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1.
胶原是所有哺乳动物结缔组织的主要基本成份,胶原组成胶原纤维并以各种形态偏布于全身。所有结缔组织的主要力量,都决定于单个的胶原纤维,它们紧密排列,具有高度抗张强度,而实际胶原纤维是不能被拉长的,由不能延长的纤维构成的组织却具有柔韧性,这是由于纤维排列成各种不同方向而获得,椎间盘具有一致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自1975年以来,对骨折愈合的生物学认识已开始起了变化。1965年以前,多数权威学者认为骨愈合与一切主要的问题都是成骨母细胞引起的,种种因素如救治不当,疾病,感染,药物以及某些未知因素,都通过成骨  相似文献   
13.
对某些患者有严重腰痛,但又无明显放射线片改变时,称为“非特异性下腰痛”,这表明尚未明确病变的本质。作者等认为,这类患者至少有两种综合征,即“关节突关节病综合征”及“不稳定综合征”都各有可识别的疼痛特征。本研究试图找出腰关节突软骨面病理变化与关节突关节病综合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者回顾分析以往由其施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过3.5~16年随访。其中134例系椎板切开。髓核摘除及脊柱融合术(从1972~1978年),随访共49例。另200例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来用经前路颈椎融合固定术日益广泛。其手术特征包括颈椎退变,伴有或不伴神经损伤的颈椎外伤;良性或恶性肿瘤;炎症;颈椎滑脱;后纵韧带钙化等。由于术后合并症较多,尽管其适应证较多,但仍应公正的评价。经前路脊柱手术合并症列举为后 (一) 软组织损伤: 1.何纳氏综合症。2.水肿。3.创口感染。4.脊柱血管损伤 5.血肿 6.颈脊脑液瘘。7.肺炎。8.颈动静脉损伤。9.食道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症在老年人中逐渐引起人们重视。据报导我国人口中60岁以上者约为90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经中日友好医院调查5083人,骨矿含量,80岁以上女性,下降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自发性寰枢椎半脱位,由于其病变部位高,如不及时发现,正确处理,则可压迫脊髓危及生命。近年,我们收治三例,并在门诊观察一例。兹报导如后,并温习有关文献以供同道参考。病历摘要如下。 例1:窦×× 男 15岁 患儿自10岁起每年发作扁桃体炎。80年2月颈部疖肿感染,切开排脓术后,发现颈部明显偏斜,因此来门诊治疗“斜颈”。经检查头部向左偏、下腭向右,左颊变小,咽部扁桃体Ⅱ~Ⅲ度肿大。拍x线片示寰枢椎半脱位,寰一齿间距为10毫米。于80年7月14日住院经颅骨牵引,头部偏斜纠正。三周后改用石膏领固定,共两个月。后拍x线片检查:张口位齿状突已恢复中间位。但侧位仍示寰齿间距为10毫米。患儿始终无肢体感觉异常,或肌力减退等症状。  相似文献   
18.
脊柱疾病及外伤,用经后路脊柱内固定术治疗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当前已经到了回顾评价原有方法,并了解国内外新方法开展情况的肘候了。 一、哈氏棒与芦氏棒内固定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由研究治疗小儿麻痹性脊柱侧弯,发展起来的哈氏棒(Harringtons'rod)自1962年报告及应用以来,已证实它不仅于麻  相似文献   
19.
儿麻后遗麻痹性脊柱侧弯,在世界不少地区还是一重要医疗问题。本文旨在研究应用脊柱节段内固定器(Luque氏棒)同时不行脊柱融合术,术后不用外固定,是否能控制麻痹性侧弯,以及患儿经手术后,脊柱生长是否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目的在于分析近五年来,我们用手术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以便对本病手术治疗作出评价,并对与手术治疗有关问题提出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