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9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73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目的探讨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拇指掌侧和背侧皮肤缺损6例。结果 18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2年随访,皮瓣色泽及外形良好,拇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远端蒂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相似文献   
32.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拇指背侧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12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拇指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前臂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前臂设计并切取桡神经浅支、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和前臂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逆行转位修复虎口、手掌及手背皮肤缺损15例.结果:15例中除2例皮瓣远端皮缘表皮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36个月,皮瓣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前臂皮神经养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可以修复虎口、手掌和手背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4.
尿毒症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的关键,但长期透析后常出现血管堵塞,瘘管不能使用.近年来肘上建立动静脉内瘘因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而逐渐受到重视.2005年以来,我们对多次前臂动静脉内瘘手术失败或前臂血管无法利用的患者,选择肘上建立动静脉内瘘即高位动静脉内瘘,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5.
我院对21例因角膜穿通伤引起的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行B超检查,判定混浊的晶体后囊是否完整,通过外伤性白内障摘除手术验证术前B超检查结果,现将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阑尾炎占外科急腹症首位,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笔者将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呼吸兴奋剂与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Ⅱ型呼衰的效果。方法:将82例COPD急性Ⅱ型呼衰患者分为A1、A2、B1、B2四组,A1组予以常规治疗,A2组在A1组的基础上加用呼吸兴奋剂泵入。B1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B2组在B1组基础上泵入呼吸兴奋剂。相互比较各组血PO2、PCO2及临床症状改善等结果。结果:对于COPDⅡ型呼衰患者,A2组动脉血PO2,PCO2、呼吸频率等较A1组有所改善。B1组动脉血PO2,PCO2、呼吸频率较A2组有所改善,B2组相对B1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呼吸兴奋剂对无机械通气存在Ⅱ型呼衰的COPD患者,能有效改善血氧水平,减轻PCO2储留,改善临床症状,但对应用机械通气的患者未见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8.
常有进  常蜀英  魏斌 《人民军医》2006,49(11):680-680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2岁。因野外训练颈部被黄蜂蜇伤后头晕、发热、恶心、烦躁不安就诊。查体:体温37.8℃,脉搏90/min,呼吸22次/min,血压120/76mmHg,颈、肩、背部见红色丘疹,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略痒。处置:立即拔出毒刺,局部冲洗后用1%醋酸水外涂;用10ml注射器抽取地塞米松10mg,加适量注射用水,分别在双肺俞穴斜刺进针,有胀、麻感后缓慢推注药液。口服维生素C、氯苯那敏等药物10min后红色丘疹逐渐消失,20min后肤色恢复正常,症状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39.
40.
血定安(Gelofusine)是一种血浆代用品,具有较好补充血容量作用。本文通过76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术中输入血定安后观察术中血细胞、凝血功能、血生化的影响及有无过敏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对象与方法选择髓核摘除术患者76例,平均年龄40±6岁,体重58±12kg,心功能Ⅰ~Ⅱ级,血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正常。术前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肌注,连续硬膜外阻滞后给血定安1000ml静脉滴入,全组病人术中出血约300~500ml,术中未输血和其它液体。观察指标病人入手术室后,从静脉采取第一次血标本作为对照、静脉输入血定安1000ml在6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