囊膜环形撕囊,可以保持视轴区透明,观察期内未见明显后发障。结论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术中全麻状态下检影验光,用压贴球镜矫正屈光不正,验光准确,镜片轻便,婴幼儿易接受,值得推广。术后及时弱视训练,可促进视觉发育。  相似文献   
12.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觉发育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植入术后联合视功能训练的疗效。方法将连续收集73例(129只眼)3~6岁的儿童分为三组,治疗组31例(50只眼)为先天性白内障组,均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植入术,术后行弱视治疗;对照组1共23例(41只眼)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对照组2共19例(38只眼)为视觉发育正常儿童。三组治疗前后或观察前后均进行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屈光度、视觉诱发电位(VEP)、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及同视机的检查。随访期为6~24个月。结果(1)先天性白内障术后BCDVA明显高于术前BCDV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双眼白内障术后视功能与单眼白内障术后视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1的VEP中P100的振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与对照组2的VEP中P100的振幅和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先天性白内障术后视觉高级功能恢复为I级视功能6例(19.35%),同时具有I和II级视功能2例(6.45%),同时具有I、II和III级视功能10例(32.25%),无视觉功能13例(41.94%)。双眼和单眼白内障在视功能的恢复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检测黄斑厚度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随访期间白内障手术组均未见后囊混浊发生。结论先天性白内障儿童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后囊夹持植入术后积极治疗弱视,可促进视觉发育,使儿童获得满意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照研究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与双眼外直肌后徙两种手术方式对共同性外斜视的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双跟单视功能、复发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2003年8月~2007年4月住院的共同性外斜视197例(均为基本型),斜视度30△~60△,分两组,A组行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手术,B组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术后同视机训练1周,随诊半年,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1.术后一月眼位正位率A组89%,B组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术后半年眼位正位率A组81%,B组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术后半年,眼球运动受限(外转欠2mm以上)及侧方复视发生率A组24%,24%,B组51%,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术后一月,建立Ⅰ、Ⅱ、Ⅲ、级视功能比例:A组63%、40%、41%,B组68%、37%、30%,差异无统计学意(P=0.12);术后半年,建立Ⅰ、Ⅱ、Ⅲ级视功能比例:A组51%、32%、32%,B组32%、21%、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4.复发(眼位回退>-10°)率:A组16%.B组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对矫正共同性外斜视各有优缺点,采用单眼外直肌后徙内直肌缩短手术的远期效果要好于双眼外直肌后徙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成人间歇性外斜视术后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并分析影响患者立体视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01/2021-01我院收治间歇性外斜视成人患者196例,所有患者均行斜视矫正手术,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和术后患者立体视功能重建情况。结果:纳入患者196例术前均无近远立体视觉功能,术后近立体视觉功能重建率为52.6%(103/196),远立体视功能重建率为50.5%(99/196)。近立体视功能重建(103例)与未重建患者(93例)手术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等因素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是影响近立体视功能重建的因素(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显示,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用于预测患者近立体视功能重建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737、0.727(P<0.001)。远立体视功能重建(99例)与未重建患者(97例)在手术年龄、发病年龄、病程、术后水平斜视量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